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在雍城郊祭,獵獲一隻一角獸,樣子象麃。 主管官員說:「陛下恭恭敬敬的進行郊祀,上帝作為報答,賜給一角獸,這大約就是麒麟。 」於是把它獻給五畤,每畤的祭物增加牛一頭,在燎火中焚祭。 由於這是造白金引發天降下的祥瑞,所以賜給諸侯白金,向他們暗示,造白金為瑞應是與天意相合的。 於是濟北王以為天子將要封禪了,就上書把太山以及附近的城邑獻給天子,天子賞給他其他縣城作為報答。 常山王有罪,貶除王爵,天子另封他的弟弟為真定王,以繼續對先王的祭祀,而把常山國改為郡,這樣五嶽都在天子直接管轄的郡縣之內了。 明年,齊人少翁以能與鬼神相通的法術來見皇帝。 皇帝有一位寵愛的妃嬪王夫人,王夫人死,少翁用法術使王夫人和灶鬼的形貌在黑夜中重現,天子隔著帷幕看到了她。 於是就封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他很多東西,以客禮對待他。 文成向皇帝進言說:「皇帝想與神交往,宮殿居室衣服用具沒有神的樣子,神就不會降臨。 」於是製造了畫著雲氣的車子,並且所駕車的顏色必與干支相勝的日子合,以避惡鬼。 又建造甘泉宮,在宮中起高台,台上建宮室,室內畫著天、地、太一等鬼神像,而且擺上祭祀用具,以此召致天神。 過了一年多,他的法術更加不靈了,天神總也不降臨。 於是用帛寫上字讓牛吃到肚子裡,假裝預先不識,說道這頭牛肚子裡必有古怪。 殺牛得帛,上面寫的儘是怪裡怪氣的話。 但天子認識他的筆跡,經過追查,果然是假的,於是殺文成將軍,並把這事掩蓋起來。 此後又建造了柏梁殿、銅柱、承露仙人掌之類。 文成死後的第二年,天子在鼎湖宮病得很厲害,巫和醫都千方百計加以治療,始終不見好轉。 游水髮根推薦說,上郡有一個巫師,曾經有病,有鬼神附在身上,因而很靈驗。 皇帝召來巫師,為附在他身上的鬼神在甘泉宮建立了祠廟,稱為神君。 這一次得病,使人問神君吉凶如何。 神君說道:「天子不要為病耽心,等你病體稍愈,強起與我在甘泉宮相會。 」於是病體見輕,就起身,駕幸甘泉宮,病也完全好了。 因此頒布大赦,為神君建造壽宮。 在壽宮神君之中最尊貴的是太一神,他的輔佐是大禁、司命之類,都跟隨著他。 人們看不到他的樣子,能聽到他的說話聲,與人的聲音相同。 有時去有時來,來的時候則風聲肅然。 住在室內帷帳中,有時白晝說話,然而經常是在夜間說話。 天子祓除以後才進入廟中。 廟以巫為主人,關照、領取神君飲食。 神君有什麼話,由巫傳遞到下面。 又建造了壽宮的北宮,在宮中張掛羽旗,設置供具,以禮敬神君。 神君說的話,皇帝使人記錄下來,稱為「畫法」。 它說的話,都是世俗人所知道的,沒有特別不同處,然而獨有天子心裡喜愛。 事情很隱秘,世間無人知曉。 此後三年,主管官員說,紀元應該按天降的符瑞命名,不應該按一元二元的順次數。 一元稱為「建」,二元因有長星出現稱為「光」,如今郊祀得到一角獸,應稱為「狩」。 第二年,天子郊祀於雍城,說:「如今上帝由朕親自祭祀,卻不祭后土,與禮不合。 」負責官員與太史令司馬談、祠官寬舒商議後說:「祭天地用牛角象繭栗那樣大的牲牛。 如今陛下要親自祭祀后土,祭后土應在低窪地區建圓丘,在圓丘上設五個祭壇,每壇的祭牲用黃牛犢一頭以及連帶的太牢禮具,祭過以後全部埋掉,隨從祭祀的人衣服用黃色。 」於是天子遂東行,首次在汾陰脽丘建起了后土祠,祭儀按寬舒等議定的執行。 皇帝親自望祭禮拜,與祭天帝的禮儀相同。 祭祀結束後,天子經滎陽回京。 路過雒陽時下詔書說:「三代年代渺遠,如今連一點影子也不存在了。 可畫出三十里的地區封周王的後人為周子南君,以供奉他們祖先的祭祀。 」這一年,天子第一次巡察郡縣,逐漸到了泰山下。 這年春天,樂成侯上書皇帝,介紹欒大事跡。 欒大,是膠東王的宮人,以前曾與文成將軍同師學習方術,後來做了膠東王的尚方。 而樂成侯的姐姐是康王的王后,沒有生子。 康王死後,其他姬妾的兒子繼承了王位。 康王后作風淫亂,與新王合不來,相互間明爭暗鬥。 康後聽說文成將軍已死,想對皇上諂媚,就派欒大通過樂成侯求見皇帝講述自己的法術。 天子既已殺掉文成將軍,後悔他死得太早,惋惜他的法術沒有全部使用出來,及至見到欒大,很是高興。 欒大這個人身材高大俊美,言談中有許多機巧,而又敢於說大話,像真有其事一樣。 曾自吹說:「臣經常往來於海中,會見安期生、羨門高這些仙人。 他們因為臣的地位低賤,不相信臣的話。 又以為康王不過是一個諸侯,不足以把神仙方術交給他。 臣曾數次對康王說,康王又不採用臣的話。 為臣的師父說:『黃金可以煉成,河水的決口可以堵塞,長生不死藥可以得到,仙人可以招致而來。 』但是臣恐怕再走文成的老路,被誅而死,就會使方士人人掩口不言,怎麼還敢再談方術!」皇帝說:「文成是吃馬肝死的,不是朕殺了他。 先生倘若真有修成神仙的方術,我對爵祿等賞賜有何吝惜呢!」欒大說:「臣的師父不是有求於人,而是人們有求於他。 陛下若一定要招他來,就要讓招聘的使者地位更尊貴,使他做天子的親屬,以客禮對待他,不要卑視他,讓他佩帶各種印信,才可使他傳話給神人(譯者按:神人指欒大之師)。 即便這樣,神人來與不來,尚在二可。 總之致尊敬崇求訪神人的使者,然後才有可能招致神人降臨。 」於是皇帝要他演示小方術,看有無效驗。 演示鬥棋,棋子能自相撞擊。 那時皇帝正為河水決口而憂慮,而煉黃金又不成功,就封欒大為五利將軍。 過了一月多,他得到四顆官印,五利將軍印之外,還佩有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印。 皇帝頒詔書給御史說:「以前大禹能夠疏導九江,決通四瀆。 近些日子河水氾濫於大陸,築堤的徭役久不能息。 朕在帝位二十八年,如果天委派士人輔佐我而欒大就是其中之一。 《乾》封稱:『飛龍』,又有所謂『鴻漸於般』,朕以為欒大的境遇接近於這個樣子。 你們給辦理一下,以二千戶的租稅封地士將軍欒大為樂通侯。 」賜給列侯的宅第一區,僮僕千人。 從皇帝的乘騎用物中分出車馬帷帳器物佈置他的新居。 又把衛長公主嫁給他作妻子,送給黃金萬斤,把他住的城邑改名為當利公主邑。 天子親自到五利家裡作客。 到他家裡慰問、賞賜物品的天子使者,絡繹不絕。 自大長公主、將相以下,都在他家擺酒慶賀,獻給物品。 於是天子又刻了一顆「天道將軍」的玉印,命使者穿著羽衣,夜間站在白茅草的上面,把印賜給五利將軍,五利將軍也穿著羽衣,夜間站在白茅上受印,以此表示不是天子的臣子。 而佩戴「天道」將軍印,只是姑且為了與天子引導天神。 於是五利時常夜間在家中祭祀,欲請神仙下降。 神沒有降臨,各種鬼卻聚集來了,然而五利善能驅使諸鬼。 此後他治理行裝上路,東行到海中,說是要尋找他的師父。 欒大見皇帝後幾個月的時間裡,佩戴六顆大印,其尊貴使天下震動,而海上的燕齊眾方士,無不以手扼腕表示振奮,並自言有祝禁的方術,能夠修煉成神仙。 第7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7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