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399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399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399頁

朗讀:

】所認為的那樣,彷彿野蠻人的特權和特性是有時隨便耗費自己的勞動,而不能使他獲得任何可以分解為(轉化為)收入即消費資料的果實。區別在於:

(a)資本主義社會把它所支配的年勞動大部分用來生產生產資料(即不變資本),而生產資料既不能以工資形式也不能以剩餘價值形式分解為收入,而只能作為資本執行職能。


  

(b)野蠻人在製作弓、箭、石槌、斧子、筐子等等的時候,非常489明確地知道,他所花的時間不是用來生產消費資料的,也就是說,是用來滿足他對生產資料的需要的,僅此而已。此外,野蠻人由於對時間的浪費漠不關心,還犯了一個嚴重的經濟上的罪行。例如,象泰羅所說的,他往往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來製造一支箭。這裡還有一個區別,那就是野蠻人不是在工廠裡造弓,而工業是在工廠裡進行的。

不知這種區別是否是由於所謂的「交易成本」造成的。

一部分政治經濟學家為了擺脫理論上的困難,即對現實聯繫的理解(對於現代庸俗經濟學來說,則不存在這種困難。如果理論聯繫不了現實,那麼問題在現實而不在理論。這是因為理論是理性的,因此不能聯繫理論的現實就是非理性的,是問題之所在。),求助于這種流行的看法:對一個人是資本的東西,對另一個人就是收入;反過來說也一樣。

這種看法,只有部分是正確的,如果使它具有普遍意義,那就是完全錯誤的。(所以,這種看法包括對在年再生產中進行的全部交換過程的根本誤解,也就是對這種部分正確的東西的事實根據的誤解。)

現在我們把這種看法的部分正確的東西所依據的實際關係概述一下。這樣,我們同時也就揭示了對這些關係的錯誤解釋。

1、可變資本在資本家手中作為資本執行職能;在僱傭工人手中則作為收入執行職能。

可變資本首先作為貨幣資本存在於資本家手中;當資本家用它來購買勞動力時,它作為貨幣資本執行職能。只要它以貨幣形式保留在資本家手中,它就只能是以貨幣形式存在的既定價值,所以它是一個不變數,而不是一個可變數。它只是可能的可變資本——這正是因為它可能轉化為勞動力。它在拋棄貨幣形式以後,在轉化為勞動力,並作為生產資本的組成部分在資本主義過程中執行職能以後,才成為現實的可變資本。

在資本家那裡最初作為可變資本的貨幣形式執行職能的貨幣,現在在工人手中作為他的工資的貨幣形式執行職能,工人490又把工資轉化為生活資料;所以,這些貨幣是作為收入的貨幣形式執行職能的。這種收入是工人靠不斷反覆出賣他的勞動力得到的。

這裡我們看到的只是這一簡單事實:買者(這裡指資本家)的貨幣從買者手中轉到賣者(這裡指勞動力的賣者,即工人)手中。這並不是可變資本執行雙重職能,既作為資本家的資本,又作為工人的收入;而是同一個貨幣先在資本家手中作為他的可變資本的貨幣形式,從而作為可能的可變資本;當資本家把它轉化為勞動力時,它就在工人手中充當所出賣的勞動力的等價物。同一個貨幣在買者手中有一種用途,在賣者手中有另一種用途,這是一切商品買賣都有的現象。

經濟學辯護士們把這個問題歪曲了。如果我們僅僅注意流通行為G—A(=G—W),即從買者資本家方面把貨幣轉化為勞動力,僅僅注意A—G(=W—G),即從賣者工人方面把商品勞動力轉化為貨幣,而暫時不考慮以後發生的事情,這一點就會很明顯地暴露出來。他們說:同一個貨幣在這裡實現了兩個資本;買者即資本家把他的貨幣資本轉化為活的勞動力,並把這個勞動力併入他的生產資本;另一方面,賣者即工人把他的商品——勞動力——轉化為貨幣,並把貨幣作為收入來花費,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夠不斷地重新出賣他的勞動力,以便維持他的勞動力;因此,他的勞動力也就是他的商品形式的資本,並且是他的收入的經常來源。其實,勞動力只是勞動者的財產(它將不斷自行更新,自行再生產),而不是他的資本。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先富起來的人及其學術代理人不斷鼓吹(窮人的)財產權,實際上是要鞏固和保護(富人的)資本權。勞動力是他為了生存而能夠不斷出賣和必須不斷出賣的唯一商品,它只有到了買者即資本家手中,才作為資本(可變資本)起作用。在那些經濟學家看來,一個人經常被迫不斷重新491再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也就是把自己出賣給第三者,這就證明他是一個「消極」資本家,因為他不斷出賣「商品」(出賣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儘管奴隷由第三者把他作為商品一次永遠地賣出去,但奴隷也是資本家,因為這種商品——勞動奴隷——的性質是,它的買者不僅每天迫使它重新勞動,而且每天還要給它生活資料,使它能夠不斷地重新再勞動。

(關於這一點,可以參看西斯蒙第和薩伊給馬爾薩斯的信。)

2、這樣,在1000Iv+1000Im和2000IIc的交換中,對一方是不變資本的東西(2000IIc),對另一方就是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從而就是收入;對一方是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2000I(v+m)),從而也就是收入的東西,對另一方就是不變資本。

我們首先來考察Iv和IIc的交換,並首先從工人的角度加以考察。

第I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