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萊比抓住了歐洲在思想方面的進步和其海外擴張之間的聯繫。切萊比死於
1657年,在去世前的最後一部著作裡,他警告他的同胞們說,如果他們不放棄自己的教條主義,那麼,他們很快就會「在觀察這一世界時瞪起猶如牛眼一般的大眼睛」。他的預言頗有先見之明。土耳其人仍然沉浸在自己的宗教迷信中,並同其他非西方民族一樣,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基督教異教徒憑藉自己的新學問,最終不僅成為美洲的主人,而且成為古老的伊斯蘭教帝國和德教帝國的主人。
三、擴展中的經濟
中世紀時西歐地區經濟的顯著發展是促使西歐向海外擴張的一個無可爭辯、顯而易見的因素。西歐地區迅速增長的經濟資源和生氣勃勃的活力使西歐能對哥倫布發現美洲作出巨大反響。這種反響全然不同於早先對維餘人探險所作出的反應,因為後者是微不足道、毫無成效的。這裡應該指出,中世紀時期,歐洲經濟的發展並不是連續不斷的。
從
900至
1300年,經濟穩步增長,但
14世紀時,出現衰退,這由多種因素結合所致。這些因素包括:連年的糧食歉收和饑荒——
1315年和
1316年時,糧食歉收和饑荒的程度尤為嚴重;黑死病——它首次發生於
1348至
1349年,奪去了城市居民中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的生命,以後它又周期性地發生,持續了好幾個世代;英法兩國間的百年戰爭和德、意國內的其他衝突。不過,
1400年後不久。經濟開始復甦,從那時起,經濟發展的趨勢通常是向上。
因此,西歐經濟除了在
14世紀曾衰退外,在中世紀早期幾個世紀以後,一直保持相當穩定的增長。其原因之一是,
1000年以後,外來入侵隨着馬扎爾人和維金人終止進攻而告停止。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使西歐免遭東歐那種因接二連三的外來猛攻所致的破壞;這種外來猛攻在東歐一直持續到
17世紀末土耳其人慘遭失敗時為止。在那些世紀裡,東歐對西方起着減震器的作用,從而大大幫助了後者的發展,這一點至今未得到充分認識。
這一點也部分地說明了在
10至
14世紀間中歐和西歐的人口顯著增長的原因。當時,那裡的人口約增長了
50%;這一增長率在今天看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當時,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面積大體相當的地區所無法與之相比的。人口的激增促使人們努力改進災業技術以支持人口的增長,而糧食的增長轉而又使人口的進一步增長成為可能。
歐洲提高農業產量的途徑有兩條。一條是發展細耕農業,即改進耕作方法。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從
8世紀起,逐漸採用三輪制的耕作方法。這種方法使休耕的土地由占耕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一減至三分之一,放大大提高了生產率。
更有效地使用馬力也幫助了農業的發展。在古代,馬在農田裡派不上什麼用以因為那時所使用的軛在馬使勁拉東西時,會將馬脖子扼得透不過氣來。此外,由於沒有釘固蹄鐵,馬常常折斷蹄子,成為廢物。不過,到
10世紀時,歐洲發明了架在馬肩上、不會扼住馬脖子的馬頸圈。
另外,還發明了馬蹄鐵和串聯式馬具;後者可用來使一對以上的馬共同拉一車貨物。最後結果是,速度較牛快、能力較牛強的馬從此以後成為農業經營中必不可少的動力之源。
歐洲提高農業產量的另一條途徑是發展大面積耕種,即開發以前未耕種過的地區。
12世紀時,法、德、英三國得到耕種的土地僅分別占各自全部土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左右;這一事實頗令人吃驚,然而,是千真萬確的。當時,其餘的地方都是森林、沼澤和荒地。在小片已得到耕種的地區的周圍是大片尚未開墾、有待拓居的區域。
歐洲的農民絡繹不絶地進入這些空無人跡的區域,清除森林、燒掉灌叢、排干沼澤,為犁和鋤頭開路。農民們不僅耕作他們所在地區中的處女地,而且還向東遷移,進入東歐和南歐的人口稀少的廣大地區。正如美國曾有過西抵太平洋的西進運動那樣,歐洲也有過東達俄國邊界的東進運動。例如,到
1350年,在西里西亞已有
1500塊新拓居地,由
15至
20萬名殖民者耕種。
新開闢地的召喚力鬆弛了農奴制的束縛。過去的種種勒索和限制已不能無限期地強加於人們,因為他們已知道,往東去,可得到個人自由和廉價土地。農奴主必須減少自己的要求,否則,就要冒農奴們紛紛逃跑的危險。確實,後來在
15和
16世紀時,農奴制曾被強加給易北河以東一向自由啟在的移民們。
那時,糧食和林產品價格上漲、市場擴大,農奴主要趁此機會牟利,就必須確保勞動力的供應,為此,他們強制推行農奴制。但是,在此期間,西方的農民們大體上已自由起來,並保持了自由,只是種種約束的最終解除須待到
18世紀末即法國大革命開始後。農奴制的削弱是歐洲擴張的先決條件。它造成了一種更易變動的社會,這種社會能積聚起資本,為探險、征服和殖民提供所需的組織和自由的勞動力。
因此,歐洲諸國從事海外冒險事業的成功的程度與其擺脫封建束縛的程度成正比,並非偶然。
人口的增長和農業的發展相應地促進了商業和城市的發展。剩餘糧食由船從新農田運回人口更稠密的西部地區,而西部地區則向新開闢地區提供其所需的各種工具和製成品作為回報。於是,商業繁榮,城鎮興起,尤其是在波羅的海沿海一帶。經濟的這種發展極其重要。
它表示西北歐開始崛起;這一趨向後來幫助英國人和荷蘭人在全世界使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