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398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398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398頁

朗讀:

以價值2000的消費資料形式存在的2000IIc,對第II部類的資本家來說,形成不變資本價值。因此,雖然這種產品,按照它的實物形式來說,是要用於消費的,但是,第II部類的資本家自己卻不能消費它。另一方面,2000I(v+m)是第I部類的資本家和工人所生產的工資加上剩餘價值。它們以生產資料的實物形式存在,這些物品本身的價值是不能消費的。

因此,在這裡,我們有一個4000的價值額,而在交換之後和在交換之前一樣,其中的一半隻補償不變資本,另一半隻形成收入。而不是每一半都既作為資本(對一方),又作為收入(對另一方),以致于既有4000收入,又有4000資本。——第二,第I部類的不變資本用實物來補償,一部分是通過第I部類的資本家之間的交換,一部分是通過每個單個企業中的實物補償。


  

關於全部年產品價值最終必須由消費者支付的說法,只有把消費者理解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消費者即個人消費者和生產消費者,才是正確的。但是,說產品的一部分必鬚生產地消費,那無非是說,這一部分必須作為資本來執行職能,不能作為收入來消費。

如果我們把總產品的價值9000分為6000c+1500v+1500m,並把3000(v+m)只作為收入來考察,那相反就會覺得,486似乎可變資本消失了,從社會的角度來考察,似乎資本只是由不變資本構成的了。這是因為,原來表現為1500v的東西,現在已經分解為社會收入的一部分,分解為工資即工人階級的收入,它的資本性質因此也就消失了。實際上,拉姆賽曾經得出這個結論。在他看來,資本,從社會的角度來考察,只由固定資本構成,但是,他所說的固定資本是指不變資本,是指一個由生產資料構成的價值量,而不論這些生產資料是勞動資料,還是勞動材料如原料、半成品、輔助材料等等。

他把可變資本叫做流動資本:

「流動資本只由在工人完成他們的勞動產品以前已經預付給工人的生活資料和其他必需品構成……嚴格地說,只有固定資本,而不是流動資本,才是國民財富的源泉……流動資本不是在生產上直接起作用的,對於生產也毫無重要意義,它只是由於人民群眾可悲的貧困而成為必要的一個條件……從國民的觀點來看,只有固定資本才是生產費用的要素。」(拉姆賽,同上,散見第2326頁)

拉姆賽還對固定資本(他是指不變資本)進一步說明如下:

「這種勞動<即生產任何一種商品所使用的勞動>的產品的任何一部分作為固定資本存在的持續時間,也就是以一種雖然有助于未來商品的生產,但不能維持工人生活的形式存在的持續時間。」(第59頁)

在這裡,我們再次看見了亞·斯密種下的禍根。在他那裡,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別淹沒在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別中了。拉姆賽所說的不變資本是由勞動資料構成的,他所說的流動資本是由生活資料構成的;二者都是有一定價值的商品;其中一個和另一個一樣,都不能生產剩餘價值。487

X、資本和收入:可變資本和工資

全部年再生產,當年的全部產品,是這一年有用勞動的產品。但是,這個總產品的價值大於這個總產品中年勞動即當年耗費的勞動力藉以體現的那部分價值。當年的價值產品,即當年以商品形式新創造的價值,小於產品價值即全年形成的商品量的總價值。如果從年產品總價值中減去當年勞動所追加的價值,我們得到的差額不是實際再生產的價值,而只是以新的存在形式再現的價值;這個價值是由在它以前就已經存在的價值轉移到年產品中去的,由於在當年社會勞動過程中發揮作用的不變資本組成部分的持續時間有長有短,這個價值形成的日期可以有早有晚,它可以來源於去年生產出來的或前幾年就已生產出來的生產資料的價值。

無論如何,它是由本年以前生產的生產資料轉移到當年產品中去的價值。

如果用我們的公式來說明,那末,前面所考察的各種要素在第I部類和第II部類之間以及在第II部類內部進行交換以後,就得出:

I、4000c+1000v+1000m(後面這2000在消費資料IIc中實現)=6000


  

II、2000c(通過和I(v+m)的交換而再生產)+500v+500m=3000488

價值額=9000

當年新生產的價值僅僅包含在v和m之中。所以,當年價值產品之和等於v+m之和=2000I(v+m)+1000II(v+m)=3000。當年產品價值中其餘的一切價值部分都只是轉移的價值,是從年生產所消費掉的原有生產資料的價值轉移來的。除了這3000價值,當年勞動沒有生產任何其他價值;這3000就是當年勞動的全部年價值產品。

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2000I(v+m)將以生產資料的實物形式為第II部類補償2000IIc。在第I部類耗費的那三分之二年勞動,就重新生產出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重新生產出這個不變資本的全部價值和它的實物形式。因此,從社會的角度來考察,當年耗費的勞動的三分之二,創造了在和第II部類相適應的實物形式上實現的新的不變資本價值。所以,社會的年勞動大部分用來生產新的不變資本(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價值),以便補償在生產消費資料上所花費的不變資本價值。

似乎(個人)消費資料中的所有價值部分都是當年新生產的。在這裡,資本主義社會和野蠻人的區別,並不象西尼耳【野蠻人造弓就是從事工業,但他沒有實行節慾。”(西尼耳《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阿里瓦本譯,1836年巴黎版342343頁)——「社會越進步,就越要求節 慾。」(同上,342頁)——參看《資本論》第1卷第223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