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與家鄉,一看到她就分外喜悅;即使是丘陵草木使她顯得面目不清,甚至掩沒了十之八九,心裏還是十分欣喜。 更何況親身見聞到她的真面目、真情況,就像是數丈高臺高懸於眾人的面前讓人崇敬、仰慕啊! 【原文】 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1),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 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2),闔嘗舍之(3)!夫師天而不得師天(4),與物皆殉(5),其以為事也若之何?夫聖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與也偕行而不替(6),所行之備而不洫(7),其合之也若之何?湯得其司禦門尹登恒為之傅之(8),從師而不囿(9);得其隨成,為之司其名(10);之名嬴法(11),得其兩見(12)。 仲尼之盡慮(13),為之傅之。 容成氏曰(14):「除日無歲,無內無外(15)。 」 【譯文】 冉相氏體察了道的精髓因而能聽任外物自然發展,跟外物接觸相處沒有終始,也顯不出時日。 天天隨外物而變化,而其凝寂虛空的心境卻一點也不會改變,何嘗捨棄過大道的精髓!有心去效法自然卻得不到效法自然的結果,跟外物一道相追逐,對於所修的事業又能夠怎麼樣呢?聖人心目中從不曾有過天,從不曾有過人,從不曾有過開始,從不曾有過外物,跟隨世道一塊兒發展變化而沒有廢止,有所行動也是那麼完備因而不會受到敗壞,他與外物的契合與融恰又將是怎麼樣的呢!商湯啟用他的司禦門尹登恒做他的師傅,而他隨從師傅學習卻從不拘泥於所學;能夠隨順而成,為此而察其名跡;對待這樣的名跡又無心尋其常法,因而君臣、師徒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仲尼最後棄絕了謀慮,因此對自然才有所輔助。 容成氏說:「摒除了日就不會累積成年,忘掉了自己就能忘掉周圍的事物。 」 【原文】 魏瑩與田侯牟約(1),田侯牟背之。 魏瑩怒,將使人刺之。 犀首聞而恥之曰(2):「君為萬乘之君也(3),而以匹夫從仇(4)!衍請受甲二十萬(5),為君攻之,虜其人民,系其牛馬,使其君內熱發於背。 然後拔其國(6)。 忌也出走(7),然後抶其背(8),折其脊。 」 季子聞而恥之曰(9):「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10)。 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衍亂人,不可聽也。 」 華子聞而醜之曰(11):「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又亂人也。 」君曰:「然則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聞之而見戴晉人(12)。 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 」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13)。 ”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 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14)?」君曰:「無窮。 」曰:「知游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15),若存若亡乎(16)?」君曰:「然。 」曰:「通達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17),于梁中有王。 王與蠻氏,有辯乎(18)?」君曰:「無辯。 」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19)。 客出,惠子見。 君曰:「客,大人也(20),聖人不足以當之。 」惠子曰:「夫吹管也(21),猶有嗃也(22);吹劍首者(23),吷而已矣(24)。 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于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 【譯文】 第1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莊子註譯》
第1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