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186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186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186頁

朗讀:

楚國大將子玉說:「成王對晉國太好了,今天文公知道楚國與曹國、衛國關係密切卻故意攻打它們,這是輕視君王。」成王說:「晉侯在外逃亡十九年,受困的時間太久了,終於返回晉國。他因嘗盡了艱難險阻,就能正確對待百姓,上天為他開路,他不可阻擋。」子玉仍請兵說:「不敢一定建功立業,只求堵塞中傷誹謗的言論。」楚王很生氣,只給他很少的軍隊。於是子玉讓宛春告訴晉國:「請求恢復衛侯地位,保存曹國,我也放棄宋國。」咎犯說:「子玉無禮了,我的國君只得到一份,他們的臣子卻得到兩份,不能答應。」先軫說:「安定人心叫做禮。楚國一句話安定了三個國家,您一句話滅亡了它們,我們才是無禮了。不答應楚國,這就是放棄宋國。不如私下裡答應恢復曹國、衛國以便引誘楚國,扣留宛春來激怒楚國,視戰爭勝負的情況再來計謀。」晉侯就把宛春囚禁在衛國,並私下答應恢復曹國、衛國。曹衛兩國派使者通知與楚國斷交。楚將得臣很生氣,攻打晉軍,晉軍後退,軍官問道:「為什麼退兵?」文公說:「過去在楚國時已立約說交戰時退避三舍,可以違約嗎?」楚軍也想撤退,得臣不同意。四月戊辰日,宋公、齊將、秦將與晉侯駐紮在城濮。己巳日,他們與楚軍交戰,楚軍失敗,得臣帶著殘兵敗將逃走。甲午日,晉軍返回衡雍,在踐土為周襄王修築王宮。
當初,鄭國曾援助楚國,現在楚國失敗,鄭國很害怕,派人請求與晉侯結盟。於是,晉侯與鄭伯結盟。
五月丁未日,晉文公把楚國俘虜奉獻給周王,共有一百輛披甲的駟馬車、一千多名步兵。天子讓王子虎宣佈晉侯為霸主,賞賜給晉侯黃金裝飾的大車,一副紅色弓,百支紅色箭,十副黑色弓,千支黑色箭,一卣(y□u,有)香酒,還有玉勺和三百名勇士。晉侯多次辭謝,最後才行禮接受了。周王寫了《晉文侯命》:「王說:您用道義使諸侯和睦,大顯文王、武王的功業。文王、武王能夠謹慎地修養美好的德行,感動了上天,在人民中間傳播,因此,上天把帝王的事業賜給文王、武王,恩澤流傳到子孫後代。長輩關懷我,讓我繼承祖先的事業,永遠保存王位。」於是晉文公稱霸,癸亥日,王子虎在王宮與諸侯結盟。


  
晉國焚燒了楚軍陣地,熊熊大火幾天不熄滅,文公歎息。左右大臣們說:「戰勝了楚國,您還發愁,為什麼?」文公說:「我聽說打了勝仗而能心情安定的,只有聖人,我因此恐懼。況且子玉還在,怎麼可以高興呢?」子玉大敗而回,楚成王怨他不聽自己的話,只顧與晉交戰,於是責備子玉,子玉自殺身亡。晉文公說:「我在外部打擊楚,楚在內部誅殺大將,內外呼應。」於是文公才面露喜色。
六月,晉人又恢復衛侯地位。壬午日,晉侯渡過黃河向北邊回國。晉文公論功行賞,狐偃屬頭功。有人說:「城濮的戰爭,是先軫的計謀。」文公說:「城濮的戰爭,狐偃勸我不要失去信用。先軫說:『打仗以戰勝為重。』我聽了先軫的話取勝了。然而這只是有利於一時的說法,狐偃說的是千秋萬代的功業,怎麼能使一時的利益超過萬代的功業呢?因此,狐偃應得首功。」
冬季,晉侯在溫會見諸侯,想率領諸侯朝拜周王。晉侯擔心力量達不到,恐怕諸侯中有背叛的人,就派人告訴周襄王到河陽打獵。壬申日,晉侯便率領諸侯到踐土朝拜襄王。孔子讀史書中記載文公處,說:「諸侯無權召呼周王。『周王在河陽打獵』。這種記載,《春秋》隱瞞了。」
丁丑日,諸侯包圍了許。曹伯大臣中有人勸告晉侯說:「齊桓公會合諸侯國,為保存異姓國家,今天您會合諸侯,卻滅亡同姓國家。曹國的叔振鐸的後代,晉國是唐叔的後代。會合諸侯國卻消滅史弟國。不合禮儀。」晉侯高興了,恢復了曹伯地位。
於是晉國開始建立三行(hang,杭)軍制。荀林父統率中行軍,先穀統帥右行軍,先蔑統帥左行軍。
七年(前630),晉文公、秦繆公共同包圍鄭國,原因是在文公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對文公不禮貌,以及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援助了楚國。晉國包圍鄭國,想得到叔瞻。叔瞻聽說後自殺了。鄭國人帶叔瞻屍體告訴晉君。晉君卻說:「一定得到鄭君才甘心。」鄭國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對秦繆公說:「滅亡了鄭國,增強了晉國,晉有所收穫,秦國卻得不到什麼好處。您為什麼不放棄鄭國,與鄭結為友好?」秦伯同意了,撤走了軍隊,晉國也隨後撤了軍。
九年(前628)的冬季,晉文公逝世,兒子襄公歡即位。當年鄭伯也逝世。
鄭國有人向秦國出賣自己的國家,秦繆公率軍去偷襲鄭國。十二月,秦軍路過晉都郊處。襄公元年(前627)的春季,秦軍路過周都,無禮,王孫滿譏諷秦國。秦軍開到滑,鄭國大商人弦高將要去周京做買賣,路遇秦軍,用十二頭牛犒勞秦軍。秦軍大吃一驚趕快回國,消滅了滑離去。
晉國的先軫說:「秦伯不聽蹇叔的計謀,違反了民意,可以攻打它。」欒枝說:「還沒有報答秦對先君的恩惠就攻打它,不行。」先軫說:「秦國欺侮剛剛失去父親的我君,討伐我同姓國,有什麼恩惠需要報答?」於是晉國就攻打了秦國。襄公穿著黑色的喪服從戎。四月,晉在殽打敗了秦軍,俘虜了秦國的三員大將孟明視、西乞秫、白乙丙後回到晉國。於是晉襄公穿著黑色喪服埋葬了文公。文公的夫人是秦國的女子,對襄公說:「秦國想得到這三員大將殺死他們。」襄公同意了,便送回了三員大將。先軫聽說後,對襄公說:「禍患將要產生了。」先軫就去追趕三員大將。三員大將為渡黃河,已經到了船上,看到先軫便磕頭道謝,終於一去不返。


  
三年以後,秦國果然派孟明討伐晉國,為在殽的失敗復仇,攻下晉國汪地後撤兵。四年(前624),秦繆公派大軍攻打晉國,渡過黃河,拿下王宮,在殽山修築了陣亡將士的墳墓才離去。晉國十分慌恐,不敢再出來,只好堅守城池。五年(前623),晉國攻打秦國,拿下了新城,為王官失敗報了仇。
六年(前622),趙衰成子、欒貞子、咎季、子犯、霍伯都死去。趙盾代替趙衰主持政務。
七年(前621)八月,襄公逝世。太子夷皋還年幼。晉人因為多次遇難,相立年紀長些的君王。趙盾說:「立襄公弟弟雍。雍溫和善良年紀大,先君又喜受他,而且他親近秦國,秦本來是友好鄰國。立善良的人國家就穩固,侍奉年長的人國家就順利,侍奉先君喜歡的人就孝順,與舊日的朋友結交就安定。」賈季說:「雍不如他弟弟樂。辰嬴被兩位國君寵愛,立她的兒子,百姓一定安心。」趙盾說:「辰嬴卑賤,地位在九個妃妾的下邊,他的兒子能有什麼威望。況且她被兩位國君寵愛,這是淫亂。樂作為先君的兒子,不能投靠大國而出居小國,這是孤立。母親淫亂,兒子孤立,沒有威嚴;陳國既小又遠離晉國,得不到援助,怎麼可以為君呢?」於是晉國派士公到秦迎接公子雍。賈季也派人到陳國召回公子樂。趙盾廢掉賈季,因為賈季殺死了陽處父。十月,晉國埋葬了襄公。十一月,賈季逃到了翟。當年,秦繆公也逝世了。
靈公元年(前620)四月,秦康公說:「先前文公回到晉國沒有衛士,所以發生了呂、郤的禍患。」於是,秦送給公子雍很多衛士。太子的母親繆嬴日夜懷抱太子到朝廷號叫哭泣說:「先君有什麼罪?他的繼承人有什麼罪?你們丟棄嫡子卻到外邊找君主,打算把太子放在什麼位置上?」繆嬴出了朝廷,就抱著太子跑到趙盾的住所,磕頭說:「先君把這個孩子囑托給您,曾說過『這孩子成了材,我就是受了您的賜予,不成材,我就怨恨你』。現在先君去世了,話還響在耳邊,您卻廢掉他,怎麼行?」趙盾和各位大臣都害怕繆嬴,又怕被逼迫,於是背棄了迎接的雍,而立了太子夷皋,這就是靈公。同時派軍隊抵禦秦國護送公子雍的軍隊。趙盾為將軍,率軍攻打秦,在令狐打敗秦軍。先蔑、隨會逃到秦。秋季,齊、宋、衛、鄭、曹、許國的國君都拜會了趙盾,並在扈結盟,這是因為靈公剛剛即位的緣故。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