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上 - 334 / 489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上

第334頁 / 共489頁。

 大小:

 第334頁

朗讀:

丙辰,以宣政使、入內都知、安靜軍留後任守忠為保信節度副使,蘄州安置。

初,帝為皇子,令守忠宣召,守忠避不肯行;及帝即位不豫,遂交構兩宮間。於是又擅取奉宸庫金珠數萬兩以獻皇后,因受賞賜,司馬光、呂誨交章劾之。光言:「守忠有大罪十,皆陛下所親見,眾人所共知,其餘欺慢為奸、恣橫不法事,不可勝言,伏望陛下盡發其罪,明示四方,斬于都市,以懲奸慝。」帝納其言,翼日,遂黜守忠。


  

丁巳,以上供米三萬石賑宿、亳州水災饑民。

九月,丁卯,詔復置武舉。

初,有詔以是日開邇英閣,至重陽節當罷。侍講呂公着、司馬光言:「先帝時,無事常開講筵。近因聖體不安。遂於端午及冬至以後盛暑盛寒之際,權罷數月。今陛下初政清明,宜親近儒雅,講求治術,願不惜頃刻之閒,日禦講筵。」從之。

丁丑,禮院奏:「準畫日孟冬薦享太廟,改為袷祭。案《春秋》,閔公即位二十二月,喪未除而行吉禘,《三傳》譏之。真宗以咸平二年六月喪除,至十月乃禘祭。仁宗天聖元年四月在諒陰,有司誤通天禧舊禘之數,在再期之內,按行禘祭,故四十二年之間,九禘八袷,例皆太速,事先於始,則歲月相乘,不可得而正矣。今年未大祥,未可袷,明年未衤覃,亦未可禘。今年十月,乞依舊時享。」從之。

辛巳,贈安遠軍節度使馬懷德家請謚;禮院奏懷德已葬,難定謚,從之。

翰林侍讀學士劉敞,以疾告滿百日,求便郡。帝謂執政曰:「如劉敞豈易得邪!」復賜以告;每燕見諸學士,必問敞疾少間否。癸未,命敞知衛州;未行,改汝州。三司言敞再得告,例不當給俸,詔令特給。

戊子,詔免龍圖閣直學士兼侍讀李柬之進讀,以其自陳有疾,求致仕也。帝謂柬之曰:「卿耆儒通識,期于咨訪以輔不逮,豈止經術而已!」

先是帝亟欲肅正宮省,柬之諫曰:「陛下,長君也,立自齊邸,人方觀望,願曲為容覆。」嘗令押賜潁王生日禮物,故事,王拜賜竟即退,帝諭王,令留柬之食,冀其從容也。翼日見帝,具道王英睿仁厚,社稷之福,帝甚悅。

先是夏國賀登極進奉人吳宗等至順天門,欲佩魚及以儀物自從,引伴高宜禁之,不可;留止廄置一夕,絶供饋。宗出不遜語,宜折之姑故事,良久,乃聽入。及賜食殿門。訴于押伴張覲,詔令還赴延州與宜辨。宜者,延州所遣也。程戡授詔通判詰之,宗曰:「引伴謂『當用一百萬兵,遂入賀蘭穴』,此何等語也!」通判曰:「聞使人目國主為少帝,故引伴有此對,是失在使人,不在引伴。」宗沮服。庚寅,賜諒祚詔,戒以自今宜精擇使人,毋俾生事。司馬光、呂誨乞加高宜罪,不報。

是秋,夏數出兵寇秦鳳、涇原,鈔熟戶,擾邊寨弓箭手,殺掠人畜以萬計,詔遣文思副使王無忌賫詔詰問。司馬光言:「《周書》稱文王之德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蓋言諸侯傲很不賓,則討誅之;順從柔服,則保全之。不避強,不陵弱,此王者所以為政于天下也。伏見去歲先帝登遐,諒祚遣使者來致祭,延州差指使高宜押伴入京,宜言語輕肆,傲其使者,侮其國主,使者臨辭自訴于朝。臣當時與呂誨上言,乞加宜罪,朝廷忽略此事,不以為意,使其怨懟歸國。今諒祚招引亡命,點集兵馬,窺邊伺境,攻圍堡塞,驅脅熟戶八十餘族,殺掠弓箭手約數千人,悖逆如此,而朝廷乃更遣使賫詔撫諭。彼順從則侮之,傲很則畏之,無乃非文王所以令諸侯乎!若使臣至彼,諒祚稽首服罪,禁止侵掠,猶或可赦。若復拒違王命,辭禮驕慢,侵掠不已,未知朝廷將何以待之?伏望陛下博延群臣,訪以禦邊之策,擇其善者而力行之。方今救邊之急,宜若奉漏瓮沃焦釜,猶恐不及,豈可外示閒暇而養成大患也!」

壬辰,遼主幸中京,皇子梁王浚從遼主獵,矢連發三中。遼主顧左右曰:「朕祖宗以來,騎射絶人,威震天下。是兒雖幼,不墜其風。」後遇十鹿,射獲其九,遼主喜,為設宴。

冬,十月,庚子,帝閲諸軍班直將校武藝,擢授有差。

辛丑,直秘閣、同知禮院周孟陽告謝,諭合門引對於延和殿久之。自是數召見,訪以時事,最後至隆儒殿,在邇英閣後苑中,群臣所未嘗至也。


  
癸卯,禮院奏:「魏國公宗懿無後,濮王無嫡孫。故事,宗室推本位最長者承襲,瀛州防禦使宗樸,濮王第二子,今于本位最長。」詔封宗樸襲岐國公。

戊午,遼禁民間私刊印文字。先是遼書禁甚嚴,有以書傳入宋地者,罪至死。至是復行此禁。

庚申,翰林學士賈黯奏:「近詔令內外薦舉文武官堪備升擢及將領任使,臣見頃者下詔薦士,或其人已有薦者,而有它人薦之,則例皆責以別舉。臣愚謂宜無限重複,可擇所薦多者特加擢用,則庶幾得人。」從之。

十一月,甲子,詔中外文字不得連用「受益」二字,以翰林學士賈黯奏仁宗舊名,所當避也。

遼定吏民衣服之制。

乙亥,命屯田郎中徐億、職方員外郎李師錫、屯田員外郎錢公紀刺陝西諸州軍百姓為義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