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本論 - 411 / 772
古典經濟學類 / 馬克思 / 本書目錄
  

資本論

第411頁 / 共772頁。

 大小:

 第411頁

朗讀:

在第二個場合則相反,第I部類必須壓縮自己的生產,這對該部類的工人和資本家來說,意味着危機;或者第I部類提供的產品過剩,這對他們來說,又是危機。這種過剩本身並不是什麼禍害,而是利益;但在資本主義生產下,它卻是禍害。

在兩個場合,對外貿易都能起補救作用;在第一個場合,是使第I部類保留貨幣形式的商品轉化為消費資料;在第二個場合,是把過剩的商品銷售掉。但是,對外貿易既然不是單純補償各種要素(按價值說也是這樣),它就只會把矛盾推入更廣的範圍,為這些矛盾開闢更廣闊的活動場所。從而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危機將可能在更廣的範圍以更大的規模爆發,或者由某些國家(一般是發達的強國或地區)轉移到其它國家(一般是不發達的弱國或地區)爆發。


  

再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一旦廢除,問題就歸結如下;壽命已經526完結因而要用實物補償的那部分固定資本(這裡是指在消費資料生產中執行職能的固定資本)的數量大小,是逐年不同的。如果在某一年數量很大(象人一樣,超過平均死亡率),那在下一年就一定會很小。假定其他條件不變,消費資料年生產所需的原料、半成品和輔助材料的數量不會因此減少;因此,生產資料的生產總額在一個場合必須增加,在另一個場合必須減少。這種情況,只有用不斷的相對的生產過剩來補救;一方面要生產出超過直接需要的一定量固定資本;另一方面,特別是原料等等的儲備也要超過每年的直接需要(這一點特別適用於生活資料)。

補救性需求。這種生產過剩等於社會對它本身的再生產所必需的各種物質資料的控制。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這種生產過剩卻是無政府狀態的一個要素。應當成為政府的一種經濟職能。

這個關於固定資本的例子,在再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固定資本生產和流動資本生產的不平衡,是經濟學家在說明危機時慣用的根據之一。但是,如果說在固定資本僅僅維持原狀的情況下,在理想的正常生產的前提下,在已經執行職能的社會資本的簡單再生產的情況下,這種不平衡也能夠發生,並且必然會發生,那在他們看來倒是有點新奇的。如果說,均衡是不存在的或即使存在也是極不穩定的,在他們今天的繼承人看來也是有點新奇的。

XII、貨幣材料的再生產

到目前為止,有一個要素我們完全沒有考慮,那就是金和銀的年再生產。金和銀如果僅僅作為製造奢侈品或鍍金等等的材料,那也和任何其他產品一樣,不必在這裡專門提起。但是,它們作為527貨幣材料,從而作為可能的貨幣,是起重要作用的。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在這裡只是把金當作貨幣材料。

根據較早的統計資料,每年金的總產量等於80萬—90萬磅,價值約110000萬到125000萬馬克。而根據澤特貝爾的統計,從1871年到1875年,每年平均只生產金170675公斤,價值約47600萬馬克。其中澳大利亞約提供16700萬馬克,美國提供16600萬馬克,俄國提供9300萬馬克。餘額則分別由不同國家提供,其中每個國家提供的數額都在1000萬馬克以下。

同時期,銀的年產量將近200萬公斤,價值35450萬馬克。其中墨西哥約提供10800萬,美國10200萬,南美6700萬,德國2600萬,等等。

在資本主義生產占統治地位的國家,只有美國是金和銀的生產者。歐洲各資本主義國家几乎所有的金以及絶大部分銀都是從澳大利亞、美國、墨西哥、南美和俄國得到的。

但是,我們要把這些金礦移到我們現在要分析年再生產的這個進行資本主義生產的國家,我們這樣做的原因如下:


  
資本主義生產離開對外貿易是根本不行的。但是,假定正常的年再生產規模已定,那也就是假定,對外貿易僅僅是以使用形式或實物形式不同的物品來替換本國的物品,而不影響價值關係,也就是不影響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這兩個部類互相交換的價值關係,同樣也不影響每一部類的產品價值所能分解成的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的關係。因而,在分析年再生產的產品價值時,把對外貿易引進來,只能把問題攪亂,而對問題本身和問題的解決528不會提供任何新的因素。因此,我們把它完全撇開,也就是在這裡要把金看作年再生產的直接要素,而不是看作通過交換從外國輸入的商品要素。

金的生產和一般金屬生產一樣,屬於第I部類,屬於包括生產資料生產的部類。我們假定,每年生產的金=30(這是為了簡便起見;和我們公式中的數字比較,這個數字實際是過高了);這個價值可分解為20c+5v+5m。20c要和Ic的其他要素交換(這一點以後再考察);但是,5v+5m(I)則要和IIc的要素即消費資料交換。

至于5v,每一個生產金的企業,首先都要從購買勞動力開始;但不是用自己生產的金來購買,而是用國內的一部分儲備貨幣來購買。工人用這5v從第II部類那裡取得消費資料;然後第II部類用這些貨幣向第I部類購買生產資料。比如說,第II部類向第I部類購買價值2的金作為商品材料等等(第II部類的不變資本的組成部分),因此,2v以早已屬於流通的貨幣的形式流回到第I部類的金生產者那裡。如果第II部類不再向第I部類購買材料,那末第I部類就把它的金作為貨幣投入流通,來向第II部類購買商品,因為金可以購買任何一種商品。

差別僅僅是,第I部類在這裡不作為賣者,而只作為買者出現。第I部類的金開採者總是能夠把他們的商品賣掉的;他們的商品總是處于可以直接交換的形式。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