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視日:占卜日子吉凶的官。(2)事:供職,做事。春申君:戰國時楚相黃歇的封號。(3)習兵:熟習兵法。(4)關:指函谷關。(5)軍:駐紮。焉:在這裡。(6)免:免除。酈山徒:指發配在驪山服勞役的人。酈,今作「驪」。奴產子生:家人奴婢所生的兒子。(7)悉:完全。(8)走:逃跑。(9)次:駐紮。
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餘為大將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陳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1),欲誅之。柱國曰(2):「秦未亡而誅趙王將相家屬,此生一秦也(3)。不如因而立之(4)。」陳王乃遣使者賀趙,而徙系武臣等家屬宮中(5),而封耳子張敖為成都君,趣趙兵亟入關(6)。趙王將相相與謀曰:「王王趙(7),非楚意也。楚已誅秦,必加兵於趙。計莫如毋西兵(8),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廣也(9)。趙南據大河十,北有燕、代,楚雖勝秦,不敢制趙。若楚不勝秦,必重趙。趙乘秦之弊(
11),可以得志於天下。」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將兵北徇燕地(
12)。
(1)捕系:逮捕拘禁。(2)柱國:指蔡賜。(3)這句的意思是,這樣做又製造出一個像秦國那樣的敵國來。(4)因而:就此。(5)徙:遷移。(6)趣:通「促」,催促。亟:急,趕快。(7)王王:前一個「王」字是名詞,指武臣,後一個「王」字是動詞,稱王的意思。(8)這句的意思是,最好的計策莫過於不向西方(指秦國)出兵。(9)使使:前一個「使」字是動詞,「派遣」的意思;後一個「使」字是名詞,「使者」的意思。十大河:指黃河。(
11)乘:趁。弊:疲乏。(
12)故:原來。
燕故貴人豪傑謂韓廣曰(1):「楚已立王,趙又已立王。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2),願將軍立為燕王。」韓廣曰:「廣母在趙,不可。」燕人曰:「趙方西憂秦(3),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強,不敢害趙王將相之家,趙獨安敢害將軍之家!」韓廣以為然,乃自立為燕王。居數月(4),趙奉燕王母及家屬歸之燕(5)。
當此之時,諸將之徇地者,不可勝數。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殺狄令,自立為齊王,以齊反擊周市(6)。市軍散,還至魏地,欲立魏後故寧陵君咎為魏王。時咎在陳王所,不得之魏(7)。魏地已定,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8),陳王乃立寧陵君咎為魏王,遣之國。周市卒為相(9)。
(1)燕故貴人:過去燕國的貴族。(2)萬乘之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3)方:正在。(4)居數月:過了幾個月。(5)奉:護送。(6)以齊:指憑借齊的力量。(7)之:到……去。(8)五反:指往返了五次。反,同「返」。(9)卒:終於。
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1),秦兵旦暮至(2),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軍至,必大敗。不如少遺兵(3),足以守(熒)〔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4),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5),獻其首於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城,自以精兵西迎秦軍於敖倉(6)。與戰,田臧死,軍破。章邯進兵擊李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等死。
(1)周章:即上文中的周文。(2)旦暮至:早晚就要到。(3)遺:留下。(4)兵權:指用兵的計謀策略。(5)矯王令:假傳陳王的命令。矯,假托。(6)敖倉:秦代在敖山上築倉儲糧,所以叫敖倉,也叫敖庾。故地在今河南鄭州西北氓山上。
陽城人鄧說將兵居郯(1),章邯別將擊破之(2),鄧說軍散走陳。銍人伍徐將兵居許,章邯擊破之,伍徐軍皆散走陳。陳王誅鄧說。
(1)郯:在今山東省郯城縣西,當時章邯的軍隊並沒有到達那裡,不當在郯交戰。「郯」當為「郟(jia,夾)」字之誤。郟,在今河南郟縣,與鄧說家鄉陽城臨近。(2)別將:章邯所率的其他將領。
陳王初立時,陵人秦嘉、銍人董紲(xie,謝)、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1),將兵圍東海守慶於郯(2)。陳王聞,乃使武平君畔為將軍(3),監郯下軍。秦嘉不受命(4),嘉自立為大司馬,惡屬武平君(5)。告軍吏曰(6):「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7),勿聽!」因矯以王命殺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擊陳,柱國房君死。章邯又進兵擊陳西張賀軍。陳王出監戰,軍破,張賀死。
(1)皆特起:都各自起兵反秦。特,單獨。(2)守慶:東海郡守名字叫慶。(3)畔:武平君的字。(4)不受命:指不接受命令。(5)惡:厭惡。(6)軍吏:軍中做具體工作的下級官佐。(7)不知兵事:不懂得軍事。
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1)。陳勝葬碭,謚曰隱王(2)。
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為倉頭軍(3),起新陽,攻陳下之,殺莊賈,復以陳為楚(4)。
初,陳王至陳,令銍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留已徇南陽,聞陳王死,南陽復為秦。宋留不能入武關,乃東至新蔡,遇秦軍,宋留以軍降秦。秦傳留至減陽,車裂留以徇(5)。
(1)御:駕車的人。(2)謚:古人有名位的人死後,按其生平事跡給予的稱號。隱:有功業未顯使人哀傷之意。(3)倉頭軍:以青巾裹頭的軍隊。(4)這句的意思是,又使陳地歸楚國所有。(5)車裂:古代的一種酷刑,用五馬分屍。徇:這裡是示眾的意思。
秦嘉等聞陳王軍破出走,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欲擊秦軍定陶下(1)。使公孫慶使齊王(2),欲與併力俱進(3)。齊王曰:「聞陳王戰敗,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請而立王(4)!」公孫慶曰:「齊不請楚而立王,楚何故請齊而立王!且楚首事(5),當令於天下。」田儋誅殺公孫慶。
(1)定陶下:指定陶城下。(2)使齊王:出使到齊王那裡。齊王,指田儋。(3)併力:全力。進:進軍。(4)安得:怎麼能夠。(5)首事:指首先起兵反秦。(6)令:號令。
秦左右校復攻陳(1),下之。呂將軍走,收兵復聚。鄱盜當陽君黥布之兵相收(2),復擊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復以陳為楚。會項梁立懷王孫心為楚王(3)。
(1)左右校:即左、右校尉,次於將軍的軍官。這裡指他們所率領的軍隊。(2)鄱盜:黥布在陳勝起義前曾在鄱陽一帶的長江中為盜,故稱「鄱盜」。相收:指呂臣與黥布的軍隊互相聯合。(3)懷王孫心:楚懷王的孫子,名心。
陳勝王凡六月(1)。已為王,王陳(2)。其故人嘗與庸耕者聞之(3),之陳(4),扣宮門曰(5):「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6)。自辯數(7),乃置(8),不肯為通(9)。陳王出,遮道而呼涉十。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
11)。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
12)!涉之為王沈沈者(
13)!」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
14),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
15),言陳王故情(
16)。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
17),輕威(
18)。」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
19),由是無親陳王者。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
20)。諸將徇地,至(
21),令之不是者(
22),系而罪之(
23),以苛察為忠(
24)。其所不善者(
25),弗下吏(
26),輒自治之。陳王信用之。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
27),由涉首事也。高祖時為陳涉置守塚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28)。
(1)王:稱王。凡:總共。(2)王陳:即「王於陳」,在陳地做王。(3)故人:舊相識,老朋友。(4)之陳:到陳地去。(5)扣:敲。(6)宮門令:守衛宮門的官。(7)辯數:反覆解說。(8)乃:才。置:放開。(9)為通:即「為之通」,替他通報。十遮道:攔路。(
11)這句的意思是,陳勝和他同乘一輛車回去。(
12)夥頤: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頤,語氣助詞,相當於「呀」。(
13)沈沈:形容宮室高大深邃,富麗堂皇。(
14)夥涉為王:這是當時流傳的口頭語,意思是一朝得志就變得十分闊氣。(
15)發舒:放肆,隨便。(
16)故情:過去的事情。(
17)顓:通「專」。妄言:胡說。(
18)輕威:輕視威嚴,有損於威嚴。(
19)引去:自動離開。引,退。(
20)司:同「伺」,暗中探查。(
21)至:到陳地匯報工作。(
22)令之不是者:命令他而不順從的。不是,不以為然,不順從。(
23)系:拘捕。罪之:把他判罪。(
24)苛察:苛刻地尋求過失。(
25)其所不善者:指與朱房、胡武關係不好的人。(
26)下吏:交給執法官吏。(
27)置遣:設置派遣。竟:終於。(
28)血食:享受祭祀。古時祭祀要宰殺牲畜作祭品,所以叫「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