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上 - 347 / 663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清史稿 上

第347頁 / 共663頁。

 大小:

 第347頁

朗讀:

爾山東北,瀦為枯倫湖,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城西千三百餘裡也。湖自西南而東北,長徑二百餘裡,東西闊百餘裡,周可五六百里。枯倫今作呼爾,即古之具倫泊也。 右翼中前旗 烏默客裔,初授二等台吉。乾隆十九年晉一等台吉。二十年,封輔國公兼劄薩克,後降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牧地當喀魯倫河曲處。東:庫裡葉山。北:巴顏烏蘭山,綿亙東南二百里許。喀魯倫河自噶拉太嶺之東,西南至兩山間,循山麓東南流,逕巴顏烏蘭山西麓,至南岸山盡處,稍折東流,有僧庫爾河南流沙中來注之。喀魯倫河又東南,自沙地經拖諾山南麓,入車臣汗旗境。 以上統盟於巴爾和屯。 即巴拉斯城。

劄薩克圖汗部: 駐杭愛山陽,直甘肅、寧夏邊外漠北。至京師四千餘裡。東界翁錦錫爾哈勒珠特,西界喀喇烏蘇額埒克諾爾,南界阿爾察喀喇託輝,北界特斯河,接唐努烏梁海。本元裔,號劄薩克圖汗。 康熙二十七年,沙喇兵敗,為噶爾丹所戕。其弟策旺劄布率族來歸,封和碩親王,詔仍襲汗號。轄旗十九。北極高四十三度三十五分。京師偏西十九度九分。劄薩克圖汗兼管右翼左旗 策旺劄布,以從征退縮削爵。雍正四年,詔其族格埒克延丕勒襲汗號,兼郡王爵,領右翼左旗劄薩克事,世襲。佐領三。牧地有博格爾諾爾。東南:劄布噶河,自賽音諾顏部左翼左旗界西南流,逕巴顏山北麓尼魯班禪喇嘛遊牧,折西流,席喇烏蘇河南自阿爾洪山水所匯之大泊來會。又西北流,烏里雅蘇台河東來入之。博格爾諾爾,舊作白格爾察罕鄂模,在庫克西勒克山之南、都忒嶺之東。又有都魯泊。 中左翼左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三十五年封多羅貝勒兼劄薩克。乾隆二十二年,以功晉郡王品級。四十六年,詔以貝勒世襲。佐領二。牧地當特斯河源。東:庫蘭阿濟爾噶山。北:伯爾克山。東北:巴彥集魯克山。特斯河源出阿爾泰東北大幹之唐努山西南麓,西南流山中,受南北來四水,又西南入烏梁海境。曲曲西瀦為烏布薩泊。泊在阿爾泰頂之東南麓六十里。 左翼中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雍正五年授劄薩克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晉一等台吉。二十三年封輔國公,復晉鎮國公,世襲。佐領一。 右翼後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三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與左翼中旗同遊牧。牧地當劄布噶河西岸。 左翼右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二十九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多羅貝勒。雍正十二年降鎮國公,世襲。佐領一。牧地在都爾根諾爾之南。諾爾在科布多城西、伊克阿拉克泊之西南,北與喀喇諾爾相聯,形如葫蘆,亦劄布噶河之支流所匯也。 左翼前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五十年封輔國公,世襲。佐領二。 左翼後末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雍正四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與左翼前旗同遊牧。牧地在奇勒稽思諾爾之東,一作柯爾奇思諾爾,在阿爾泰頂東南,去兩旗劄薩克駐處八百里。東南:劄布噶河、空歸河。西南:伊克阿拉克池水所匯也,周百數十里,西南相聯一泊曰愛拉克諾爾,南與喀喇諾爾相直。 右翼右末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雍正二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二。牧地當德勒格爾河西岸、桑錦達賚之東。德勒格爾河一作哈喇台爾河,源出唐努山南、錫巴裡喀倫北,東北流,當阿哈里喀倫之北,有一小水西北來入之。折東南流,與德勒格爾河會。又東南流,託爾和裡克河北自博爾圖斯喀倫,兩源並導,百里而合,又南,德勒格爾河自西來會。又南流,布克綏河自西北來會。又南入齊老圖河。 中左翼右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初授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封輔國公並劄薩克,世襲。佐領一。牧地當桑錦達賚之南。桑錦達賚泊在旗境及中左翼左旗之間。西南有色楞格河。右翼右旗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封固山貝子,後降輔國公,世襲。佐領一。牧地在烏喇特界內庫埒謨多。 左翼後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三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三十六年晉輔國公,世襲。佐領一。牧地在伊克敖拉里克察罕郭勒。北:烏蘭泊。 中右翼末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四十三年授一等台吉。五十三年授劄薩克。雍正二年封輔國公,世襲。佐領一。牧地當濟爾哈河,至是瀦於察罕諾爾。所部察罕諾爾有二,一在左翼右旗之西,其南為齊齊克泊,接科布多界;一即此,濟爾哈河所瀦也。 右翼後末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三十六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牧地在奇齊格訥洪果爾阿齊喇克。 中右翼左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乾隆二十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牧地在左翼左旗西南。 右翼前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康熙二十八年授劄薩克。三十年授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有半。牧地在阿爾察圖、和嶽爾敖拉、雅蘇圖、鄂和多爾、納默格爾諸界。 左翼左旗 劄薩克圖汗之族。乾隆二十一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牧地在奇勒稽思諾爾、愛拉克諾爾之南,跨空歸河。空歸河又名空陰河,舊作空格依河,出昂奇山南麓,合三水西南流,入劄布噶河。 中右翼末次旗 羅卜藏台吉之孫。康熙四十八年授劄薩克一等台吉,世襲。佐領一。牧地有特們諾爾、委袞諾爾,兩諾爾水皆發源烏里雅蘇台軍營城北大山,東北流,瀦為兩大泊,委袞在北,特們在南,中隔一嶺,南北相望,形擬蝌蚪也。中左翼末旗羅卜藏台吉之裔。雍正十二年授二等台吉。乾隆二十二年授一等台吉兼劄薩克,世襲。佐領一。牧地當德勒格爾河東岸。 附輝特一旗 額魯特部輝特族人羅卜藏,為噶爾丹所虐,來歸。乾隆二十年授其孫一等台吉。三十年授劄薩克,世襲。佐領一。牧地當濟爾哈河東岸。濟爾哈河自旗南界合三源東北流,至劄薩克圖汗部中右翼末旗界,瀦為察罕諾爾。 以上統盟於劄克畢賴色欽畢都爾諾爾。


  

喀爾喀四部八十六旗,統稱外劄薩克。自雍正中用兵准噶爾,即於烏里雅蘇台築城駐兵, 城以木為之,中實以土,高丈六尺,厚一丈,在烏里雅蘇台河北岸。光緒七年,收還伊犁,改訂條約,許俄人在烏里雅蘇台通商,俟商務興旺,再設領事。 定邊副將軍治之。總統四部兵, 內蒙古各部兵統於各部劄薩克。蓋內劄薩克多從龍功臣,而遊牧之地悉附近盛京、直隷、山西、陝西一帶,與外劄薩克之後來歸附遠在漠北者有別。 兼理劄薩克圖汗、賽音諾顏兩部事。又設庫倫辦事大臣, 庫倫在土喇河上遊西岸,人三萬口,喇嘛教徒甚眾。其胡土克圖殿宇嚴莊,蒙民每夏從諸部來頂禮者,道路不絶。 理俄羅斯邊事。 康熙六十年與俄立約,定為陸路通商埠,各遣官監視。乾隆二年,並停京師貿易,統歸恰克圖辦理,總其權於庫倫大臣。互市處在恰克圖南買賣城,有路南通庫倫,北達上烏丁斯克,與新修鐵路接。有俄國領事署。貿易茶最盛。 車臣汗、土謝圖汗兩部事亦歸監理。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