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彖傳》說:太陽已沉入地中,所以把它叫做《明夷卦》。 如果內有文明,在外就會表現忍讓、剋制和順從,這樣就能夠承受巨大的災難,周文王就是這樣做的。 「有利去卜問艱難之事」,就好像太陽隱晦它的光明,但總會再次重放光明,明亮耀眼。 因此,內有超人的才智、高尚的品德,雖然處在困難中,但能堅守自己的正確的志向,就像處在殷紂王黑暗統治中的箕子那樣。 《象傳》說:《明夷卦》的卦象是離在下、坤在上,離為火、坤為地,這代表太陽沉入地下,天昏地暗,所以把它叫做《明夷卦》。 君子要能夠遵循這個道理去管理民眾,看似糊塗,實則政治清明。 【啟示】《明夷卦》告訴我們,一個人陷于困境,既要堅守自己的節操,又要順應時勢保護好自己。 【原文】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 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於行」,義不食也。 【譯文】初九:光明沉沒,就好像鳥在黑暗中飛行,低垂着受傷的翅膀。 君子從家裡往外出行,多日沒有吃東西,有所行動,則必遭主人的斥責。 《象傳》說:君子離家出行,從道義上說,不能蒙羞受食。 【啟示】這一爻的爻辭說在黑暗中應學會自保,而不是有所行動。 【原文】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譯文】六二:在黑暗中行走,君子左腿負傷,用強壯的馬幫助行走。 這是吉利的。 《象傳》說:六二爻講之所以能夠得到吉祥,是因為馬天性柔順,以至于聽主人的話。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一個人處在困境中,難以自拔,如有一個性格柔順,且非常有能力的助手來幫他,則是吉利的。 【原文】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不可疾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譯文】九三:在黑暗中向南征伐,可以俘虜其首領,但不能急躁冒進,須等待時機。 《象傳》說:有到南方征伐的志向,一定大有收穫的。 【啟示】此爻是陽爻陽位,居下卦的最上位,這表明到南方征伐暴君的志向是正確的,但這是非常行動,所以要謹慎行事。 【原文】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譯文】六四:在黑暗之中,得知小人之心,便離家遠逃,避免受到傷害。 《象傳》說:回到深山裡,實現退隱的願望。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一個人身處黑暗中,如不能與小人相抗衡,那麼走就為上計。 【原文】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譯文】六五:箕子處于最黑暗的時候,保持中正是有利的。 《象傳》說:箕子處于最黑暗的時候,保持中正是有利的,他的高風亮節千古不滅。 【啟示】這一爻告訴我們,一個人處在黑暗中,必須保持中正。 【原文】上六:不明晦。 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國也。 「後入于地」,失則也。 【譯文】上六:太陽下山,灰暗。 開始如登天一般地得高位,光芒四射,而後又沉入地中。 《象傳》說:次日清晨太陽再次升起,這表明它的光明能夠普照四方各國。 而後又沉入地中,這表明它失去了正確的原則。 【啟示】這告訴我們,在身居高位時,更要堅持正道。 【疑難解析】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主人有言 「君子於行,三日不食。 有攸往,主人有言」的大意是:君子從家裡往外出行,多日沒有吃東西,有所行動,則必遭主人的斥責。 他又沒去偷主人的東西,主人為什麼要斥責他呢? 「君子從家裡往外出行,多日沒有吃東西」表明君子十分饑餓,十分狼狽。 此時他有所行動,很容易被主人誤以為是偷東西的,當然就大聲責備他。 所以說,一個人處在黑暗中,不能有所行動。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不可疾貞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不可疾貞」的大意是:在黑暗中向南征伐,可以俘虜其首領,但不能急躁冒進,須等待時機。 它是九三爻的爻辭。 此爻是陽爻陽位,居下卦的最上位。 這暗示我們,即使到南方征伐暴君是正義行動,也要謹慎行事: 一、暴君居于至高無上的位置,還有一定的實力,就好比「瘦死的駱駝比馬壯」,所以我們不能等閒視之。 二、人往往不願打破原有的生活,除非原有的生活已把他逼上絶路。 所以在逼到絶路前,人就應設法維護原有的生活秩序,對打破者的行動構成阻礙。 第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周易》
第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