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460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460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460頁

朗讀:

胡亥既然高之言(1),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臣請為子與丞相謀之。」高乃謂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2)。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3)。事將何如?」斯曰:「安得亡國之言!此非人臣所當議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與蒙恬(4)?功高孰與蒙恬?謀遠不失孰與蒙恬?無怨於天下孰與蒙恬?長子舊而信之孰與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責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內官之廝役也(5),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6),管事二十餘年,未嘗見秦免罷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誅亡。皇帝二十餘子,皆君之所知。長子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7),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侯終不懷通侯之印歸於鄉里,明矣。高受詔教習胡亥,使學以法事數年矣(8),未嘗見過失。慈仁篤厚(9),輕財重士,辯於心而詘於口十,盡禮敬士,秦之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為嗣。君計而定之。」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詔,聽天之命,何慮之可定也?」高曰:「危可安也,安可危也,安危不定,何以貴聖?」斯曰:「斯,上蔡閭巷布衣也,上幸擢為丞相,封為通侯,子孫皆至尊位重祿者,故將以存亡安危屬臣也。豈可負哉!夫忠臣不避死而庶幾,孝子不勤勞而見危,人臣各守其職而已矣。君其勿復言,將令斯得罪。」高曰:「蓋聞聖人遷徙無常(13),就變而從時(14),見末而知本,觀指而睹歸,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方今天下之權命懸於胡亥,高能得志焉(15)。且夫從外制中謂之惑,從下制上謂之賊。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搖動者萬物作(16),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見之晚?」斯曰:「吾聞晉易太子(17),三世不安;齊桓兄弟爭位(18),身死為戮;紂殺親戚(19),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廟不血食。斯其猶人哉,安足為謀!」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長久;中外若一,事無表裡。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必有喬、松之壽(20),孔、墨之智(21)。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斯乃仰天而歎,垂淚太息曰(22):「嗟乎!獨遭亂世,既以不能死(23),安托命哉(24)!」於是斯乃聽高。高乃報胡亥曰:「臣請奉太子之明命以報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1)然:同意,贊成。(2)嗣:繼承人。(3)君侯:古時稱列侯為君侯。(4)孰與:與……比,哪一個……,哪裡比得上。(5)內官:宦官。廝役:奴僕。(6)刀筆之文:指刑法文書。(7)信人:待人以誠。奮士:善於激勵部下,使之為自己效忠。(8)法事:有關法律之事。(9)篤厚:老實厚道。十辯:通「辨」。能明辨是非,即聰明之意。詘:言語遲頓。反位:猶言回到本來的職位上。反,通「返」。庶幾:相近,差不多。此處是荀且從事之意。□遷徙:遷移。引申為善變。□就變:服從於變化。從時:順應潮流。□得志:揣測出其心思。□水搖動:指春天冰雪消融。萬物作:指萬物生長。□晉易太子:春秋時晉獻公寵愛妃子驪姬,迫使太子申生自殺,改立驪姬子奚齊為太子,導致晉國長期混亂。詳見卷三十九《晉世家》。□齊桓兄弟爭位:春秋時齊桓公和他的哥哥公子糾爭位,桓公掌權後,迫使魯國殺死公子糾。詳見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紂殺親戚:指商紂殺死其叔父比干。事見卷三《殷本紀》。□喬、松:指王子喬、赤松子。二人都是古代傳說中的仙人。(21)孔、墨:指孔丘、墨翟。(22)太息:歎息。(23)以通「已」。(24)托命:托身。


  

於是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丞相,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長子扶蘇曰:「朕巡天下(1),禱祠名山諸神以延壽命(2)。今扶蘇與將軍蒙恬將師數十萬以屯邊(3),十有餘年矣,不能進而前,士卒多秏,無尺寸之功,乃反數上書直言誹謗我所為,以不得罷歸為太子,日夜怨望(4)。扶蘇為人子不孝,其賜劍以自裁!將軍蒙恬與扶蘇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謀。為人臣不忠,其賜死,以兵屬裨將王離(5)。」封其書以皇帝璽,遣胡亥客奉書賜扶蘇於上郡。
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捨,欲自殺。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請復請,復請而後死,未暮也(6)。」使者數趣之(7)。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即自殺。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屬吏,繫於陽周。

(1)朕:古人的自稱,從秦始皇起,專門用作皇帝自稱。(2)禱祠:祈禱祭祠。(3)將師:率領軍隊。將,用如動詞。屯邊:在邊境上駐守。(4)怨望:怨恨不滿。(5)裨將:副將,偏將。(6)暮:晚也。(7)趣:催促。

使者還報,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陽,發喪,太子立為二世皇帝。以趙高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1)。

(1)侍中:指在宮中服侍皇帝。用事:掌握大權。

二世燕居(1),乃召高與謀事,謂曰:「夫人生居世間也,譬猶騁六驥過決隙也(2)。吾既已臨天下矣(3),欲悉耳目之所好(4),窮心志之所樂,以安宗廟而樂萬姓(5),長有天下,終吾年壽,其道可乎?」高曰:「此賢主之所能行也,而昏亂主之所禁也。臣請言之,不敢避斧鉞之誅(6),願陛下少留意焉(7)。夫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諸公子盡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屬意怏怏皆不服,恐為變。且蒙恬已死,蒙毅將兵居外,臣戰戰慄栗(8),唯恐不終。且陛下安得為此樂乎?」二世曰:「為之奈何?」趙高曰:「嚴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誅(9),至收族十,滅大臣而遠骨肉;貧者富之,賤者貴之。盡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親信者近之。此則陰德歸陛下,害除而奸謀塞,群臣莫不被潤澤,蒙厚德,陛下則高枕肆志寵樂矣。計莫出於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為法律。於是群臣諸公子有罪,輒下高,令鞠治之。殺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財物入於縣官□,相連坐者不可勝數。

(1)燕居:閒居。燕,通「宴」。(2)騁:奔馳。六驥:六匹駿馬。此處指六匹駿馬所駕的車子。決隙:縫隙。(3)臨:統治。(4)悉:全部,盡。與下句的「窮」同一意思。(5)宗廟: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住處,這裡代指國家。(6)斧鉞:本指兩種兵器,此處泛指刑罰、殺戮。(7)少:通「稍」。稍稍。(8)戰戰慄栗:驚慌恐懼的樣子。栗,同「慄」。(9)相坐:連帶治罪。十收族:滿門抄斬。族,滅族。陰德:暗中施德於人。鞠治:審理法辦。鞠,同「鞫」。審訊犯人。□僇:通「戮」。殺。□矺:古代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意同「磔」。□縣官:指皇帝。


  

公子高欲奔,恐收族,乃上書曰:「先帝無恙時(1),臣入則賜食,出則乘輿。御府之衣(2),臣得賜之;中廄之寶馬(3),臣得賜之。臣當從死而不能,為人子不孝,為人臣不忠。不忠者無名以立於世,臣請從死,願葬酈山之足(4)。唯上幸哀憐之。」書上,胡亥大悅,召趙高而示之,曰:「此可謂急乎?」趙高曰:「人臣當憂死而不暇,何變之得謀!」胡亥可其書,賜錢十萬以葬。

(1)無恙:無病,健在。(2)御府:官署名,掌管皇帝衣服。(3)中廄:國君養馬的地方。(4)酈山:即驪山。秦始皇陵墓所在地,今陝西臨潼縣東南。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