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字伯尼。 聰敏有口辯,然性輕險無行。 八歲誦詩,兼解騎射。 年十三,從父至尚書省。 與安德王雄射,賭得駿馬而歸。 十四詣學,與諸儒議論,詞致可觀。 見者皆稱善。 及長,博覽群言,尤以鍾律自命。 初名哲,字知人,父威由是改之,頗為有識所哂,起家太子通事舍人。 楊素見而奇之,每戲威曰:「楊素無兒,蘇夔無父。 」後與鄭譯、何舀議樂,得罪,議寢不行。 著樂志十五篇以見其志。 數載,遷太子舍人,以罪免居數年。 仁壽三年,詔天下舉達禮樂源者。 晉王昭時為雍州牧,舉夔。 與諸州所舉五十餘人謁見。 帝望夔,謂侍臣曰:「唯此一人,稱吾所舉。 」於是拜晉王友。 煬帝嗣位,歷太子洗馬、司朝謁者。 以父免職,夔亦去官。 後歷尚書職方郎、燕王司馬。 遼東之役,以功拜朝散大夫。 時帝方勤遠略,蠻夷來朝。 帝謂宇文述、虞世基曰:「四夷率服,觀禮華夏,鴻臚之職,須歸令望。 寧有多才藝美容儀,可接賓客者為之乎?」威以夔對。 即日拜鴻臚少卿。 其年,高昌王麹伯雅來朝,朝廷妻以公主。 夔有雅望,令主婚。 其後延安、弘化等數郡盜賊屯結,詔夔巡關中。 及突厥圍雁門,夔于鎮城東南為弩樓、車箱、獸圈,一夕而就。 帝見善之。 以功進位通議大夫。 坐父事,除名。 後會丁母憂,不勝哀,卒,時年四十九。 綽弟椿,字令欽。 性廉慎,沈勇有決斷。 魏正光中,關右賊亂,椿應募討之,授蕩寇將軍。 以功累遷中散大夫,賜爵美陽子。 大統初,拜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賜姓賀蘭氏。 後除帥都督,行弘農郡事。 椿當官強濟,特為周文帝所知。 十四年,置當州鄉師,自非鄉望允當眾心者不得預焉。 乃令驛追椿,領鄉兵。 其年,破槃頭氏有功,除散騎常侍,加大都督。 十六年,征隨郡。 軍還,除武功郡守。 既為本邑,以清儉自居,小大之政,必盡忠恕。 進爵為侯,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 卒。 子植嗣。 亮字景順,綽從兄也。 祖稚,字天祐,位中書侍郎、玉門郡守。 父祐,泰山郡守。 亮少通敏,博學好屬文,善章奏,與弟湛等皆著名西土,一家舉二秀才。 亮初舉秀才,至洛陽,過河內常景。 景深器之,而謂人曰:「秦中才學可以抗山東者,將此人乎」!魏齊王蕭寶夤引為參軍。 寶夤遷大將軍,仍為之掾。 寶夤雅相知重,凡有文檄謀議,皆以委之。 尋行武功郡事,甚著聲績。 寶夤作亂,以亮為黃門侍郎。 亮善處人間,與物無忤。 及寶夤敗,從之者多遇禍,唯亮獲全。 及長孫承業、爾硃天光等西討,並以亮為郎中,專典文翰。 賀拔岳為關西行台,引亮為左丞,典機密。 魏孝武西遷,遷吏部郎中。 大統二年,拜給事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 魏文帝子宜都王式為秦州刺史,以亮為司馬。 帝謂亮曰:「黃門侍郎豈可為秦州司馬?直以朕愛子出籓,故以心腹相委,勿以為恨。 」臨辭,賜以禦馬。 八年,封臨涇縣子,除中書監,領著作,修國史。 亮有機辯,善談笑。 周文帝甚重之,有所籌議,率多會旨。 記人之善,忘人之過,薦達後進,常如弗及,故當世敬慕。 歷秘書監、大行台尚書,出為岐州刺史。 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給路車、鼓吹,先還其宅,並給騎士三千,列習儀,游鄉黨,經過故人,歡飲旬日,然後入州。 世以為榮。 十七年,征拜侍中,卒於位。 贈本官。 亮少與從弟綽俱知名,然綽文章稍不逮亮,至于經畫進趣,亮又減之。 故世稱二蘇焉。 亮自大統以來,無歲不轉官,一年或至三遷。 僉曰才至,不怪其速也。 所著文筆數十篇,頗行于世。 子師嗣,以亮名重於時,起家黃門侍郎。 亮弟湛,字景俊。 少有志行,與亮俱著名西土。 年二十餘,舉秀才,除奉朝請,領侍御史,加員外散騎侍郎。 蕭寶夤西討,以湛為行台郎中,深見委任。 及寶夤將謀叛逆,湛時臥疾于家。 寶夤乃令湛從母弟天水姜儉謂湛曰:「吾不能坐受死亡,今便為身計,不復作魏臣也。 與卿死生榮辱,方當共之,故以相報。 」湛聞之,舉聲大哭。 儉遽止之曰:「何得便爾?」湛曰:「闔門百口,即時屠滅,雲何不哭!」哭數十聲,徐謂儉曰:「為我白齊王,王本以窮而歸人,賴朝廷假王羽翼,遂得榮寵至此。 既屬國步多虞,不能竭誠報德,豈可乘人間隙,便有問鼎之心乎!今魏德雖衰,天命未改,王之恩義,未洽於人,破亡之期,必不旋踵。 蘇湛終不能以積世忠貞之基,一旦為王族滅也。 」寶夤復令儉謂湛曰:「此是救命之計,不得不爾。 」湛復曰:「凡舉大事,當得天下奇士。 今但共長安博徒小兒輩為此計,豈有辦哉?湛不忍見荊棘生王戶庭也。 願賜骸骨還舊裡,庶歸全地下,無愧先人。 」寶夤素重之,知必不為已用,遂聽還武功。 寶夤後果敗。 孝莊帝即位,征拜尚書郎。 帝嘗謂之曰:「聞卿答蕭寶夤,甚有美辭,可為我說之。 」湛頓首謝曰:「臣自惟言辭不如伍被遠矣,然始終不易,竊謂過之。 但臣與寶夤周旋契闊,言得盡心,而不能令其守節,此臣之罪也。 」孝莊大悅,加散騎侍郎。 尋遷中書。 孝武初,以疾還鄉裡,終於家。 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雍州刺史。 湛弟讓,字景恕。 幼聰敏,好學,頗有人倫鑒。 初為本州主簿,稍遷別駕、武都郡守、鎮遠將軍、金紫光祿大夫。 及周文帝為丞相,引為府屬,甚見親待。 出為衛將軍、南汾州刺史,有善政。 尋卒官。 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涇州刺史。 論曰:周惠達見禮寶夤,遂契闊于戎寇,不以夷險易志,斯固篤終之士也。 周文提劍而起,百度草創,施約法之制於競逐之辰,修太平之禮于鼎峙之日,終能斫雕為樸,變奢從儉,風化既被,而下肅上尊,疆埸屢動,而內安外附,斯蓋蘇綽之力也。 邳公周道雲季,方事幽貞,隋室龍興,首應旌命。 綢繆任遇,窮極寵榮,久處機衡,多所損益,罄竭心力,知無不為。 然志尚清儉,體非弘廣,好同惡異,有乖直道,不存易簡,未為通德。 歷事二帝,三十餘年,雖廢黜當時,終稱遺老。 君邪而不能正言,國亡而情均眾庶,予違汝弼,徒聞其語,疾風勁草,未見其人。 禮命闕于興王,抑亦此之由也。 夔志識沈敏,方雅可稱,若天假之年,足以不虧堂構矣。 ************ 列傳第五十二 韋孝寬兄夐 夐子世康 韋瑱子師 柳虯弟檜 慶慶子機 機子述機弟弘 旦肅 機從子謇之 第3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