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公九年(前
573),晉大夫欒書殺其國君晉厲公。十年(前
572),晉悼公伐齊,齊讓公子光到晉國做人質。十九年(前
563),立公子光為太子,讓高厚輔佐他,派他到鍾離參加諸侯盟會。二十七年(前
555),晉國派中行獻子伐齊。齊軍戰敗,靈公跑進臨淄城。晏嬰勸阻靈公,靈公不聽。晏子說:「我們國君太沒有勇氣了。」晉兵合圍臨淄,齊人守內城不敢出擊,晉軍把外城內燒光後離去。
二十八年(前
554),當初,靈公娶魯國之女,生下兒子光,立為太子。後又娶仲姬、戎姬。戎姬受寵,仲姬生兒子名叫牙,托付給戎姬撫養。戎姬請求立牙為太子,靈公答應了。仲姬說:「不行。光立為太子,已經名列諸侯,現在無故廢黜他,您必定會後悔。」靈公說:「廢立全在於我。」於是把太子光遷往東部,讓高厚輔佐牙為太子。靈公患病,崔杼迎接原來的太子光立為國君,就是莊公。莊公殺死戎姬。五月壬辰日,靈公死,莊公即位,在句竇丘捉住太子牙殺死。八月,崔杼殺死高厚。晉國聞知齊國內亂,伐齊,到達高唐。
莊公三年(前
551),晉國大夫欒盈逃亡到齊國,莊公待以隆重客禮。晏嬰、田文子諫阻,莊公不聽。四年(前
550),齊莊公派欒盈秘密進入曲沃做齊國內應,齊國大兵隨後,上太行山,進入孟門關口。欒盈敗露,齊軍還師,攻取朝歌城。
六年(前
548),當初,棠公之妻美麗,棠公死後,崔杼娶了她。莊公又與她通姦,多次去崔杼家,還把崔杼的冠賞給別人。莊公的侍從說:「不能這樣。」崔杼十分惱怒,借莊公伐晉之機,想與晉國合謀襲擊莊公但未得機會。莊公曾經鞭打宦官賈舉,賈舉又被任為內侍,替崔杼尋找莊公的漏隙來報復仇怨。五月,莒國國君朝見齊君,齊莊公在甲戌日宴請莒君。崔杼謊稱有病不去上朝。乙亥日,莊公探望崔杼病情,接著追嬉崔杼妻子。崔妻入室,與崔杼同把屋門關上不出來,莊公在前堂抱柱唱歌。這時宦官賈舉把莊公的侍從攔在外面而自己進入院子,把院門從裡邊關上。崔杼的徒眾手執兵器一擁而上。莊公登上高高的庭台請求和解,眾人不答應,莊公又請求盟誓定約,眾人也不答應,莊公最後請求讓他到自己的祖廟裡去自殺,眾人仍不允許。大家說:「國君之臣崔杼病重,不能聽你吩咐。這裡離宮廷很近,我們只管捉拿淫亂之徒,沒接到其他命令。」莊公跳牆想逃,被人射中大腿,反墜牆裡,於是被殺。晏嬰站在崔杼院門之外,說:「國君為社稷而死則臣子應為他殉死,國君為社稷而逃亡則臣子應隨他流亡。國君為自己私利而死而逃,除了他的寵幸私臣,別人不會為此殉死逃亡的。」晏子等打開大門進入院內,把莊公之屍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撫屍而哭,起來後三次頓足以示哀痛然後走出院子。別人對崔杼說:「一定殺死晏嬰!」崔杼說:「他深得眾望,放過他我們會爭取民心。」
丁丑日,崔杼立起莊公異母弟杵臼為君,就是景公。景公母親,是魯國大夫叔孫宣伯之女。景公即位後,讓崔杼當右相,慶封當左相。二位國相怕國內動亂不穩,就與國人盟誓說:「誰不跟從崔慶誰就別活!」晏子仰天長歎說:「我做不到,我只跟從忠君利國的人!」不肯參加盟誓。慶封想殺晏子,崔杼說:「他是忠臣,放過他。」齊太史記載在簡策上「崔杼殺莊公」,崔杼把太史殺死。太史之弟又一次記載上,崔杼又殺了他。太史的小弟又記載上,崔杼放過了他。
景公元年(前
547),當初,崔杼生有兒子成、強,其母死去,崔杼又娶了東郭氏之女,生下明。東郭氏女讓她前夫之子無咎、她自己的弟弟東郭偃做崔氏家族的相。成犯了罪過,無咎和東郭偃兩位家相立即嚴治成,把明立為太子。成請求到崔邑告老還鄉,崔杼答應,二相不肯,說:「崔邑是崔氏宗廟所在之地,成不許去。」成、強惱怒,告知慶封。慶封與崔杼有矛盾,希望崔氏敗落。成、強在崔杼家中殺死無咎、偃,家人都奔逃。崔杼大怒,但沒有家人,只好讓一個宦官為他駕車,去見慶封。慶封說:「讓我為您殺掉成、強。」於是派崔杼的仇人盧蒲嫳(pie,去聲,撇)攻打崔氏,殺死成、強,全部消滅崔氏一族,崔杼之妻自殺。崔杼無家可歸,也自殺。慶封當上相國,大權在握。
三年(前
545)十月,慶封外出打獵。當初,慶封殺死崔杼以後,愈發驕橫,酗酒遊獵,不理政務。其子慶捨執政,內部已有矛盾。田文子對田桓子說:「動亂將起。」田、鮑、高、欒四家族聯合謀劃消滅慶氏。慶捨派出甲兵圍護慶封的宮室,四家族的徒眾共同擊破慶氏之家。慶封歸來,不能進家,逃亡到魯國。齊人責備魯國,慶封又逃到吳國。吳國把朱方之地賞給慶封,慶封與族人居此,比在齊國時還富有。此年秋,齊人移葬莊公,而把崔杼屍體示眾於市以洩民憤。
九年(前
539),景公派晏嬰出使晉國,晏嬰私下對叔向說:「齊國政權最終將歸田氏。田氏雖無大的功德,但能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於民,人民擁戴。」十二年(前
536),景公到晉國,會見晉平公,想共同伐燕。十八年(前
530),景公又到晉國,會見晉昭公。二十六年(前
522),景公在魯國郊外打獵,接著進入魯國都,同晏嬰一起咨詢魯國的禮制。三十一年(前
517),魯昭公躲避季氏叛亂,逃亡到齊國。景公想封給昭公千社人家連同土地,子家勸阻昭公不要接受,昭公就要求齊國伐魯,攻取鄆邑,讓昭公居住。
三十二年(前
516),天空出現慧星。景公坐在柏寢台上歎息說:「堂皇的亭台,終歸誰手呢?」群臣憂然淚下。晏子反而笑起來,景公很惱怒。晏子說:「我笑群臣過於諂諛了。」景公說:「慧星出現在東北天空,正是對著齊國的地域位置,寡人為此而擔憂。」晏子說:「您築高台鑿深池,多收租稅唯恐得的少,濫施刑罰唯恐不嚴苛,最凶的茀(bei,倍)星將出現,您怕什麼慧星呢?」景公說:「可以用祭禱禳除慧星嗎?」晏子說:「如果祝禱可以使神明降臨,那麼祈禳也可以使它離去。但百姓愁苦怨恨的成千上萬,而您讓一個人去祈禳,怎麼能勝過眾口怨聲呢?」當時景公好大造宮室,多養狗馬,奢侈無度,稅重刑酷,所以晏子藉機諫止齊景公。
四十二年(前
506),吳王闔閭攻伐楚國,攻入楚都郢。
四十七年(前
501),魯國大夫陽虎攻打魯君,失敗,逃亡齊國,請求齊國伐魯。鮑子諫止景公,景公乃把陽虎囚禁。陽虎逃脫,逃到晉國。
四十八年(前
500),景公與魯定公在夾谷盟會修好。犁(chu,鋤)說:「孔丘深通禮儀但怯懦不剛,請允許讓萊人表演歌舞,藉機捉住魯君,可以讓魯滿足我們的要求。」景公擔心孔子做魯相,害怕魯國成就霸業,所以聽從犁之計。盟會時,齊國獻上萊人樂舞,孔子登階上台,命有關人員捉住萊人斬首,用禮儀責備景公。景公心虧,就歸還了侵佔的魯國領土以謝罪,然後離去。此年,嬰晏死。
五十五年(前
493),晉國大夫范氏、中行氏反叛其國君,晉君攻二氏吃緊,二氏來齊借糧。田乞想在齊國叛亂,想和晉國叛臣結黨,勸景公說:「范氏、中行氏多次對齊國有恩,不可不救。」景公派田乞去救援並供給他們糧食。
五十八年(前
490)夏,景公夫人燕姬的嫡子死去。景公的寵妾芮姬生有兒子荼,荼年幼,其母出生微賤,荼又行為不端,諸位大夫擔心荼成為太子,都說願意在諸公子中選擇年長賢德者做太子。景公因年老,討厭提立太子事,又寵愛荼的母親,想立荼當太子,又不願親自主動提出,就對大夫們說:「及時行樂吧,還怕國家沒有君主嗎?」秋天,景公病重,命令國惠子、高昭子立幼子荼立為太子,驅逐其他公子,遷居到萊地。景公死,太子荼為國君,就是晏孺子。冬天,齊景公還未埋葬,其他公子害怕被殺,都逃亡國外。荼的異母兄壽、駒、黔逃到衛國,公子駔(ch□,楚)、陽生逃到魯國。萊人為此唱道:「景公葬禮不能參加,國家軍事不讓謀劃。眾公子的追隨者呀,你們最終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