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續資治通鑑 上 - 325 / 489
中國古代史類 / 畢沅 / 本書目錄
  

續資治通鑑 上

第325頁 / 共489頁。

 大小:

 第325頁

朗讀:

知諫院司馬光上皇太后疏曰:「殿下初攝大政,四方之人,莫不觀聽以占盛德。臣以為凡名物禮數所以自奏者,皆當深自抑損,不可盡依章憲明肅皇后故事,以成謙順之美。大臣忠厚如王曾,清純如張知白,剛正如魯宗道,質直如薛奎者,當信之用之,與共謀天下之事。鄙猥如馬季良,讒諂如羅崇勛者,當疏之遠之,不可寵以祿位,聽采其言也。臣聞婦人內夫家而外父母家,況后妃與國同體,休戚如一,若趙氏安則百姓皆安,況于曹氏,必世世長享富貴明矣。為政之道,莫若至公。願殿下熟察群臣中有賢才則舉之,有功則賞之,職事不修則廢之,有罪則刑之。俟皇帝聖體平寧,授以治安之業,自居長樂之宮,坐享天下之養,則聖善之德冠絶前古,雖周之文母,漢之明德,不足比也。」

乙酉,作受命寶,命歐陽修篆其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寶」。


  

發諸路卒四萬六千餘人修奉山陵。

丙戌,以國子監所印《九經》及《正義》、《孟子》、醫書賜夏國從所乞也。

丁亥,以皇子右千牛衛將軍仲針為安州觀察使、光國公,右內率府副率仲糾為和州防禦使、樂安郡公,仲恪為博州防禦使、大寧郡公。

翰林學士王珪上言:「聖體已安,皇太后乞罷權同聽政。」即命珪草還政書。既而不行。

熒惑自去年八月庚辰夕伏,積二百四十九日。命輔臣祈禳于集英殿;己丑晨,見東方。

癸巳,權三司使蔡襄奏大行山陵一用永定製度,於是右司諫王陶上言:「民力方困,山陵不當以永定為準。」其後京西轉運使吳充、楚建中、知濟州田棐相繼上言:「請遵先帝遺詔,山陵務從儉約,皇堂、上宮除明器之外,金玉珍寶一切屏去。」建中,須城人也。禮院編纂蘇洵亦貽韓琦書切諫,至引華元不臣以責之,琦為變色。乃詔禮院與少府監議,唯省乾興中所增明器而已,其它猶一用定陵制度。

右司諫、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鄭獬上言:「今國用空乏,財賦不給,近者賞軍,已見橫斂,富室嗟怨,流聞京師。竊惟先帝節儉愛民,出於天性,無珠玉奇麗之好,無犬馬遊觀之樂,服禦至于浣濯,器玩極于樸陋,此天下所共知也。今山陵制度,乃取乾興最盛之時為準,獨不傷先帝節儉之德乎?臣以為宜敕有司條具名數,再議減節。」

帝自不豫以來,喪皆禮官執事,群臣奉慰,則垂簾不坐。乙未,大祥,始親行禮,又捲簾坐受慰,人心少安。

丁酉,起複文顏博,固辭;表三上,乃聽終喪。尋有詔給俸賜比宰臣之半,顏博又辭,許之。

戊戌,司馬光上疏曰:“竊惟大行皇帝春秋未甚高,以宗廟社稷之重,超然遠覽,確然獨斷,知陛下仁孝可守大業,擢于宗室之中,建為嗣子,授以天下,其恩德隆厚,固非微臣所能稱述。今不幸奄棄萬國,陛下哀慕過禮,以至成疾,中外聞者,莫不感泣,知大行皇帝能為天下得人,治平之期,企踵可待。

“今者聖體痊平,初臨大政,舉措雲為,不可不審。為政之要,在於用人,賞善罰惡而已。願陛下難之重之,精心審慮,如射之有的,必萬全取中,然後可發也。

“陛下思念先朝,欲報之德,奉事皇太后孝謹,撫諸公主慈愛,此誠仁孝之至,過人遠甚。臣願陛下雖天性得之,復加聖心,夙夜匪懈,謹終如始,以結億兆之心,形四方之化,則福祚流于子孫,令聞垂於無窮矣。

“古者人君嗣位,必踰年然後改元。願陛下一循典禮,勿有變更于中年也。

“三年之喪,自天子達于庶人一也。自漢氏以來,始從權制,以日易月。臣願陛下雖仰遵遺詔,俯徇群情,二十七日而釋服,至于宮禁之中,音樂、游燕、吉慶之事,皆俟三年然後復常,以盡送終追遠之義焉。


  

「禮,為人後者為之子,故為所後服斬衰三年,而為其父母齊衰期,為所後者之親皆如子,而為己之親皆降一等,蓋以持重於大宗,則宜降其小宗,所以專志于所奉而不敢顧私親也。漢宣帝自以為昭帝后,終不敢加尊號于衛太子、史皇孫。光武起於布衣,親冒矢石以得天下,自以為元帝后,亦不敢加尊號于鉅鹿都尉、南頓君。此皆循大義,明至公,當時歸美,後世頌聖。至于哀、安、桓、靈,咸自旁親入繼大統,皆追尊其祖父,此不足為孝,而適足犯義侵禮,取譏當時,見非後世。願陛下深以為鑒,杜絶此議,勿復聽也。」

己亥,群臣上表請臨朝聽政。表三上,乃許之。

庚子,立京兆郡君高氏為皇后,北作坊使遵甫之女。遵甫,繼勛子也。母曹氏,皇太后親姊。後四歲,與帝同育于禁中,仁宗常謂太后,它日必以相配,太后許諾。既長,出宮;慶歷七年,歸於濮邸,封京兆郡君,於是正位。

五月,癸卯,以太常少卿李受為左司郎中,屯田員外郎王獵為刑部員外郎,並充天章閣待制,受兼侍讀,獵兼侍講。昭宣使、端州刺史、右班副都知石全育領原州團練使,充入內副都知。故事,都知四人,至是並全育而五,詔後有闕勿外。

遼尼嚕古、蕭呼敦謀逆日甚。呼敦欲速發,尼嚕古說其父重元可詐稱疾,欲俟遼主臨問,即圖弒逆;既而忌耶律仁先在朝,謀不果發。尼嚕古、呼敦合言于遼主曰:「仁先可任西北路招討使。」遼主將從之,北院樞密使耶律伊遜諫曰:「仁先,先帝舊臣,德冠一時,不可遽離朝廷。」遼主悟,丙午,以仁先為南院樞密使,徒封許王。

庚戌,封長女為德寧公主,第二女為寶安公主,第三女為壽康公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