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 73 / 292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73頁 / 共292頁。

此外起於西晉者又有前涼。晉惠帝永寧元年,以散騎常侍安定氏人張軌為涼州刺史。時方多難,軌有保據河西之志。以宋配、汜瑗為謀主,諸鮮卑為寇者,悉討平之,威著西土。漢寇洛陽,軌遣兵入衛,貢獻不絶,忠於晉,封西平郡公,居位十五年卒。子實立,勤於政事,忠於晉室,令將軍王該帥步騎五千人,入援長安。及漢劉曜陷長安外城,內城饑,逃亡不可制,惟涼州義眾守死不移。時京兆人劉宏客居涼州天梯山,以妖術惑眾,實左右閻涉、趙印等皆事之,宏謂曰:「天與我神璽,應王涼平。」涉、印信之,謀殺實而奉宏為主。實弟茂知其謀,請誅宏。實遣牙門將史初收之。未至,涉等亂作,殺實。

初執宏,車裂之,盡誅其黨。與左司馬陰元等,以實子尚幼,推實弟茂為刺史。西平公茂以駿為世子。茂嗣位四年卒,侄張駿立。駿勤修庶政,總禦文武,兵強國富,西域諸國皆來朝貢。


  

遣使于晉上疏,以為石勒、李雄既死,石虎、李期繼逆,元老消落,日遠日忌,乞敕司空郗鑒、征西將軍庾亮等,泛舟江沔,首尾齊舉。晉不能用。駿嗣位二十二年卒,了重華立。後趙主石虎遣兵擊涼州,涼令謝艾禦之,大破之。虎嘆曰:「吾以偏師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涼。彼有人焉,未可圖也。」重華嗣位七年卒,子曜靈立。重華之庶兄柞廢之而篡立,恣為Y虐,殺重華之妃裴氏,復殺謝艾,僭稱涼王,用天子禮樂。嗣位一年,張瓘、宋琨等起兵討祚。柞殺曜靈。琨為發喪,立曜靈之弟元,斬祚,梟其首。張瓘猜忌苛虐,宋琨性忌忠鯁。瓘欲殺琨篡位,琨擊破之,瓘自殺。及琨卒,元靚之叔父天錫秉政,遂弒元靚而代之。元靚居位八年,天錫居位十四年,荒于酒色,人人怨憤。秦主堅令苟萇、梁熙等將兵臨西河。天錫使馬建、常據拒之,建降秦,據戰敗自殺,秦兵大進,天錫面縛出降,涼州群縣悉為秦有。前涼凡八主,共七十六年。以後前秦敗,天錫復歸於晉,秦主苻堅併吞各國,幾至混一,自寇晉敗還,群胡並起,所謂前五胡亂晉,後五胡亂秦也。後五胡再敘于二十四回,索頭魏之中間。下回先將南朝、東晉、宋、齊、梁、陳事蹟敘明。蓋以正朔在南,不得不先南而後北也。東晉元帝中興之事,下回便見。

22回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1

詞曰:

暮鼓晨鐘,春花秋月何時了。七顛八倒,往事知多少?

昨日今朝,鏡裡容顏老。一場談笑,幾個人知道。

卻說東普中宗元帝司馬睿,字景文,宣帝司馬懿曾孫,琅琊王覲之子,其實牛金子也。蓋琅琊王覲之妃夏侯氏,生得千嬌百媚,水性楊花,因小吏牛金入值,見是美貌少年,誘與私焉。往來既熟,因而有孕。覲雖不時幸禦,以其年月不對,疑之。以愛妃之故,不忍發。至生時,有神光之異,一室盡明,因育之。及長,隆準龍顏,目有精光,沉敏有大量,遂冒認為己子。及夏侯氏臨終,明為元帝言之。元帝暗召牛金。牛金已死。元帝恥于複姓,遂冒姓司馬氏,厚賜其子而遣之。初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及聞愍帝遇害,及即位於建康,立子紹為太子,以王導為謀主,拜為驃騎大將軍。以王敦為荊州刺史,又以祖逖為豫州刺史。

逖,范陽人,少有澄清中原之志,嘗與劉琨同寢,中夜聞鷄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睿不給以兵仗,使自如召募。逖將其部曲百餘人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澄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餘人而後進。祖逖鎮雍邱,數遣兵邀擊後趙兵,後趙鎮戍者歸逖甚眾。後趙境土漸蹙,自河以南,多叛後趙而

歸晉。逖練兵積穀,為取河北之計。後趙主石勒患之,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塚二家。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


  
逖亦禁諸將不得暴後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元帝以戴淵為征西將軍,督六州,鎮合肥。逖以戴淵雖有才望,無宏志遠識,且已剪荊棘,收河南地,而淵雍容一旦來統之,意甚快怏。

又聞王敦將亂,知大功不遂,感憤發病而卒。以逖弟約代領其眾。劉琨初為并州刺史,及石勒破樂平,并州震駭,降勒。琨奔段匹磾,後為匹磾所殺。王敦舉兵反,敦久蓄反謀,以憚祖逖不敢發,及逖卒,遂反。罪狀劉隗、刁協。湘州刺史譙王丞、梁州刺史甘卓起兵討之。敦令魏乂寇長沙,長沙城池不完,資儲又乏,人心震恐,或勸譙王丞出走丞不可,乃據城固守。王敦,王導從兄也,劉隗、刁協勸帝盡誅王氏,周豈頁上表救之甚力,而不使知,導甚恨之。帝以導為前鋒大都督討敦。敦嘆曰:「吾不得復為盛德事矣。」帝令刁協、劉隗、戴淵帥眾攻敦,為敦所敗。協為人所殺,隗奔後趙。帝令百官詣石頭城見敦,以敦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敦欲殺周豈頁、戴淵,以問王導,導不答,遂收豈頁並淵殺之。後導檢中書,乃見豈頁表,執之流涕曰:「我雖末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矣。」敦竟不朝天子而還武昌,舉兵陷長沙,殺譙王丞。

又令襄陽太守周慮襲殺甘卓,四方貢獻,多入其府。將相岳牧,皆出其門。

元帝憂憤成疾,在位六年崩。太子紹即位,是為肅宗明帝。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