�為璧雍。 三認為明堂高三丈,東西九仞(ren,讀任,周制八尺為仞,漢制七尺為執),南北七筵。 總體輪廓是方三百步,上建四堂十二室,每室都是四戶八牖,整體外形也是「上圓下方」,位置在「近郊三十里」處。 四認為「在國之陽,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丙巳之地(古代分周圍為二十四向,分別以八干、十二支、四卦定名,自正東卯位到正南午位依次名乙、辰、巽、巳、丙。 所以丙巳之地是在東南巽位與正南午位之間約30°的範圍內)」,也是「上圓下方,八窗四闥(即四門八窗之意)」等等。 1960年第6期、9期《考古》學報都記載有漢代長安南郊禮制建築遺址的發掘和復原情況。 其中一處外繞圓形水渠,渠內有方形圍牆,四面開門,四角有曲尺形配房,中心圓形夯土基上有一座規制嚴整的大型建築。 有關學者估計是漢代的明堂璧雍。 (22)飽滿:德性無虧缺。 (23)飾:通飭(chi,斥),整頓、修治的意思。 厥:其。 (24)雅頌:《周禮·春官·大師》「六詩」注說:「雅,正也」;「頌,誦也」。 雅頌指正派、文雅的誦歌。 是與鄭衛之音相對而言。 (25)嘄噭:《索隱》讀為「叫、擊」。 激烈地高聲呼叫的形聲詞。 嘄,《說文》釋為「聲嘄嘄也」;又釋噭說「吼也」,「一曰噭呼也」。 《禮記·曲禮上》「毋曰應」。 鄭玄注說:「噭,號呼之聲也。 」孔穎達疏說:「噭謂聲響高急,如叫之號呼也。 」(26)鄭衛之曲:鄭國、衛國的樂曲。 春秋時的鄭國在今河南新鄭縣北;衛國在今河南汲縣一帶。 《史記·樂書》說「鄭音好濫淫志」,「衛音趣數煩志」(參見後面註釋)。 淫:過分。 《尚書·大禹謨》:「罔淫於樂」,孔安國解釋說:「淫,過也。 」書傳中淫又有貪、大、久等意,男女非禮而交也稱為淫。 此處「心淫「指心生邪念,不能守禮。 (27)五常:人的五種常行,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見《尚書·周書·泰誓下》「狎侮五常」疏。 又稱為五品(《尚書·舜典》:「五品不遜」傳)。 認為是人的五種品性。 以五常教化百姓,成為國典,則稱為五典(《尚書·舜典》:「慎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教」)。 (28)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好惡」後為逗號,「勢也」後為問號。 誤。 若是問號,「也」當作「耶」(或邪)。 從文意看,末句為結語,非問話,故改之。 治道虧缺而鄭音興起,封君世辟(1),名顯鄰州,爭以相高。 自仲尼不能與齊優遂容於魯(2),雖退正樂以誘世,作五章以刺時(3),猶莫之化。 陵遲以至六國(4),流沔沈佚(5),遂往不返,卒於喪身滅宗(6),並國於秦。 秦二世尤以為娛(7)。 丞相李斯進諫曰:「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懼也(8);輕積細過,恣心長夜,紂所以亡也(9)。 」趙高曰:「五帝、三王樂各殊名十,示不相襲。 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歡喜,合慇勤,非此和說不通,解澤不流,亦各一世之化,度時之樂□。 何必華山之耳而後行遠乎□?」二世然之。 第7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7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