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140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140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140頁

朗讀:

此時周朝王室衰微,天下只有齊、楚、晉四國強盛。晉國剛剛參加盟會,晉獻公便死去,國內大亂。秦穆公處地偏遠,不參加中原諸侯的會盟。楚成王剛剛將荊蠻之地佔為己有,認為自己是夷狄之邦。只有齊國能夠召集中原諸侯盟會,齊桓公又充分宣示出其盛德,所以各國諸侯無不賓服而來會。因此桓公宣稱:「寡人南征至召陵,望到了熊耳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國;西征大夏,遠涉流沙;包纏馬蹄,掛牢戰車登上太行險道,直達卑耳山而還。諸侯無人違抗寡人。寡人召集兵車盟會三次,乘車盟會六次,九次會合諸侯,匡正天下於一統。過去三代開國天子,與此有何不同!我想要封祭泰山,禪祭梁父。」管仲力諫,桓公不聽;管仲於是介紹封禪之禮要等遠方各種奇珍異物具備才能舉行,桓公才作罷。
三十八年(前648),周襄王之弟帶與戎人、翟(di,狄)人合謀侵周,齊國派管仲到周去為雙方講和。周天子想用上卿之禮接待管仲,管仲叩頭而拜說:「我是陪臣,怎麼敢受此禮遇!」謙讓再三,才接受以下卿之禮拜見天子。三十九年(前647),周襄王之弟王子帶逃亡到齊國。齊國派仲孫請求周襄王,替帶謝罪。周襄王很生氣,不答應。
四十一年(前645),秦穆公俘獲晉惠公,又釋放他歸國。此年,管仲、隰朋都去世。管仲病重之後,齊桓公問他:「你死後群臣之中誰可做相國?」管仲說:「知臣莫如君。」桓公說:「易牙這人怎麼樣?」回答說:「他殺死自己的兒子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能任用。」桓公問:「開方這人怎麼樣?」回答說:「他拋棄雙親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接近。」桓公說:「豎刀(di□o,貂)這人怎麼樣?」回答說:「閹割自己來迎合國君,不合人情,不可親信。」管仲死後,桓公不聽管仲之言,還是親近任用這三人,三人專權。


  
四十二年(前644),戎人伐周,周向齊國告急,齊國命各諸侯分別派兵戍衛周王室。此年,晉公子重耳來齊國,齊桓公把本族之女嫁給重耳為妻。
四十三年(前643)。當初,齊桓公有三位夫人:名叫王姬、徐姬、蔡姬,都沒生兒子。桓公好色,有很多寵幸的妾,其中地位等同於夫人的就有六個:長(z□ng,掌)衛姬,生的無詭;少衛姬,生的惠公元;鄭姬,生的孝公昭;葛嬴,生的孝公潘;密姬,生的懿公商人;宋華子,生的公子雍。齊桓公和管仲曾把孝公昭托付給宋襄公,立為太子。易牙受到桓公長衛姬的寵幸,又通過宦者豎刀
送給桓公厚禮,所以也受到桓公寵幸,桓公答應易牙立無詭為太子。管仲死後,五位公子都要求立為太子。冬十月乙亥日,齊桓公死。易牙進宮,與豎刀借助宮內寵臣殺死諸大夫,立公子無詭為齊君。太子昭逃亡到宋國。
桓公病時,五公子各自結黨要求立為太子。桓公死後,就互相攻戰,以致宮中無人,也沒人敢去把桓公裝屍入棺。桓公屍體丟在床上六十七天,屍體爬滿蛆蟲以至爬出門外。十二月乙亥日,無詭即位,才裝棺並向各國報喪。辛巳日夜,才穿衣入斂,停柩於堂。
桓公有子十餘人,總計前後五人曾登君位:無詭即位三月死去,沒有謚(shi,示)號;接著是孝公;接著是昭公;再接下去是懿公;最後是惠公。孝公元年(前642)三月,宋襄公率領諸侯軍隊送齊太子昭歸國並伐齊。齊人害怕,殺死其君無詭。齊人將要立太子昭為齊君時,其餘四公子的徒眾又攻打太子,太子逃到宋國,宋國與齊國四公子的軍隊作戰。五月,宋軍打敗四公子立太子昭為君,就是齊孝公。宋國因為曾受桓公與管仲之托照顧太子,所以前來征伐。因為戰亂,到八月才顧上埋葬齊桓公。
六年(前637)春,齊國伐宋,因為宋國不參加在齊國的盟會。夏,宋襄公死。七年(前636),晉文公即位。
十年(前633),孝公死,孝公之弟潘讓公子開方殺死孝公之子而立潘為君,就是昭公。昭公是桓公的兒子,其母名叫葛嬴。
昭公元年(前632),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召集諸侯在踐土盟會,朝見周天子,天子讓晉做諸侯的霸主。六年(前627),狄人侵齊。晉文公死。秦兵在殽地兵敗。十二年(前621),秦穆公死。
十九年(前614)五月,昭公死,其子捨立為齊君。捨之母不被昭公寵愛,齊國人都不怕他。昭公之弟商人因為桓公死後未能爭立為君,暗中結交賢士,撫恤存愛百姓,百姓擁戴。昭公死後,其子捨繼位,孤獨軟弱,商人就與眾人於十月在昭公墳前殺死其君捨,商人自立為君,就是懿公。懿公,是桓公之子,他的母親名叫密姬。
懿公四年(前609)春,當初,懿公還是公子的時候,與丙戎的父親一同打獵,互相爭奪獵物,懿公未爭到,即位以後,懿公斬斷丙戎父親的腳,卻讓丙戎為自己駕車。庸職的妻子漂亮,懿公搶入宮中,卻讓庸職驂(c□n,參)乘。五月,懿公在申池遊玩,丙戎和庸職洗澡,互相開玩笑。庸職說丙戎是「砍腳人的兒子,丙戎說庸職是「被人奪妻的丈夫」。兩人都為這些話感到恥辱,共同怨恨懿公。兩個人謀劃與懿公共同到竹林中遊玩,二人在車上把懿公殺死,把屍體拋在竹林中逃跑。
懿公即位後,驕橫,人民不歸附。齊國人廢黜懿公子之子而從衛國迎接公子元回齊,立為國君,就是惠公。惠公,是桓公之子。他的母親是衛國之女,名叫少衛姬,因躲避齊國內亂,所以逃往衛國。
惠公二年(前607),長翟來齊,王子城父攻殺長翟,把他埋在北門。晉國大夫趙穿殺死國君晉靈公。


  
十年(前599),惠公死,其子頃公無野繼位。當初,崔杼曾得到惠公寵幸,等到惠公死後,高氏、國氏怕受他脅迫,把崔杼驅逐出國,崔杼逃到衛國。
頃公元年(前598),楚莊王強盛起來,征伐陳國;二年(前597),圍攻鄭國,鄭伯投降,後又讓鄭伯復國。
六年(前593)春,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齊頃公讓其母坐在帷幕中觀看。郤克上階,夫人笑話他。郤克說:「此辱不報,誓不再渡黃河!」回國後,請求晉君伐齊,晉君不答應。齊國使者至晉,郤克在河內捉住齊國使者四人,全部殺死。八年(前591),晉國伐齊,齊國讓公子強到晉國做人質,晉軍才離去。十年(前589)春,齊國征伐魯國、衛國。魯、衛二國大夫到晉國請兵,都是通過郤克。晉國派郤克率領戰車八百乘,做中軍之將,士燮率領上軍,欒書率領下軍,來救魯、衛,討伐齊國。六月壬申日,晉軍與齊軍在靡笄(j□,雞)山下交兵。癸西日,在鞍地排列成陣。逄(pang,龐)丑父做齊頃公的車右武士。頃公說:「衝上去,擊破晉軍後聚餐。」齊國射傷郤克,血流到腳。郤克想退回營壘,他戰車的馭手說:「我從進入戰鬥後,已兩次負傷,我不敢說疼痛,害怕使士卒恐懼,願您忍痛繼續戰鬥。」郤克又投入戰鬥。戰鬥進行中,齊軍危急,逄丑父怕齊頃公被活捉,就互相交換了位置,頃公成為車右武士,戰車絆在樹上拋錨。晉國小將韓厥拜伏在齊頃公戰車之前,說:「我們晉君派我來救援魯、衛。」這樣嘲笑頃公。丑父裝成頃公,讓裝成車右武士的頃公下車取水來喝,頃公借此得以逃脫,跑回齊軍陣中。晉國的郤克要殺丑父、丑父說:「我替國君死而被殺,以後為人臣子的就不會有忠於君主的人了。」郤克就放了他,丑父於是能逃歸齊軍。晉軍追趕齊軍直到馬陵。齊頃公請求用寶器謝罪,郤克不答應,一定要得到恥笑郤克的蕭桐叔子,還命令齊國把田□一律改成東西方向。齊人回答說:「蕭桐叔子,是齊頃公的母親。齊君的母親就猶如晉君的母親一樣地位,您怎麼處置她?而且您是以正義之師伐齊,卻以暴虐無禮來結束,怎麼可以呢?」於是郤克答應了他們,只讓齊國歸還侵佔的魯、衛二國的領土。
十一年(前588),晉開始設置六卿,用以封賞鞍地戰爭中的有功人員。齊頃公朝見晉君,想用朝見天子的禮節拜見晉景公,晉景公不敢承受,齊君乃回國。回國後頃公開放自己遊獵的園林,減輕賦稅,賑濟孤寡弔問殘疾,拿出國家積蓄來解救人民,人民也十分高興。齊頃公還給諸侯厚禮。直到頃公去世,百姓歸附,諸侯沒有侵犯齊國的。
十七年(前582),頃公死,其子靈公環繼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