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雲精白者(6),其將悍,其士怯。 其大根而前絕遠者,當戰。 青白,其前低者,戰勝;其前赤而仰者,戰不勝。 陣雲如立垣(7);杼雲類杼(8);軸雲摶兩端兌(9);杓雲如繩者十,居前亙天,其半半天;其蛪者類闕旗故□;鉤雲句曲。 諸此雲見,以五色合占□。 而澤摶密□,其見動人,乃有占;兵必起,合鬥其直。 (1)以下論不同地區的雲氣。 (2)以下論雲氣因主體不同而不同。 (3)以下是由雲氣占事由。 (4)王元啟說:「止謂止軍也。 不止而反,即所謂卻也。 」(5)《集解》說:「車通,車轍也。 避漢武諱,故曰車通。 」(6)稍云:《漢書·天文志》作「捎雲」,顏注引晉灼語說:「捎音霄。 」韋昭讀為「梢」。 梢、稍同音,韋讀是。 稍雲就是雲梢,雲氣的末梢。 精白:王元啟解釋:「精當作青,以下文『青白低』及『赤仰』等句例之可見」。 按:精與青字扞格難通。 精與前文「天精而見景星」中的精字同義,是明亮的意思,所以精白可釋為亮白色。 (7)立垣:壁立的垣牆,喻其陡峭。 (8)杼:織布梭。 全句的意思是:杼雲形狀象織布梭一樣。 (9)摶(tuan團):《說文》說:「圜也」。 全句意思是:軸雲的兩端,彷彿是經手圜轉過一樣,轉成了尖形。 十杓云:如同有人拉扯而成的雲。 杓,作拉、扯、拽引解釋。 如《淮南子·道應訓》:「孔子勁杓國門之關」。 高誘註:「杓,引也。 」□《漢書·天文志》作「蜺雲者,類斗旗故」。 一本「故」下有「銳」字。 是。 《天官書》「蜺」作「蛪」,斗作闕,「故」後脫「銳」字。 王元啟解釋上下句說:「大意謂杓雲有二等:其如繩者或亙天,或半天;其蛪者則類闕旗而銳,不能亙天及半天也。 」□雲的種類、參考其顏色等因素,做出占卜的斷語。 □澤:潤澤。 摶密:不鬆散,自成一實體,團而且密。 王朔所候(1),決於日旁。 日旁雲氣,人主象。 皆如其形以占。 故北夷之氣如群畜穹閭(2),南夷之氣類舟船幡旗。 大水處,敗軍場,破國之虛(3),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 海旁蜄氣象樓台(4);廣野氣成宮闕然。 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 故候息秏者(5),入國邑,視封疆田疇之正治(6),城郭室屋門戶之潤澤,次至車服畜產精華。 實息者,吉;虛秏者,凶。 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紛紛,蕭索輪囷(7),是謂卿雲(8)。 卿雲(見),喜氣也。 若霧非霧,衣冠而不濡,見則其域被甲而趨(9)。 (天)〔夫〕雷電、蝦虹十、辟歷□、夜明者,陽氣之動者也,春夏則發,秋冬則藏,故候者無不司之□。 天開縣物□,地動坼絕□。 山崩及徙,川塞谿垘□;水澹(澤竭)地長□,〔澤竭〕見象□。 城郭門閭,閨臬(枯槁)槁枯□;宮廟邸第,人民所次。 謠俗車服,觀民飲食。 五穀草木,觀其所屬。 倉府廄庫,四通之路。 六畜禽獸,所產去就;魚鱉鳥鼠,觀其所處。 鬼哭若呼,其人逢俉□。 化言□,誠然。 (1)王朔:漢代善望氣的人。 (2)穹閭:穹廬聚而成閭,喻氈帳之多。 穹,北方民族住的氈帳,頂部隆起如同天穹,因名;閭,閭巷。 (3)虛:同墟。 (4)蜄:同蜃。 大蛤,海市蜃樓,相傳是蜃氣所化。 (5)息秏:虛實消長。 息,生息繁育。 引伸為殷實、繁盛;秏,同耗。 消耗、損失。 引伸為空虛、貧瘠、衰竭。 (6)田疇:種穀者為田,種麻者為疇。 田疇泛指農田耕地。 正治:整治。 整飭、治理得如何。 (7)輪囷:回轉盤旋為輪,糾結混雜為囷。 (8)卿云:又名慶雲、景雲等。 舊說為瑞氣。 (9)被甲而趨:穿著甲冑,來往奔走。 言有戰事。 按:自「若霧非霧」以下,至此為雜氣,與「卿雲」為另一事。 見《隋書·天文志》「雜氣」條。 其中「域」作「城」;「趨」作「趣」。 十蝦:同「霞」,同音假借字。 《漢書·天文志》作赮(即「霞」字),是。 □霹靂。 □司:同伺。 伺察。 等候觀察。 □天現裂縫,其中有物象。 縣,同「懸」。 □坼絕:斷裂。 裂為坼,斷為絕。 □垘:土壅為垘。 全句意思是:河川阻塞,溪流壅絕。 □澹(dan淡):水動盪。 地長(zhang漲):平地長為丘陵。 □澤竭:沼澤涸竭。 見象:出現的吉凶跡象。 此二字是結「天開縣物」以下諸事,謂凡此種種,都是吉凶所呈表象,可資占卜。 不是單指澤竭而言。 □閨:小門。 此處泛指門。 因上文有「門」字,此處易為「閨」,意實無別。 臬:同。 門中豎立的短木,以為限隔。 《爾雅·釋宮》:「在地者謂之臬」。 郭璞註:「即門橛也」。 《禮記·五藻》:「公事自西,私事自東」。 孔穎達疏:「,謂門之中央所豎短木也。 」□逢俉:《索隱》解釋為「謂相逢而驚也。 」□化言:《索隱》說:「化當為訛,字之誤耳。 」 凡候歲美惡,謹候歲始。 歲始或冬至日,產氣始萌(1)。 臘明日(2),人眾卒歲,一會飲食,發陽氣,故曰初歲。 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卒)始也(3)。 四始者,候之日。 而漢魏鮮集臘明正月旦決八風(4)。 風從南方來,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為(5),小雨,趣兵(6);北方,為中歲;東北為上歲;東方,大水;東南,民有疾疫,歲惡。 故八風各與其沖對(7),課多者為勝(8)。 多勝少;久勝亟;疾勝徐。 旦至食(9),為麥;食至日昳十,為稷;昳至,為黍:至下,為菽;下至日入,為麻。 欲終日(有雨)有雲、有風、有日。 日當其時者□,深而多實□;無雲有風日,當其時,淺而多實;有雲風,無日,當其時,深而少食;有日,無雲,不風,當其時者稼有敗。 如食頃□,小敗;熟五斗米頃□,大敗。 則風復起,有雲,其稼復起。 各以其時用雲色占種(其)所宜。 其雨雪若寒,歲惡。 是日光明,聽都邑人民之聲。 聲宮,則歲善,吉;商,則有兵;徵,旱;羽, 水;角,歲惡。 或從正月旦比數雨□。 率日食一升□,至七升而極;過之,不佔。 數至十二日,日直其月□,占水旱。 為其環(城)〔域〕千里內占,則(其)為天下候,竟正月。 月所離列宿,日、風、雲,佔其國。 然必察太歲所在:在金,穰;水,毀;木,饑;火,旱。 此其大經也。 正月上甲□,風從東方,宜蠶;風從西方,若旦黃雲,惡。 冬至短極,縣土炭(21),炭動,鹿解角(22),蘭根出,泉水躍,略以知日至,要決晷景(23)。 歲星所在,五穀逢昌。 其對為沖,歲乃有殃。 第78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7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