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馬:即駟馬。 四匹馬拉的車。 (2)克勝:克敵致勝。 克,勝敵。 (3)《索隱》解釋說:「謂常擁兵於郊野之外也。 」(4)絓(gua,掛)禍:召禍、惹禍。 絓,絲結牽纏。 引伸為召惹。 (5)甘得之心:以得為樂之心,引伸為貪得之心。 甘,樂。 見《玉篇》。 (6)三邊:三方邊境。 由下文知是指東方的朝鮮,北方的匈奴,南邊的於越。 畔:同叛。 (7)羈縻:籠絡、稍加約束。 (8)□(ai愛):同厄。 厄塞,狹隘的通道。 (9)選蠕(ruan,軟):《索隱》說:「謂動身欲有進取之狀也。 」全句是說欲有進取而又觀望不前,是躊躇不決,首鼠而狼顧的意思。 十能任衣冠:指長大成人以來。 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後,始可任職事,居士位。 表示已進入成年。 加冠以前稱為幼學。 (11)秏病:損耗和創傷病痛。 秏,同耗。 (12)可譯為:你說百姓執役遠方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銷距:銷毀禦敵的武器。 比喻停止爭戰。 距:刃鋒、倒刺。 這裡泛指一切武器。 □堅邊設候:堅守邊境,遠設斥候。 候,斥候。 即巡羅、候望敵情的兵卒。 □繇:同徭。 徭役。 □新去湯火:剛剛脫離水深火熱的處境。 書曰:[七正]二十八捨(1)、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2),天所以成熟萬物也。 捨者,日月所捨。 捨者,舒氣也。 不周風居西北(3),主殺生。 東壁居不周風東(4),主辟生氣而東之(5)。 至於營室。 營室者,主營胎陽氣而產之(6)。 東至於危。 危,垝也(7)。 言陽氣之(危)垝,故曰危。 十月也(8),律中應鐘。 應鍾者,陽氣之應,不用事也(9)。 其於十二子為亥十。 亥者,該也(11)。 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 廣莫風居北方。 廣莫者,言陽氣在下,陰莫陽廣大也,故曰廣莫。 東至於虛。 虛者,能實能虛,言陽氣冬則宛藏於虛(12),日冬至則一陰下藏□,一陽上舒,故曰虛。 東至於須女。 言萬物變動其所,陰陽氣未相離,尚相(如)胥[如]也,故曰須女。 十一月也,律中黃鐘。 黃鐘者,陽氣踵黃泉而出也□。 其於十二子為子。 子者,滋也;滋者,言萬物滋於下也。 其於十母為壬癸□。 壬之為言任也,言陽氣任養萬物於下也。 癸之為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 東至牽牛。 牽牛者,言陽氣牽引萬物出之也。 牛者,冒也,言地雖凍,能冒而生也。 牛者,耕植種萬物也。 東至於建星。 建星者,建諸生也。 十二月也,律中大呂。 大呂者,。 其於十二子為丑。 條風居東北,主出萬物。 條之言條治萬物而出之,故曰條風。 南至於箕。 箕者,言萬物根棋,故曰箕。 正月也,律中泰蔟。 泰蔟者,言萬物蔟生也,故曰泰蔟。 其於十二子為寅。 寅言萬物始生螾然也,故曰寅□。 南至於尾,言萬物始生如尾也。 南至於心,言萬物始生有華心也。 南至於房。 房者,言萬物門戶也,至於門則出矣。 明庶風居東方。 明庶者,明眾物盡出也。 二月也,律中夾鐘。 夾鍾者,言陰陽相夾廁也。 其於十二子為卯。 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 其於十母為甲乙。 甲者,言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萬物生軋軋也□。 南至於氐。 氐者,言萬物皆至也□。 南至於亢。 亢者,言萬物亢見也。 南至於角。 角者,言萬物皆有枝格如角也。 三月也,律中姑洗。 姑洗者,言萬物洗生□。 其於十二子為辰。 辰者,言萬物之蜄也(21)。 (1)七正:日、月、五星。 《索隱》以為其「可正天時」;又引孔安國注說是由於它們各有所主(「各異政」),所以稱為七正。 二十八捨,又稱二十八星、二十八宿等,是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恆星座,古人用作測天的參照物。 星名(見後所附《律星歷表》)與《天官書》、《淮南子》等均有不同,可能是不同時代的體系。 (2)五行:木、火、土、金、水。 八正: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與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合為八節,又稱八正,言其得四時之正的意思。 其五行之氣,即指五行代表的五個季節:春、夏、長夏、秋、冬。 八正之氣,泛指每年的二十四節氣。 (3)不周風:古人所說的八方風名之一。 八方風與星、律、辰之間的關係見附圖(律星歷表),以下不注。 (4)東壁:二十八捨星名,為北方七宿之一。 《天官書》無東壁名。 其位置、與十二月、律、辰的對應關係見《律星歷表》,以後各宿不另注。 不周風東:指自西北方的不周風向東行。 即順天球旋轉的視方向行走,附圖(律星歷表)中是最末一行箭頭所示方向,從中可以看出,或東、或南、或西、或北,都是順天球旋轉的方向行走。 以後不另注。 (5)辟:開闢、打開通道。 生氣:生長之氣,指陽氣。 天氣變化到子位時一陽生,東壁,營室在子位前而臨近子位,是未雨綢繆的時期,所以說東壁打開了生氣產生的通道,使向東行,而營室胎孕之。 (6)營胎:營造而胎養之。 (7)垝(gu□,鬼):土築矮牆,用來放置物品,又稱土坫。 這裡是指圍牆。 (8)以上危、室、壁三宿與十月相應。 按《淮南子·天文訓》十月日在尾宿,與危相差約90°,黃昏時日從西方落下,危宿恰在南方正中天,就是古人所說的「日昏中」。 《律書》中所說某星與某月相配,是指在該月昏時斗柄指向某星。 以下不注。 (9)不用事:不主事。 陽氣潛藏未生,對事物不起主宰作用。 十十二子:即十二支,或稱十二辰。 以亥配十月,是由子配十一月順次而得,子配十一月的原因可能與古時曾以十一月為歲首有關。 余不另注。 (11)該:讀如核,義為隔核之核。 (12)宛:《正義》說讀如蘊。 宛藏就是蘊藏。 □意思是,到了冬至的日子,陰氣有三分之一藏於地下(即消失)了。 古人計數法,陰陽各分為三份,稱三陰三陽,中醫學中又各有專名(略)。 一陰指一份陰氣。 下文一陽義同。 □踵黃泉而出:即自黃泉之下而出。 黃泉,指地下深處。 □十母:自甲至癸十天干。 稱為「母」是相對於十二子而言。 □以下至段末為錯簡文,應放在下段第二句「明眾物盡出也」之後。 理由有二,一據以上文例:西北不周風占一辰,接北方廣漠風,佔二辰,後面是東北方條風,也應該只隔一辰便接東方明庶風。 二據《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曰蒼天,其星房、心、尾;東北曰變天,其星箕、斗、牽牛。 房心尾為東方宿,不應置於東北方的條風之下。 □符甲:即莩甲。 植物種子外面的硬殼,如稻殼、穀殼等。 破符甲而出就是萌發生芽的意思。 □軋軋:曲折、艱難貌。 □至:抵達。 與氐音相諧。 □《正義》引《白虎通》說:「洗者,鮮也。 言萬物去故就新,莫不鮮明也。 」 (21)蜄:動。 清明風居東南維(1),主風吹萬物而西之。 [至於]軫。 軫者,言萬物益大而軫軫然(2)。 西至於翼。 翼者,言萬物皆有羽翼也。 四月也,律中中呂。 中呂者,言萬物盡旅而西行也。 其於十二子為巳。 巳者,言陽氣之已盡也(3)。 西至於七星。 七星者,陽數成於七(4),故曰七星。 西至於張。 張者,言萬物皆張也。 西至於注(5)。 注者,言萬物之始衰,陽氣下注,故曰注。 五月也,律中蕤賓。 蕤賓者,言陰氣幼少,故曰蕤(6);痿陽不用事(7),故曰賓。 景風居南方。 景者,言陽氣道竟(8),故曰景風。 其於十二子為午。 午者,陰陽交,故曰午。 其於十母為丙丁。 丙者,言陽道著明,故曰丙(9);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故曰丁。 西至於弧十。 弧者,言萬物之吳落且就死也(11)。 西至於狼(12)。 狼者,言萬物可度量□,斷萬物,故曰狼。 涼風居西南維,主地。 地者,沈奪萬物氣也□。 六月也,律中林鐘。 林鍾者,言萬物就死,氣林林然□。 其於十二子為未。 未者,言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北至於罰。 罰者,言萬物氣奪可伐也。 北至於參□。 參言萬物可參也□,故曰參。 七月也,律中夷則。 夷則,言陰氣之賊萬物也□。 其於十二子為申。 申者,言陰用事,申賊萬物□,故曰申□。 北至於濁(21)。 濁者,觸也,言萬物皆觸死也,故曰濁。 北至於留(22)。 留者,言陽氣之稽留也,故曰留。 八月也,律中南呂。 南呂者,言陽氣之旅入藏也。 其於十二子為酉。 酉者,萬物之老也(23),故曰酉。 第7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7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