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前
481),齊國田常殺死了自己的國君簡公,立簡公的弟弟驁做平公。三十三年(前
479),孔子去世。
三十七年(前
475),定公逝世,兒子出公鑿即位。
出公十七年(前
458),知伯與趙鞅、韓不信、魏侈共同瓜分子范吉射、中行寅的領地歸入自己的采邑。出公很生生,求告齊國、魯國,想藉機討伐四卿,四卿很慌恐,於是反擊攻打出公。出公逃亡齊國,半路上死去。所以知伯就立昭公曾孫驕做了晉君,這就是哀公。
哀公的祖父雍,是晉昭公的小兒子,號叫戴子。戴子生下了忌。忌與知伯關係密切,但早死,所以知伯想吞併晉國,沒敢動,就立了忌的兒子驕做晉君。當時,晉國的政務全部由知伯決定,晉哀公不能控制朝政。於是,知伯佔有了范吉射,中行寅的領地,在六卿中最強大。
哀公四年(前
453),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共同殺死了知伯,全部吞併了他的土地。十八年(前
439),哀公逝世,兒子幽公柳即位。
幽公當政時,晉君由於衰弱而畏懼卿大夫,反而朝拜韓、趙、魏的君王。晉君只佔有絳、曲沃,餘下的都併入三晉。
十五年(前
423),魏文侯初即位。十八年(前
420),幽公姦淫婦女,夜間私自出城,強盜殺死了他。魏文侯派兵誅滅晉國的內亂,立幽公兒子止,這就是烈公。
烈公十九年(前
401),周威烈王賜封趙國、韓國、魏國,都命他們為諸侯。
二十七年(前
393),烈公逝世,兒子孝公頎即位。孝公九年(前
384),魏武侯剛剛即位,襲擊了邯鄲,未能取勝就離去了。十七年(前
376),孝公逝世,兒子靜公俱酒即位。這一年是齊威王元年(前
377)。
靜公二年(前
376),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亡晉國後把晉地分割為三份。靜公成為平民,晉國斷絕祭祀。
太史公說:晉文公是古代所說的賢明的君主,逃亡在外十九年,極為貧困,到即位時施行賞賜,還忘記了介子推,何況驕奢的君主呢?靈公被殺後,成公、景公極為嚴厲,到了厲公更加苛刻,大夫懼怕誅殺,禍亂發生。掉公以後晉國一天天衰弱下去,六卿專掌政權。所以國君駕馭自己的臣民,本來就不容易啊!
【原文】【註解】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因命之曰虞。
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1),曰:「以此封若(2)。」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於。
唐叔子燮,是為晉侯(3)。晉侯子寧族,是為武侯。武侯之子服人,是為成侯。成侯子福,是為厲侯。厲侯之子宜臼,是為靖侯。靖侯已來,年紀可推。自唐叔至靖侯五世(4),無其年數。
靖侯十七年,周厲王迷惑暴虐,國人作亂,厲王出奔於彘,大臣行政,故曰「共和」(5)。
十八年,靖侯卒,子釐侯司徒立。釐侯十四年,周宣王初立。十八年,釐侯卒,子獻侯籍立。獻侯十一年卒,子穆侯費王立。
(1)珪:古玉器名,長條形,上端作三角狀。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所用的禮器,分封時的信物。 (2)若:你。 (3)晉侯:叔虞本封唐侯,其子燮父以堯墟南有晉水,故改國號為晉。 (4)靖侯:當作厲侯。 (5)共和:公無前
841年「國人」起義,周厲王逃奔到彘,由召公,周公共同行政,號為「共和行政」,共十四年。一說由共伯和攝行王事,號共和元年。周厲王死後,始歸政於周宣王,這是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穆侯四年,取齊女姜氏為夫人(1)。七年,伐條。生太子仇。十年,伐千畝,有功。生少子,名曰成師。晉人師服曰:「異哉,君之命子也!太子曰仇,仇者讎也。少子曰成師,成師大號,成之者也。名,自命也;物,自定也。今適庶名反逆(2),此後晉其能毋亂乎?」
二十七年,穆侯卒,弟殤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殤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襲殤叔而立,是為文侯。
文侯十年,周幽王無道,犬戎殺幽王,周東徙。而秦襄公始列為諸侯。
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子昭侯伯立。
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曲沃邑大於翼。翼,晉君都邑也。成師封曲沃,號為桓叔。靖侯庶孫欒賓相桓叔。桓叔是時年五十八矣,好德,晉國之眾皆附焉。君子曰:「晉之亂其在曲沃矣。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亂何待!」
七年,晉大臣潘父弒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桓叔欲入晉,晉人發兵攻桓叔。桓叔敗,還歸曲沃。晉人共立昭侯子平為君,是為孝侯。誅潘父。
孝侯八年,曲沃桓叔卒,子鱔代桓叔,是為曲沃莊伯。孝侯十五年,曲沃莊伯弒其君晉孝侯於翼。晉人攻曲沃莊伯,莊伯復入曲沃。晉人復立孝侯於卻為君,是為鄂侯。
(1)取:通「娶」。 (2)適:通「嫡」。此處指嫡子,即宗法社會中正妻所生的長子。按規定,君王的嫡子應被立為太子。 庶:旁支。與「嫡」相對。此處指庶子,舊稱妾所生的兒子為庶子。
鄂侯二年,魯隱公初立。
鄂侯六年卒。曲沃莊伯聞晉鄂侯卒,乃興兵伐晉。周平王使虢公將兵伐曲沃莊伯,莊伯走保曲沃。晉人共立鄂侯子光,是為哀侯(1)。
哀侯二年,曲沃莊伯卒,子稱代莊伯立,是為曲沃武公。哀侯六年,魯弒其君隱公。哀侯八年,晉侵陘廷。陘廷與曲沃武公謀,九年,伐晉於汾旁,虜哀侯。晉人乃立哀侯子小子為君,是為小子侯。
小子元年,曲沃武公使韓萬殺所虜晉哀侯。曲沃益強,晉無如之何。
晉小子之四年,曲沃武公誘召晉小子殺之。周桓王使虢仲伐曲沃武公,武公入於曲沃,乃立晉哀侯弟緡為晉侯。
晉侯緡四年,宋執鄭祭仲而立突為鄭君。晉侯十九年,齊人管至父弒其君襄公。
晉侯二十八年,齊桓公始霸(2)。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賂獻於周釐王。釐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於是盡並晉地而有之。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號曰晉武公。晉武公始都晉國(3),前即位曲活,通年三十八年。
(1)哀侯:據《左傳·隱公五年》所載,此段有數誤:此時鄂侯未卒,下云「曲沃莊伯聞鄂侯卒,乃興兵伐晉」亦誤。莊伯伐晉,與鄂侯卒否無關。周平王當作周桓王。哀侯之立實出自於周桓王之命,非晉人立之。 (2)齊桓公始霸:齊桓公稱霸當在晉侯二十六年。 (3)晉武公始都晉國:據《漢書·地理志》等記載:叔虞封唐,燮父改晉,至曾孫成侯南徙曲沃,成侯曾孫之孫穆侯徙於絳,昭侯以下徙翼,武公並晉後又徙絳,景公遷新田,以上晉多次遷都,《史記》均未記,而說武公始都晉,獻公始都絳,乃司馬遷疏誤了。
武公稱者,先晉穆侯曾孫也,曲沃桓叔孫也。桓叔者,始封曲沃。武公,莊伯子也。自桓叔初封曲沃以至武公滅晉也,凡六十七歲,而卒代晉為諸侯。武公代晉二歲,卒。與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子獻公詭諸立。
獻公元年,周惠王弟頹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鄭之櫟邑。
五年,伐驪戎(1),得驪姬,驪姬弟(2),俱愛幸之。
八年,士■說公曰(3):「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乃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九年,晉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晉,弗克。十年,晉欲伐虢,士■曰:「且待其亂。」
十二年,驪姬生奚齊。獻公有意廢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廟所在,而蒲邊秦,屈邊翟,不使諸子居之,我懼焉。」於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獻公與驪姬子奚齊居絳。晉國以此知太子不立也(4)。太子申生,其母齊桓公女也,曰齊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獻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賢行。及得驪姬,乃遠此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