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354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354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354頁

朗讀:

)出口商人後來在印度市場上出售他的棉紡織352品,他的預付資本則從印度市場匯回。在流回之前,事情就同在勞動期間延長的場合下,要使生產過程按已有規模繼續進行,就需要預付新的貨幣資本完全一樣。工廠主用來付給他的工人的報酬的以及更新他的流動資本的其他要素的貨幣資本,不是他所生產的棉紗的貨幣形式。只有在這個棉紗的價值已經以貨幣或產品的形式流回英國時,情況才能是這樣。

和勞動期間延長的場合一樣,這種貨幣是追加的貨幣資本。區別不過在於:預付這種追加貨幣資本的,不是工廠主,而是商人,並且商人或許也是靠貸款得到這種追加貨幣資本的。同樣,在這個貨幣投入市場以前或與此同時,不會有追加產品投入英國市場,可以讓人們用這個貨幣去購買併進入生產消費或個人消費。所以,如果這種狀態持續時間較長,規模較大,它就一定會和上述勞動期間的延長引起一樣的結果。


  

其次,棉紗可能在印度再賒賣出去。以此在印度賒購產品,作為回頭貨運回英國,或把一張金額相當的匯票匯回英國。只要這種狀態延續下去,就會對印度的貨幣市場造成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是由於信用制度造成的,而不是由貿易造成的,特別是在有回頭貨運回英國的場合下。

它的反作用可能在英國引起一次危機。這種危機,即使在它伴隨着向印度輸出貴金屬的情況下,也會在印度引起一次新的危機,因為曾經從印度的銀行取得貸款的英國商行和它們的印度分行會陷于破產。因此,出現貿易逆差的市場和出現貿易順差的市場會同時發生危機。這種現象還可以更加複雜化。

例如,英國把銀塊送往印度,但是,印度的英國債權人現在會在印度索債,於是印度隨後不久又要把它的銀塊送回英國。

向印度的出口貿易和從印度的進口貿易大致平衡是可能的,雖然後者(除了棉花漲價這一類特殊情況)的規模是由前者決定的,並受前者刺激的。英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差額,可以看起來是353平衡的,或者只是顯出偏向這方或那方的微小的擺動。但是,危機一旦在英國爆發,就可以看到沒有賣出去的棉紡織品堆積在印度(就是商品資本沒有轉化為貨幣資本,從這方面說,也就是生產過剩);另一方面,在英國,不僅堆積着沒有賣出去的印度產品的存貨,而且大部分已經賣出、已經消費的存貨還絲毫沒有得到貨款。因此,在貨幣市場上作為危機表現出來的,實際上不過是表現生產過程和再生產過程本身的失常。

第三,至于所使用的流動資本本身(可變流動資本和不變流動資本),由勞動期間的長短引起的周轉期間的長短,會產生這種區別:在一年周轉多次的場

合,可變流動資本或不變流動資本的一個要素可以由它本身的產品供給,例如煤炭生產,服裝業等等。在不是這樣的場合,就不能這樣,至少在一年內不能這樣。

354

第十七章

剩餘價值的流通

以上我們知道,即使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量相等,周轉期間的差別也會引起年剩餘價值率的差別。

但是,剩餘價值的資本化,積累,必然又會有差別,而且只要剩餘價值率不變,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量也必然會有差別。

我們首先要指出,資本A(用前一章的例子)有一個經常的周期的收入,因此,除了企業開始的那一個周轉期間以外,它自己一年內的消費,是靠它的剩餘價值的生產償付的,而不是由自己的基金預付的。相反,在B的場合,卻由自己的基金預付。雖然B在同一期間生產的剩餘價值和A相等,但是,這個剩餘價值還沒有實現,因此,既不能用於個人消費,也不能用於生產消費。就個人消費來說,已預期到靠剩餘價值來償付。

這方面的基金必須預付。

不容易分類的那部分生產資本,即為固定資本的維修所必需的追加資本,現在也可以得到新的說明。


  

對A來說,這部分資本——全部或大部分——不是在生產開始時預付的。它無需資本家擁有,甚至不存在也行。它通過剩餘價值直接轉化為資本,即直接作為資本來使用,而由企業本身產生。在一年之內不僅周期產生而且周期實現的剩餘價值的355一部分,可以償付維修等等必要的支出。

因此,按原有規模經營企業所必需的一部分資本,就在營業中,通過一部分剩餘價值的資本化,由企業本身產生出來。這對資本家B來說是不可能的。對他來說,上述資本部分必須是原預付資本的一部分。在A和B兩個場合,這部分資本在資本家的賬簿上都作為預付資本出現。

它確實也是預付資本,因為按照我們的假定,它本來是按一定規模經營企業所必需的一部分生產資本。但是,這部分資本究竟用什麼樣的基金預付,會有巨大的區別。對B來說,它實際上是原預付資本或者所支配的資本的一部分。而對A來說,它卻是作為資本使用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

這後一種情況告訴我們,不僅積累的資本,而且連一部分原預付資本,也可以僅僅是資本化的剩餘價值。

一旦信用發展起來,原預付資本和資本化的剩餘價值的關係就更加複雜。例如,A向銀行家C借貸開辦企業或者在一年內經營企業所需要的一部分生產資本。他一開始就沒有充足的資本來經營企業。銀行家C借給他一筆款子,這筆款子不過是產業家D、E、F等等儲蓄在他的銀行裡的剩餘價值。

從A的觀點看,這還不是積累的資本。但對D、E、F等等來說,A無非是一個把他們佔有的剩餘價值資本化的代理人罷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