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301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301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301頁

朗讀:

條侯周亞夫在沒有封侯還做河內郡守的時候,許負為他看相,說:「您三年以後被封侯,封侯八年以後任將軍和丞相,掌握國家大權,位尊而權重,在大臣中沒有第二個能和你比。此後再過九年,您將會餓死。」周亞夫笑著說:「我的哥哥已經繼承父親的侯爵了,如果他死了,他的兒子應當接替,我周亞夫怎麼談得上封侯呢?既然我已像你說的那樣富貴,又怎麼說會餓死呢?請你指教我。」許負指著周亞夫的嘴說:「您臉上有縱紋入口,這是餓死的面相。」過了三年,他的哥哥絳侯周勝之有罪,文帝從周勃的兒子中挑選賢能的人,大家都推舉亞夫,於是封亞夫為條侯,接續絳侯的爵位。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舉入侵邊境。文帝便任命宗正劉禮為將軍,駐軍霸上;任命祝茲侯厲為將軍,駐軍棘門;任命河內郡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便防備匈奴。皇帝親自去尉勞軍隊。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一直奔馳進入,從將軍到下屬官兵都騎馬迎送。之後到達細柳軍營,軍中官兵都披持鎧甲,兵刃銳利,弓弩張開,弓弦拉滿。天子的前導來到軍營,不能進入。前導說:「天子就要到了!」軍門都尉說:「我們將軍命令說『在軍中只能聽將軍的命令,不聽天子的詔令』。」過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進入。於是皇帝便派使者手持符節給將軍下詔令:「我要進去慰勞軍隊。」亞夫這才傳話打開軍營大門。營門的守衛士官對皇帝的車馬隨從說:「將軍有規定,軍營裡不准驅馬奔馳。」於是天子就拉緊韁繩慢慢行進。到了營中,將軍周亞夫手拿武器拱手行禮說:「穿戴盔甲的將士不能跪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皇上。」天子被他感動了,馬上變得面容莊重,靠在車著橫木上向官兵致意。派人向周亞夫致謝說:「皇帝特來慰勞將軍。」完成勞軍的禮儀後離去。一出營門,群臣都露出驚怪之色。文帝說:「啊,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呀!從前在霸上和棘門軍營看到的,簡直像是兒戲,他們的將軍本來就可能受襲擊被俘虜。至於亞夫,怎麼可能去侵犯他呢!」稱讚他很久。過了一個多月,三支軍隊都撤除了。文帝便授予周亞夫中尉的官職。
文帝將要去世的時候,告誡太子說:「如果發生危急情況,周亞夫是真正擔當領兵重任的。」文帝去世後,景帝授予周亞夫車騎將軍的官職。


  
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國叛亂。周亞夫由中尉升任太尉,領兵進攻打吳、楚叛軍。於是周亞夫親自請示皇帝說:「楚兵勇猛輕捷,很難與他們交戰取勝。我希望先把梁國放棄,讓他們進攻,我們去斷絕他們的糧道,這樣才能把他們制服。」景帝同意這個意見。
太尉周亞夫把各路軍隊會合到滎陽之後,吳國叛軍正在進攻梁國,梁國形勢危急,請求援救。而太尉卻領兵向東北跑到昌邑,深溝高壘守不出。梁國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認為堅守有利,不肯去救。梁國上書報告景帝,景帝隨即派使者詔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從皇帝的詔令,堅守營壘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輕騎兵由弓高侯等人率領去斷絕吳、楚叛軍後方的糧道。吳國軍隊缺乏糧食,士兵飢餓,屢次挑戰,可是漢軍始終也不出來。夜裡,漢軍營中受驚,軍內互相攻擊擾亂,甚至鬧到了太尉的營帳之下。太尉卻始終靜臥不起。時間不久,就恢復了安定。後來吳軍朝漢軍軍營東南角奔來,太尉讓人們注意防備西北。接著吳國精兵果然奔到了西北,但不能攻入。吳兵已經餓了,於是就撤退離去。太尉派精兵去追擊,大敗吳軍。吳王濞拋棄了他的大軍,與幾千名精壯士卒逃跑,逃到江南丹徒自保。漢兵於是乘勝追擊,完全俘虜了叛軍,並使他們投降,又懸賞千金買吳王之頭。過了一個多月,就有越人斬了吳王的頭來報告。雙方攻守一共只有三個月,吳、楚叛亂就被打敗平定了。於是將領們才認識到太尉的計謀是正確的。可是由於這次平叛。梁孝王卻和太尉有了仇怨。
周亞夫回朝後,朝廷重新設置了太尉官,周亞夫升任丞相,景帝非常器重他。後來,景帝廢了栗太子,丞相周亞夫極力爭辯,也未能勸阻。景帝從此就疏遠了他。而梁孝王每次進京朝見,常常跟太后講條侯周亞夫的短處。
有一天,竇太后說:「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了。」景帝推辭說:「起初南皮侯(竇彭祖)、章武侯(竇廣國)先帝都沒封他們為侯,等到我即位之後才封他們。王信現在還不能封啊。」竇太后說:「君主們都是各自按照當時的情況行事。我哥哥竇長君在世的時候,竟不能被封侯,死後他的兒子彭祖反倒封侯了,這件事我非常悔恨,皇上趕快封王信為侯吧!」景帝說:「這件事需要和丞相商議一下。」景帝就與丞相商議,周亞夫說:「當初高皇帝規定『不是劉氏家族的人不能封王,不是能功的人不能封侯,誰不遵守這個規定,天下人共同攻擊他』。如今王信雖然是皇后的哥哥,但沒有立功,封他為侯是違背規約的。」景帝聽了默默無言,只好作罷。
後來匈奴王唯徐盧等五人投降漢朝。景帝想要封他們為侯以鼓勵後來的人。丞相周亞夫說:「那幾個人背叛他們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們為侯,那還怎麼去責備不守節操的臣子呢?」景帝說:「丞相的意見的不能採用。」於是把唯徐盧等人全都封為列侯。周亞夫因而稱病退居在家中。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周亞夫因病被免去丞相職務。
不久,景帝在皇宮中召見條侯,賞賜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塊肉,沒有切碎的肉,不也放筷子。條侯心中不滿,扭頭就叫管宴席的官拿筷子來。景帝看到後笑著說:「這些不能滿足您的需要嗎?」條侯脫下帽子謝罪。皇帝起身,條侯趁機快步走出。景帝目送他出去後。說:「這個遇事就不滿意的人不能任少主的大臣啊!」
過了不久,條侯的兒子從專做後家用品的工官那裡給父親買了五百件殉葬用的盔甲盾牌。搬運的雇工很受累,可是不給錢。雇工們知道他偷買天子用的器物,一怒就上告周亞夫的兒子要反叛,事情自然牽連到條侯。雇工的上書呈報給景帝,景帝交給官吏查辦。官吏按文書上內容一一責問條侯,條侯拒不回答。景帝責罵他說:「我不任用你了。」並下令把周亞夫交到廷尉那裡去。廷尉責問說:「您是想造反嗎?」周亞夫說:「我所買的器物都是殉葬用的,怎麼說是要造反呢?」獄吏說:「您縱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到地下去造反吧!」獄吏逼迫越來越加緊。起初,獄吏逮捕條侯的時候,條侯想自殺,夫人制止了他。因此沒能死,接著就進了廷尉的監獄。周亞夫於是五天不吃飯,吐血而死。他的封地被撤除。
周亞夫的爵位中斷了一年,景帝便改封絳侯周勃的另一個兒子周堅為平曲侯,接續絳侯的爵位。周堅封侯十九年後去世,謚號是共侯。他的兒子建德繼承侯爵。十三年後,周建德任太子太傅。由於所獻的助祭黃金品質不佳,元鼎五年(前112),被判有罪,封地被廢除。
條侯周亞夫果然是餓死的。他死後,景帝便封王信為蓋侯。

太史公說:絳侯周勃原來做平民的時候,是個粗陋樸實的人,才能不過平庸之輩。等到隨從高祖平定天下,就身居將相之位,呂氏家族想謀反作亂,周勃挽救國家危難,使朝廷恢復正常。即使伊尹、周公這樣的賢人,怎超過他呢!周亞夫的用兵,一直保持威嚴莊重,堅韌不拔,即使司馬穰苴(j□,居)這樣的名將怎能超過他呢?可惜他自滿自足而不虛心學習,能謹守節操但不知恭順,最後以窮途因窘而告終,真令人悲傷啊!


  

【原文】【註解】

絳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1),徙沛。勃以織薄曲為生(2),常為人吹蕭給喪事(3),材官引強(4)。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