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車臣汗部: 駐克魯倫翁都爾多博,直古北口邊外漠北。至京師三千五百里。格埒森劄之孫謨羅貝瑪號車臣汗。東界額爾德尼陀羅海,南界塔爾滾柴達木,西界察罕齊老圖,北界溫都爾罕。 轄旗二十三。北極高四十五度三十四分。京師偏西五度三十四分。車臣汗本旗 故車臣汗阿喇布坦之子,康熙二十七年,率眾十餘萬戶來降,仍其故號。雍正六年,賜印文曰格根車臣汗,世襲。佐領二。牧地跨喀魯倫河。東:烏蘭溫都爾山。南:阿爾圖山。西:塔奇勒噶圖山。北:哈喇莽鼐山。東北:色勒格圖山。東南:鄂爾楚克山。西南:庫特肯額裡雅山。喀魯倫河自右翼中前旗境拖諾山南麓,稍折東北流數十里,又東北逕克勒和碩山北麓,入左翼右旗境。 左翼中旗 烏默客之叔,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多羅郡王。乾隆二十年,晉和碩親王,世襲。佐領二。牧地在科勒蘇河之東,跨喀魯倫河。東:卜固尼和碩山。西有特克瑪爾圖山。西北:圖木斯泰山。科勒蘇河出西南大山,兩源,東北合二水,北入敖嫩河。東北:喀魯倫河,入旗南界,有固爾班博爾龍山,三峰並峙,在南岸沙中,至庫魯諾爾南,入中左旗境。 中右旗 烏默客之叔,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固山貝子。三十五年,晉多羅郡王,世襲。佐領四。牧地喀爾喀河至是瀦於貝爾諾爾。喀爾喀河在齊齊哈爾城西,源出摩克託裡山,西北流入於貝爾諾爾。又北流出,曰鄂爾順河,入呼倫諾爾。貝爾諾爾舊作布伊爾湖,亦作布育裡鄂模,元之捕魚兒海子也。明藍玉破脫古思帖木兒處。東北有沙喇勒濟河。 右翼中旗 烏默客之族叔,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多羅貝勒,世襲。佐領八。牧地在喀魯倫河之南烏純地。西:伊克噶劄爾阿齊圖山。 中末旗 烏默客之族,康熙三十年授劄薩克固山貝子,世襲。佐領三。牧地在喀魯倫河之南博羅佈達。北:庫特肯額裡雅山。東北:伊克阿爾圖山。西北:額爾克納克山。東南:鄂斯奇山。 中左旗 烏默客之族,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固山貝子,世襲。佐領二有半。牧地在喀魯倫河之布色鄂埒客。東:和爾蓋山。北:伯爾克山。 中後旗 烏默客之族,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固山貝子,後降輔國公,世襲。佐領一有半。牧地跨敖嫩河。南:色勒格圖山。北:達喇特河。東北:莽阿泰河。敖嫩河自大肯特山北麓會北來一水,又東有一河,西北合二水,東南流來會。稍東南,啟查魯河西南自大肯特山折向東南支阜,東北流來會,折東北流,又折東,巴拉喀河合二水自西南畢爾喀嶺東北流來會。又東南流,呼瑪拉堪河自南大山合兩源北流來會。又東北流,有一河合兩源西北自大興安山東南流來會。大興安山,土人曰阿母巴興安,甚高大,自此綿亙而東,直抵黑龍江入海處。山之南為喀爾喀界,山之北為俄界。又南,北合科勒蘇河。 左翼前旗 烏默客之族,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鎮國公,世襲。佐領一有半。牧地當索嶽爾濟山北,濱喀爾喀河。索嶽爾濟山袤延數百里,其西麓臨大漠,東北與齊齊哈爾城相近。喀爾喀河有數源,最東者出阿魯特拉奇嶺西麓,有池廣數十里,西南流,南源合三水來會。又西南流,有一河自北合三源來會。又西分為二支,一南流,有阿母巴哈爾渾河合三水自南來會。又西,合北支西流,伊蘭塞罕河自北大山西南流來會。又一河自西北合三源南流注之。又西南,受哈爾渾河。又西,噶爾查布魯克圖河自東南合噶爾圖思台及噶爾巴哈尼二河北流注之。又西會和爾和河,折西北,逕喀勒河朔之北,其北岸有小山,受東北來之呼魯思太河,折而西流,曰喀爾喀河。西南流,分支渠,匯為貝爾諾爾。 右翼中右旗 烏默客之族,康熙五十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一年授劄薩克。雍正二年封輔國公,世襲。佐領一有半。牧地在達爾漢徹根。東:依劄噶爾山。南:巴噶額裡彥山。西:鄂羅克依山。西北:依爾蓋山。 左翼後旗 烏默客之族祖,康熙三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二有半。牧地在察漢布爾噶蘇台。東有鄂爾布勒山。西有布哈山。北:烏蘭溫都山。西南:布勒格圖山。 左翼後末旗 烏默客族,康熙五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有半。牧地在烏爾圖。西:鄂爾布勒山。 右翼後旗 烏默客族,康熙三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三。牧地在巴顏濟魯克。西:阿克索那山。南:烏尼格特山。 中末右旗 烏默客族,雍正十三年授一等台吉。乾隆十四年授劄薩克,世襲。佐領一。牧地東至特克什烏蘇,南至多木達哲爾克特山,西至鄂爾和山,北至庫登圖山。東北:託克台山。西北:阿爾圖山。東南:布哈山。西南:烏斯奇山。 右翼中左旗 烏默客族,康熙五十二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牧地在騰格里克。東南:庫裡彥山。北:僧庫爾河。 右翼前旗烏默客族,康熙三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有半。牧地在喀喇莽鼐。西北:色布素勒山。東:薩喇克河。右翼左旗 烏默客之叔,康熙四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半。牧地在額爾得墨。東:鄂博克圖山。北:得勒山。西南:鄂爾楚克山。 中末次旗 烏默客族,康熙三十四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有半。牧地在白爾格庫爾濟圖。東:哈爾噶朗圖山。南:圖木斯圖山。西北:得勒山。 左翼右旗 烏默客之叔,康熙四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牧地跨喀魯倫河。東:特格里木圖山。西:哈噶勒噶山。北:瑪勒胡爾山。東北:圖木斯圖山。西南:託克特依山。喀魯倫河自喀勒和朔北麓,又東北會塔爾河,舊名他拉即兒即河,自畢爾喀嶺西南麓,合二源東南流沙土中,隱見不常。又東北數十里,逕厄窩得哈爾哈小山西北麓,即北岸厄莫勒山之西南麓也。折東流,至東南麓,兩岸沙漠,又東北入左翼中旗境。 中右後旗 烏默客族,康熙三十六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半。牧地在肯特山東,當喀魯倫、敖嫩二河源。東:得勒格爾罕山。南:巴顏烏蘭山。西北:罕台山。西:塔尼特河。東北:塔喇塔河。有喀魯倫河,即臚朐河,北史之怯綠憐河也。源出肯特山東南支峰西南麓。兩源西流而合,又西,有一河,東北亦自肯特山南麓西南來注之。又西南流,逕肯特山頂之南,受北來衣魯河。又西南,受西北即龍河。又西南,至布塞山東南麓,受撒內河,東自畢爾喀嶺西麓西流合東南一水來會。又東南,有一河,北自忒勒兒吉嶺東南流來會。又西南,白勒肯河自土喇色欽東麓東南流來會。又西南,至噶拉太嶺之東,循兩山間,折而東南流,逕巴顏烏蘭山西麓,入右翼中前旗境。又東經車臣汗旗、左翼右旗、左翼中旗、中左旗、左翼左旗、中左前旗、中前旗境,凡二千數百里,東北入枯倫湖。敖嫩河乃黑龍江上源,亦名俄儂河,元之斡難河也,自肯特山西忒勒爾吉嶺西北小肯特山東麓,折東南流,納東北一水,經忒勒爾吉嶺北麓,有一水自嶺西北東流來會,亦敖嫩一源也,又東入中後旗境。 左翼左旗 烏默客叔,康熙三十五年授一等台吉。四十年授劄薩克,世襲罔替。佐領一有半。牧地跨喀魯倫河。南:巴彥罕山。西:鄂喇霍圖山。喀魯倫河自庫魯鄂模南稍東,逕西拉得克西博格山之陰,又東百里,中有沙洲曰術爾呼術,東北流,入旗境必拉城南。隔河而南,有乾諸可客蒲山,綿亙東北百里許,即塔本陀羅海也。又東逕杜勒鄂模南,入中左前旗境。 中左前旗 烏默客裔,康熙三十六年,授貢楚克一等台吉兼劄薩克,世襲。佐領一。牧地跨喀魯倫河。喀魯倫河自杜勒鄂模南入旗境。又東,河心有沙洲,南岸為塔本陀羅海之北麓。折東南流,又東入中前旗境。 中前旗烏默客裔,康熙二十八年授濟農及劄薩克。三十年封固山貝子。乾隆二十二年,降一等台吉兼劄薩克,世襲。佐領五。牧地跨喀魯倫河。東:劄爾噶山。北:鄂克託木山。喀魯倫河自塔本陀羅海北麓,折東南流,又東逕南岸小山北麓,折東北至南岸大山東北麓,東南流,折向正北,又東北流,中有沙洲,其東南岸外,則杜勒鄂模也。又東北,曲曲注阿勒坦厄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