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華州鄭縣人。 父敬之,歷綏、渭、桂、壽、泗五州刺史,以子儀貴,贈太保,追封祁國公。 子儀長六尺餘,體貌秀傑,始以武舉高等補左衛長史,累歷諸軍使。 天寶八載,于木剌山置橫塞軍及安北都護府,命子儀領其使,拜左衛大將軍。 十三載,移橫塞軍及安北都護府于永清柵北築城,仍改橫塞為天德軍,子儀為之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 十四載,安祿山反。 十一月,以子儀為衛尉卿,兼靈武郡太守,充朔方節度使,詔子儀以本軍東討。 遂舉兵出單于府,收靜邊軍,斬賊將周萬頃,傳首闕下。 祿山遣大同軍使高秀岩寇河曲,子儀擊敗之,進收雲中馬邑,開東陘,以功加御史大夫。 十五載正月,賊將蔡希德陷常山郡,執顏杲卿,河北郡縣皆為賊守。 二月,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率師下井陘,拔常山郡,破賊于九門,南攻趙郡,生擒賊四千,皆舍之,斬偽太守郭獻璆,獲兵仗數萬。 師還常山,賊將史思明以數萬人踵其後,我行亦行,我止亦止。 子儀選驍騎五百更挑之,三日至行唐,賊疲乃退,我軍乘之,又敗於沙河。 祿山聞思明敗,乃以精兵益之。 我軍至恆陽,賊亦隨至。 子儀堅壁自固,賊來則守,賊去則追,晝揚其兵,夕襲其幕,賊人不及息。 數日,光弼議曰:「賊怠矣,可以戰。 」六月,子儀、光弼率仆固懷恩、渾釋之、陳回光等陣于嘉山,賊將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等亦結陣而至,一戰敗之,斬馘四萬級,生擒五千人,獲馬五千匹,思明露發跣足奔于博陵。 於是河北十餘郡皆斬賊守者以迎王師。 子儀將北圖范陽,軍聲大振。 是月,哥舒翰為賊所敗,潼關不守,玄宗幸蜀,肅宗幸靈武,子儀副使杜鴻漸為朔方留後,奏迎車駕。 七月,肅宗即位,以賊據兩京,方謀收復,詔子儀班師。 八月,子儀與李光弼率步騎五萬至自河北。 時朝廷初立,兵眾寡弱,雖得牧馬,軍容缺然。 及子儀、光弼全師赴行在,軍聲遂振,興復之勢,民有望焉。 詔以子儀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依前靈州大都督府長史、朔方軍節度使。 肅宗大閲六軍,南趨關輔,至彭原郡,宰相房琯請兵萬人,自為統帥以討賊,帝素重琯,許之。 兵及陳濤,為賊所敗,喪師殆盡。 方事討除,而軍半殪,唯倚朔方軍為根本。 十一月,賊將阿史那從禮以同羅、仆骨五千騎出塞,誘河曲九府、六胡州部落數萬,欲迫行在。 子儀與回紇首領葛邏支往擊敗之,斬獲數萬,河曲平定。 賊將崔乾祐守潼關。 二年三月,子儀大破賊于潼關,崔乾祐退保蒲津。 時永樂尉趙復、河東司戶韓旻、司士徐炅、宗子李藏鋒等,陷賊在蒲州,四人密謀俟王師至,則為內應。 及子儀攻蒲州,趙復等斬賊守陴者,開門納子儀。 乾祐與麾下數千人北走安邑,安邑百姓偽降,乾祐兵入將半,下懸門擊之,乾祐未入,遂得脫身東走。 子儀遂收陝郡永豐倉。 自是潼、陝之間無復寇鈔。 是月,安祿山死,朝廷欲圖大舉,詔子儀還鳳翔。 四月,進位司空,充關內、河東副元帥。 五月,詔子儀帥師趨京城。 師于潏水之西,與賊將安太清、安守忠戰,王師不利,其眾大潰,盡委兵仗于清渠之上。 子儀收合餘眾,保武功,詣闕請罪,乞降官資,乃降為左仆射,余如故。 九月,從元帥廣平王率蕃漢之師十五萬進收長安。 回紇遣葉護太子領四千騎助國討賊,子儀與葉護宴狎修好,相與誓平國難,相得甚好。 子儀奉元帥為中軍,與賊將安守忠、李歸仁戰于京西香積寺之北,王師結陣橫亙三十里,賊眾十萬陳于北。 歸仁先薄我軍,我軍亂,李嗣業奮命馳突,擒賊十餘騎乃定。 回紇以奇兵出賊陣之後夾攻之,賊軍大潰,自午至酉,斬首六萬級。 賊將張通儒守長安,聞歸仁等敗,是夜奔陝郡。 翌日,廣平王入京師,老幼百萬,夾道歡叫,涕泣而言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 」廣平王休士三日,率師東趨。 肅宗在鳳翔聞捷,群臣稱賀,帝以宗廟被焚,悲咽不自勝,臣僚無不感泣。 十月,安慶緒遣嚴莊悉其眾十萬來赴陝州,與張通儒同抗官軍。 賊聞官軍至,悉其眾屯于陝西,負山為陣。 子儀以大軍擊其前,回紇登山乘其背,遇賊潛師于山中,與鬥過期,大軍稍卻。 賊分兵三千人,絶我歸路,眾心大搖,子儀麾回紇令進,盡殺之。 師馳至其後,于黃埃中發十餘箭,賊驚顧曰:「回紇來!」即時大敗,殭屍遍山澤。 嚴莊、張通儒走歸洛陽,遂與安慶緒渡河保相州。 子儀奉廣平王入東都,陳兵于天津橋南,士庶歡呼于路。 偽侍中陳希烈、偽中書令張垍等三百餘人素服請罪,王慰撫遣之。 是時,河東、河西、河南賊所盜郡邑皆平,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食邑千戶。 尋入朝,天子遣兵仗戎容迎于灞上,肅宗勞之曰:「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子儀頓首感謝。 十二月,還東都,命子儀經營北討。 乾元元年七月,破賊河上,擒偽將安守忠以獻,遂朝京師,敕百僚班迎于長樂驛,帝禦望春樓待之,進位中書令。 九月,奉詔大舉,子儀與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關內節度使王思禮、北庭行營節度李嗣業、襄鄧節度使魯炅、荊南節度季廣琛、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滑濮節度許叔冀、平盧兵馬使董秦等九節度之師討安慶緒。 帝以子儀、光弼俱是元勛,難相統屬,故不立元帥。 唯以中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 十月,子儀自杏園渡河,圍衛州。 安慶緒與其驍將安雄俊、崔乾祐、薛嵩、田承嗣悉其眾來援,分為三軍。 子儀陣以待之,預選射者三千人伏于壁內,誡之曰:「俟吾小卻,賊必爭進,則登城鼓噪,弓弩齊發以迫之。 」既戰,子儀偽遁,賊果乘之,及壘門,遽聞鼓噪,俄而弓弩齊發,矢注如雨,賊徒震駭,子儀整眾追之,賊眾大敗。 是役也,獲偽鄭王安慶和以獻,遂收衛州。 進軍趨鄴,與賊再戰于愁思岡,賊軍又敗,乃連營圍之。 慶緒遣薛嵩以所乘馬十匹求救于史思明,且言禪代。 十二月,思明遣將李歸仁率眾赴之,營于滏陽。 第1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下》
第1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