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149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149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149頁

朗讀:

伯禽即位之後,有管、蔡等造反之事,淮夷、徐戎也一起興兵造反。於是伯禽率軍至肸(bi,必)邑討伐之,寫了《肸誓》,說:「準備你們的戰甲頭盔,必須良好。不許毀壞牛欄馬圈。馬牛走失,奴隸逃跑,軍士不得擅離職守去追捕,他人之馬牛奴隸跑到自己處要歸還。不許劫略侵擾,不許入戶盜竊。魯國西、南、北三方近郊遠郊之人,備辦糧草楨幹,不許缺少。甲戌日我軍修築工事征伐徐戎,不許屆時不至,否則處以極刑。」發佈《肸誓》後,就討平徐戎,安定了魯國。
魯公伯禽死後,其子考公酋繼位。考公四年死,其弟熙繼位,就是煬公。煬公修建了茅闕們。六年煬公死,其子幽公宰繼位。幽公十四年,其弟(bi,必)殺幽公自立為君,就是魏公。魏公五十年死,其子厲公擢繼位。厲公三十七年死,魯人立其弟具為君,就是獻公。獻公三十二年死,其子真公濞(pi,僻)繼位。
真公十四年(前841),周厲王為政無道,出逃於彘(zhi,至)邑,周公、召公共同執政。二十九年(前827),周宣王即位。


  
三十年(前826),真公死,其弟敖繼位,就是武公。
武公九年(前817)春,武公和長子括、少子戲,西行朝拜周宣王。宣王喜歡戲,想立戲為魯國太子。周之大夫樊仲山甫勸諫宣王說:「廢棄長子而立少子,不符合於禮制;不符合禮制,必然觸犯先王之命;觸犯先王之命必被誅殺:所以發令不可違背禮制。命令難以實行,政令就沒有權威;命令被實行而又違背禮制,人民將不服從主上。而下級服務於上級,年輕者服務於年長者,這才符合禮制。現在天子您立諸侯之繼承人,而立其少子,是教給人民違犯禮制。如果魯國遵從您的命令,諸侯也倣傚而行,先王之命必然阻塞難行;如果魯國不遵從您廢長立少的命令,您必要誅伐魯國,您就等於自己誅伐先王之命。那時您誅伐魯國是錯誤,不誅伐也是錯誤,請您慎重考慮。」宣王不聽,終於立戲為魯太子。夏天,武公回魯國後去世,戲繼位,就是懿公。
懿公九年(前807),懿公之兄括的兒子伯御和魯國人攻殺懿公,立起伯御為魯相 。伯御在位十一年,周宣王伐魯,殺死其君伯御,而詢問魯國公子中誰能啟發訓導諸侯,讓他做魯國嗣君。樊穆仲說:「魯懿公之弟稱,莊重恭謹敬事神靈,敬重長者;處理事務執行法規時,必定咨詢先王遺訓和正確經驗,不干犯先王遺訓,不牴觸正確經驗。」宣王說:「好,這樣就能訓導治理其民眾了。」於是在夷宮立稱為魯君,就是孝公。此後,諸侯多有違抗王命的。孝公二十五年(前771),諸侯背叛周室,犬戎人殺死幽王。秦開始列為諸侯。
二十七年(前769),孝公死,其子弗湟繼位,就是惠公。
惠公三十年(前739),晉人殺其君昭侯。四十五年(前724),晉人又殺其君孝侯。
四十六年(前723),惠公死,長庶子息代理政務,執掌君權,就是隱公。當初,惠公正妻無子,其賤妾聲子生兒子息。息長大後,惠公為息娶宋國女。宋女來到魯國,惠公看她美麗就奪為自己的妻子。生下兒子允。惠公將宋女升為正妻,立允為太子。到惠公死時,因為允太幼小,魯人共同讓息代理國政,不叫作即位。
隱公五年(前781),在棠地觀看捕魚。八年(前715),與鄭國交換天子所賜之封邑太山的枋(beng,崩)和許田,君子譏貶這件事。
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揮向隱公獻媚說:「百姓認為您當國君於民有利,您就不要代理而正式做國君吧。我請求您殺掉子允,您讓我當國相。」隱公說:「先君有命在前。我是因為允幼小,所以代理國政。現在允已長大,我正營造菟(tu,兔)裘這個地方準備養老,再把國政交給子允。」公子揮害怕子允聽到自己的話而殺他,反而向子允說隱公的壞話誣陷說:「隱公想正式做國君,除掉你,你要考慮此事。請允許我為你殺死隱公。」子允答應了。十一月,隱公將要祭祀鍾巫之神,在社圃齋戒,住在(w□i,偽)氏家中。公子揮派人在氏家殺死隱公,而立子允為魯君,就是桓公。
桓公元年(前711),鄭國用玉璧換取天子賜給魯的封邑許田。二年(前710),魯君命把宋國賂送的鼎放入太廟,君子譏貶此事。
三年(前709),派公子揮到齊國接娶齊女為桓公夫人。六年(前706),夫人生下一子,其生日與桓公相同,所以起名叫「同」。同長大,為太子。
十六年(前696),桓公與諸侯在曹國盟會,討伐鄭國,支持鄭厲公回國執政。
十八年(前694)春,桓公準備外出,與夫人一同去齊國。申(x□,需)諫止,桓公不聽,於是去了齊國。齊襄公與桓公夫人私通。桓公知道了怒責夫人,夫人把桓公責罵之事告訴了齊侯。夏四月丙子日,齊襄公宴請桓公,桓公酒醉後,齊襄公命公子彭生抱住桓公,又命彭生折斷桓公肋骨,桓公死於車中。魯人告於齊人說:「我們國君畏敬您的威嚴,不敢安居,到齊國修兩國友睦之禮。禮成而人未歸,罪責無法追究,只要求得到彭生以在諸侯面前洗掉醜聞。」齊人殺死彭生以向魯解釋。魯國人立太子同為君,就是莊公。莊公之母桓公夫人於是留在齊國,不敢歸魯。


  
莊公五年(前689)冬,伐衛,武力支持衛惠公回國執政。
八年(前686)冬,齊公子糾逃亡來魯國。九年(前685),魯國想武力護送子糾返齊國為君,但落後於齊桓公,齊桓公發兵攻魯,魯國危急,只能殺了子糾,其臣召忽從死。齊人告知魯國要生得管仲。魯人施伯說:「齊想得到管仲,並非想殺他,而是將要任用他,他被任用後必為魯之大患。不如殺死管仲,把他屍體給齊國。」莊公不聽,把管仲押解到齊。齊人用管仲為相。
十三年(前681),魯莊公和大夫曹沫(hui,會)在柯地與齊桓公盟會,曹沫武力劫持齊桓公,索要魯被齊侵佔的土地,盟誓後釋放桓公。桓公想毀約,管仲諫止,終於歸還給魯國被侵之地。十五年(前679),齊桓公開始稱霸於諸侯。二十三年(前671),莊公到齊國去觀看社祭。
三十二年(前662),當初,莊公修築一台正好俯臨黨氏之家,莊公見其孟女,十分喜愛,答應立她為夫人,割破胳膊訂下盟誓。孟女生子斑。斑長大後,喜愛梁氏之女,前去她家看她。一個名叫犖的養馬人從牆外戲弄梁氏女。斑大怒,鞭打犖。莊公聽說此事,說:「犖很有膂力,應殺掉他,這人不能打完後就放了。」斑未來得及殺犖。正適莊公有病。莊公有三個弟弟,長名慶父,次曰叔牙,幼名季友。莊公娶齊女為夫人名哀姜。哀姜無子,哀姜之妹名叔姜,生子名開。莊公正夫人無子,因喜愛孟女,想立其子斑為太子。莊公病,向其弟叔牙問誰可繼承君位。叔牙說:「父死子繼,兄死弟及,這是魯國常規。現有慶父,可為嗣君,您擔憂什麼?」莊公嫌惡叔牙想立慶父,無人時又問季友。季友說:「我昌死也要立斑為君。」莊公曰:「剛才叔牙想立慶父,怎麼辦?」季友就以莊公名義命令叔牙在針巫氏家中待命,派針季強迫叔牙喝毒酒,向叔牙說:「你喝了這個,可以不殺你的後人;不然,你死了,你的後人也將被殺。」叔牙於是飲毒酒而死,魯國立叔牙之子為叔孫氏。八月癸亥日,莊公死,季友終於立子斑為君,合於莊公遺命。子斑有喪在身,住於黨氏家。
當初慶父與哀姜私通,慶父想立哀姜妹之子開。結果莊公死後季友立斑為君,十月己未日,慶父派圉人犖在黨氏家殺死魯公子斑。季友逃到陳國。慶父終立莊公子開,就是名湣公。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