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一、為什麼工業革命會在它實際開始的那個時間開始
考察工業革命時出現的第一個問題和其時間的選擇有關。為什麼工業革命是在
18世紀後期而不是在
1OO年或
1,O
00年時發生?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從海外大擴張之後歐洲驚人的經濟發展中找到,這一發展我們前面已提到過,是如此顯著,以致現在通常被稱為商業革命。
商業革命的首要特點在於世界貿易的商品起了變化。
16世紀以前,最重要的項目是由東方運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方向運的金銀。但漸漸地,新的海外產品成為歐洲的主要消費品,其商業價值增長。這些產品包括新的飲料
可可、茶和咖啡、新的染料
靛藍、胭脂紅和巴西蘇水、新的香料
多香果和香子蘭和新的食物
珍珠鷄、吐綬鷄以及其供應量已大大增長的紐芬蘭的鱈。
商業革命的另一重要特點是貿易量顯著增長。
1715至
1787年間,法國從海外地區輸入的進口商品增加了
10倍,而出口商品增加了
7至
8倍。英國的貿易也有了几乎同樣驚人的增長——從
1698至
1775年的這一時期中,進口商品和出口商品都增長到
500%至
600%之間。歐洲的總的貿易在增長,但是,殖民地貿易正在其中占一個愈來愈大的部分。
例如,
1698年,英國約
15%的海運貿易是與其殖民地進行,但是,到
1775年,這一數字已上升到
33%。此外,由於殖民地商品的再出口,法、英兩園與歐洲其他國家的貿易也大大增長。
商業革命在好幾個重要方面有助于工業革命。首先,它為歐洲的工業、尤其是為製造紡織品、火器、金屬器具、船舶以及包括製材、繩索、帆、錨、滑輪和航海儀器在內的船舶附件的工業提供了很大的、不斷擴展的市場。英國偉大的工業中心伯明翰之所以變得重要,就因為它為殖民地提供了種種產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戰斧,銷往古巴和巴西、適用於貧窮的奴隷的枷鎖、手銬和鐵頸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裡,伯明翰的斧子欣倒了古老的樹木;在澳大利亞放牛的牧場上,迴響着伯明翰的鈴擋的聲音;在東印度和西印度,人們用伯明翰的鋤頭照料甘蔗田。」
為了滿泛這些新市場的需宴,工業必須改善其組織和技術。英格蘭中部地區的釘子製造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為了適應殖民地對釘子的不斷增長的需要,研製出機械化的、提高了產量的軋制機和縱切機。它還發展起一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生產釘子的鐵器商即鐵工廠老闆將一堆難針條分發給制釘工人,由他們在家里加工,然後再運回去銷售。
到
1775年,釘子製造業每年用去
10,
000噸鐵,僱用約
10,
000名工人。當時有觀察者評論說,凡是「知道美洲對釘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沒見到過美洲極大量的用木頭建造的房屋,是會感到驚異的;然後,他又會對建造這麼許多木頭房屋所必需的釘子是在哪裡製成的這一點感到詫異。」
釘子製造業為使自己適應美洲市場而採取的步驟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它獲得了技術上的進步
2這些進步和其他工業所取得的進步一起,為工業革命提供了一個穩固的機械基礎。因而,工業革命的先驅者是在許多新研製出來的機械發明物的幫助下開始前進的;這些發明物包括印刷機。手搖織機、紡車、捻絲機、採礦設備、冶鐵爐、自動織帶機和織襪機。
釘子製造業和其他工業改採用的那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根本不同於傳統的手藝行會制度;在手藝行會中,同一個人生產一件商品,然後將它賣給消費者而獲取固定的利潤。現在,一個中間人即有資本的中間商介於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他用自己的資本購買原料,將原料「分發」給不是行會成員的工匠,由他們在計件工價的基礎上進行加工。然後,他撿起成品,賣給消費者,以獲取儘可能多的利潤。
於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為新的中間商所分隔;中間商的目的——與行會的固定價格和固定利潤大不相同——是廉價買進,高價賣出,以獲取最大利潤。可以補充說一下,這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有時也被稱為家庭包工制;其原因在於,工匠全然不同於在僱主的工場裡幹活的行會會員,通常是在自己家裡做計件工作。
無論如何,這種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的意義是,它不受到無數的行會限制的約束,從而使工業產量的大幅度增長成為可能。有些中間商發現,如果將他們的工匠集合在一個屋頂下,向他們提供原料和工具,那麼既方便又有利可圖。有一首詩講到了紐伯裡的傑克;他在
16世紀初建造起自己的房屋,安裝上
200多台織機,僱用了大約
600個男子、婦女和兒童來進行操作。
在一個長長的大房間裡,
豎放著二百台非常堅固的織機:
確實,有二百個男子,
在操作這些排成一長行的織機。
每台織機旁,坐著一個機靈的男孩,
正高高興興地把綫繞在筒管上。
近旁的另一地方,
有一百個快樂的婦女,
坐在那裡放聲歌唱,
同時心情愉快地努力梳理棉花。
另外緊挨的一個房間裡,
獃着二百個少女,
身穿鮮紅的粗毛布裙子,
頭紮乳白色的頭巾。
那些漂亮的少女從不停歇,
整天在那裡紡紗。
接着,人們又走進一個房間,
那裡有一些衣着破舊的孩子:
全都坐著揀羊毛,
從粗羊毛中挑選中最纖細的。
在另一地方,
傑克正暗中監視着整整五十個規矩的男子,
這些人個個都是剪羊毛者。…
他們近旁,還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