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主斬人于前,問王晞曰:「是人應死不?」晞曰:「應死,但恨死不得其地耳。 臣聞『刑人于市,與眾棄之。 』殿廷非行戮之所。 」帝改容謝曰:「自今當為王公改之。 」 帝欲以晞為侍郎,苦辭不受。 或勸晞勿自疏,晞曰:「我少年以來,閲要人多矣。 得志少時,鮮不顛覆。 且吾性實疏緩,不堪時務,人主恩私,何由可保!萬一披猖,求退無地。 非不好作要官,但思之爛熟耳。 」 初,齊顯祖之末,谷糴踴貴。 濟南王即位,尚書左丞蘇珍芝建議修石鱉等屯,自是淮南軍防足食。 肅宗即位,平州刺史嵇曄建議,開督亢陂,置屯田,歲收稻粟數十萬石,北境周贍。 又于河內置懷義等屯,以給河南之費。 自是稍止轉輸之勞。 世祖文皇帝上天嘉二年(辛巳,公元五六一年) 春,正月,戊申,周改元保定。 以大塚宰護為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五府總于天官,事無鉅細,皆先斷後聞。 庚戌,大赦。 周主祀圜丘。 辛亥,齊主祀圜丘;壬子,礻帝于太廟。 周主祀方丘;甲寅,祀感生帝于南郊;乙卯,祭太社。 齊主使王琳出合肥,召募傖楚,更圖進取。 合州刺史裴景徽,琳兄珉之婿也,請以私屬為鄉導。 齊主使琳與行台左丞盧潛將兵赴之,琳沉吟不決。 景徽恐事泄,挺身奔齊。 齊主以琳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鎮壽陽。 己巳,周主享太廟,班太祖所述六官之法。 辛未,周湘州城主殷亮降,湘州平。 侯瑱與賀若敦相持日久,瑱不能制,乃借船送敦等渡江。 敦慮其詐,不許,報云:「湘州我地,為爾侵逼;必須我歸,可去我百里之外。 」瑱留船江岸,引兵去之。 敦乃自拔北歸,軍士病死者什五六。 武陵、天門、南平、義陽、河東、宜都郡悉平。 晉公護以敦失地無功,除名為民。 二月,甲午,周主朝日于東郊。 周人以小司徒韋孝寬嘗立勛于玉壁,乃置勛州于玉壁,以孝寬為刺史。 孝寬有恩信,善用間諜,或齊人受孝寬金貨,遙通書疏,故齊之動靜,周人皆先知之。 有主帥許盆,以所戍城降齊,孝寬遣諜取之,俄斬首而還。 離石以南,生胡數為抄掠,而居于齊境,不可誅討。 孝寬欲築城于險要以制之,乃發河西役徒十萬,甲士百人,遣開府儀同三司姚岳監築之。 岳以兵少,懼不改前。 孝寬曰:「計此城十日可畢。 城距晉州四百餘裡,吾一日創手,二日敵境始知。 設使晉州徵兵,三日方集,謀議之間,自稽三日,計其軍行,二日不到。 我之隍防,足得辦矣。 」乃令築之。 齊人果至境上,疑有大軍,停留不進。 其夜,孝寬使汾水以南傍介山、稷山諸村縱火。 齊人以為軍營,收兵自固。 岳卒城而還。 三月,乙卯,太尉零陵壯肅公侯瑱卒。 丙寅,周改八丁兵為十二丁兵,率歲一月役。 夏,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 周以少傅尉遲綱為大司空。 丙午,周封愍帝子康為紀國公,皇子贇為魯國公。 贇,李後之子也。 六月,乙酉,周主使禦正殷不害來聘。 秋,七月,周更鑄錢,文曰「布泉」,一當五,與五銖並行。 己酉,周追封皇伯父顥為邵國公,以晉公護之子會為嗣;顥弟連為杞國公,以章武公導之子亮為嗣;連弟洛生為莒國公,以護之子至為嗣;追封太祖之子武邑公震為宋公,以世宗之子實為嗣。 齊主之誅楊、燕也。 許以長廣王湛為太弟;既而立太子百年,湛心不平。 帝在晉陽,湛居守于鄴。 散騎常侍高元海,高祖之從孫也。 留典機密。 帝以領軍代人庫狄伏連為幽州刺史,以斛律光之弟羡為領軍,以分湛權。 湛留伏連,不聽羡視事。 先是,濟南閔悼王常在鄴,望氣者以鄴中有天子氣。 平秦王歸彥恐濟南王復立,為己不利,勸帝除之。 帝乃使歸彥至鄴,征濟南王如晉陽。 第51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治通鑑 中》
第5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