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177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177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177頁

朗讀:

九年(前711)的一天,大司馬孔父嘉的美貌夫了外出,路遇太宰華督,華督看中嘉的夫人,竟目不轉睛地盯住她。華督貪圖孔父妻,就讓人在國中揚言說:「殤公即位十年,竟打了十一次大仗,百姓苦不堪言,這都是孔父的罪過,我要殺死孔父以安定人民。」當年,魯人殺死自己的國君隱公。十年(前710),華督殺死孔父,奪了他的妻子。殤公很生氣,於是華督又殺死殤公,從鄭國迎回穆公兒子馮並立他為君王,這就是莊公。
莊公元年(前710),華督作宰相。九年(前702),逮捕了鄭國的祭(zhai,債)仲,要挾他立突做鄭國國君。祭仲答應了,終於立突為國君。十九年(前692),莊公去世,兒子湣公捷即位。
湣公七年(前685),齊桓公即位。九年(前683),宋國洪水成災,魯國派臧文仲到宋國慰問,湣公自責說:「因為我不能事奉鬼神,政治不清明,所以發生了大水。」臧文仲認為這話很對。這話實際是公子子魚教導湣公的。


  
十年(前682)夏天,宋國討伐魯國,在乘丘作戰,魯國活捉了宋國南宮萬。宋人請求釋放萬,南宮萬回歸宋國。十一年(前681)秋天,湣公與南宮萬出獵時作博戲,南宮萬與湣公爭道,湣公很生氣,侮辱了他,說:「最初我很敬重你,今天,你只不過是魯國的一個俘虜。」南宮萬勇武有力,痛恨湣公這樣說,於是抓起棋盤把湣公殺死在蒙澤。大夫仇牧聽說這件事,帶著武器來到公門。南宮萬迎擊仇牧,仇牧門齒碰到扉上死了。南宮萬又殺死太宰華督,就改立公子游作國君。各位公子逃奔到蕭邑,公子御說逃奔到亳(bo,伯)。南宮萬的弟弟南宮牛帶領軍隊包圍了亳。冬天,蕭邑大夫和宋都逃來的公子們聯合擊殺了南宮牛,並殺死新立的國君公子游,而立湣公弟弟御說,這就是桓公。南宮萬逃奔到陳國。宋國派人賄賂了陳。陳國人巧使美人計用醇酒灌醉了南宮萬,用皮革把他裹上,送回宋國。宋國人對南宮萬施以醢(h□i,海)刑。
桓公二年(前680),諸侯討伐宋國,到了宋都郊外就離開了。三年(前679),齊桓公開始稱霸。二十三年(前659),衛國把公子毀從齊國迎回,並立他為國君,這就是衛文公。文公的妹妹是宋桓公的夫人。這一年,秦穆公即位。三十年(前652),宋桓公病重,太子茲甫謙讓自己的庶兄目夷繼承君位。桓公雖然認為太子之意合乎道義,但最終未同意。三十一年(前651)春,桓公去世,太子茲甫即位,這就是宋襄公。襄公讓自己的哥哥目夷做宰相。桓公還未安葬,齊桓公就在葵丘會見各國諸侯,襄公前去赴會。
襄公七年(前644),宋地隕星墜落如雨,和雨一塊降下,六隻鶂(yi,億)退著飛行,因為風太大了。
八年(前643),齊桓公去世,宋國想與各諸侯結盟相會。十二年(前639)春天,宋襄公要在鹿上結盟,向楚國提出請求,楚人答應了他。公子目夷進諫說:「小國爭當盟首,是災禍。」襄公聽不進目夷的勸告。秋天,各諸侯在盂與宋公聚會結盟。目夷說:「災禍難道在此嗎?國君的慾望太過分了,怎麼受得了呢!」果然,楚拘捕了宋襄公以討伐宋國。冬天,諸侯再次在毫相會,楚釋放了宋公。子魚說:「災禍還沒有結束呢。」十三年(前638)夏天,宋國討伐鄭國。子魚說:「災禍就在這裡了。」秋天,楚國為援救鄭國而討伐宋國。襄公要出戰。子魚進諫說:「天拋棄商很久了,不可以戰。」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與楚成王作戰。楚軍渡河未完時,目夷就勸說:「彼眾我寡,要趁他們渡河時攻打他們。」襄公不聽目夷的意見。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列成陣勢時,目夷又建議:「可以攻打了。」襄公卻說:「等他們排好陣勢再打。」楚軍陣勢排好,宋軍才出戰。結果宋軍大敗,襄公大腿受傷。宋國人都怨恨襄公。襄公辯解說:「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陣勢的軍隊。」子魚說:「打仗勝了就是功勞,說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麼用呢!真的按襄公說的做,就當奴隸服侍別有算了,何必還打仗呢?」
楚成王救鄭成功,鄭國熱情款待他。成王離開時,娶了鄭君兩個女兒回楚。叔瞻說:「成王不懂禮節,難道能壽終正寢嗎?講究禮節內外無別,從這裡就知道他絕對不能成就霸業了。」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路過宋國,襄公因為被楚國打傷,想得到晉援助,於是厚禮重耳,贈送給重耳八十匹馬。
十四年(前637)夏天,襄公終於死於泓水之戰時的腿傷,兒子成公王臣即位。
成公元年(前636),晉文公即位。三年(前634),宋國背棄楚國盟約與晉友好,因為宋曾對文公有過恩德。四年(前633),楚成王討伐宋國,宋國向晉國告急。五年(前632)晉文公救援宋國,楚軍退去。九年(前628),晉文公去世。十一年(前625),楚太子商臣殺死自己的父親成王即位。十六年(前620),秦穆公去世。
十七年(前619),成公去世。成公的弟弟御殺死太子和大司馬公孫固,自己立為國君。宋人殺死國君御,擁立成公小兒子杵臼,這就是昭公。
昭公四年(前616),宋在長丘打敗長翟緣斯。七年(前613),楚莊王即位。
九年(前611),昭公昏庸無道,百姓不歸附他。昭公的弟弟鮑革很賢惠,又能禮遇下士。先前,襄公夫人想與公子鮑私通,未能如願,於是就幫助鮑對國人佈施恩惠。公子鮑收於華元的推薦作了右師。昭公出獵時,夫人王姬讓衛伯殺死昭公杵臼,弟弟鮑革即位,這就是文公。
文公元年(前610),晉國率領諸侯討伐宋國,譴責宋殺死了國君。但聽說文公已被立為國君,就退兵了。二年(前609),昭公兒子靠文公的同母弟弟須和武公、繆公、戴公、莊公、桓公後代的支持作亂,文公便誅殺了他們,趕走武公、繆公後代。
四年(前607)春天,楚讓鄭討伐宋國。宋國派華元作統帥,鄭國打敗了宋國,囚禁了華元。華元在作戰初曾殺羊犒勞士兵,他的車伕沒有吃到羊羹,所以十分怨恨,便駕著車跑到鄭軍中,所以宋軍失敗,華元被囚。宋國用一百輛兵車、四百匹毛色漂亮的馬贖回華元。這些東西還未完全送到楚國,華元就逃了回來。


  
十四年(前597),楚莊王包圍了鄭國。鄭伯投降了楚國,楚國又解圍而去。
十六年(前595),楚國使者路過宋國,宋國因有前仇,就逮捕了楚國使者。九月,楚莊王包圍宋都。十七年(前594),楚國包圍宋都達五月之久,城內告急,無糧可吃,華元便在一天夜裡暗中會見楚國將領子反。子反告訴莊王。莊王問:「城中怎麼樣?」子反回答:「城內人劈開人骨作柴燒,交換幼子果腹。」莊王說:「這話是真的呀!我軍也只有兩天的口糧了。」楚國由於講求信義,就退兵了。
二十二年(前589),文公去世,兒子共公瑕立為國君。宋國第一次實行厚葬。君子譏笑華元沒有盡到為臣的職責。
共公十年(前579),華元與楚將重友好,又與晉將欒書友好,因此與晉楚都結了盟。十三年(前576),共公去世。華元做右師,魚石做左師。司馬唐山殺死太子肥,又打算殺死華元,華元要逃亡到晉國,魚石陰止了他,到了黃河又折回來,殺死了唐山。於是,立共公小兒子成,這就是平公。
平公三年(前573),楚共王攻下宋國的彭城,把彭城封給宋國左師魚石。四年(前572),諸侯共同殺死魚石,而把彭城歸還給宋國。三十五年(前541),楚公子圍殺死自己的國君即位,這就是靈王。四十四年(前532),平公去世,兒子元公佐即位。
元公三年(前529),楚公子棄疾殺君即位,做了平王。八年(前524),宋國發生火災。十年(前522),元公不講信用,用欺騙手段殺死許多公子。大夫華氏、向氏作亂。楚平王太子建逃奔到宋國,看見華氏等人互相攻伐作戰,便離開宋國跑到鄭國。十五年(前517),因為魯昭公在外居住躲避季氏,元公便替他四處求情回魯國,半路上元公去世,兒子景公頭曼(wan,萬)即位。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