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所害莫如楚,楚強則秦弱,秦強則楚弱,其勢不兩立。故為大王計,莫如從親以孤秦。大王不從〔親〕,秦必起兩軍,一軍出武關,一軍下黔中,則鄢郢動矣。
「臣聞治之其未亂也,為之其未有也。患後而後憂之,則無及已。故願大王蚤孰計之(1)。」
「大王誠能聽臣,臣請令山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詔,委社稷,奉宗廟,練士厲兵(2),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誠能用臣之愚計,則韓、魏、齊、燕、趙、衛之妙音美人必充後宮,燕代橐駝良馬必實外廄(3)。故從合則楚王(4),衡成則秦帝(5)。今釋霸王之業,而有事人之名,臣竊為大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國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讎也(6)。衡人皆欲割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謂養仇而奉讎者也。夫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強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顧其禍。夫外挾強秦之威以內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無過此者。故從親則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則楚割地以事秦,此兩策者相去遠矣,二者大王何居焉?故敝邑趙王使臣效愚計,奉明約,在大王詔之。」
楚王曰:「寡人之國西與秦接境,秦有舉巴蜀並漢中之心。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而韓、魏迫於秦患,不可與深謀,與深謀恐反人以入於秦(7),故謀未發而國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當秦,不見勝也;內與群臣謀,不足恃也。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然如縣旌而無所終薄(8)。今主君欲一天下(9),收諸侯,存危國,寡人謹奉社稷以從。」
於是六國從合而併力焉。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
(1)蚤:通「早」。(2)厲兵:磨礪兵器。厲,通「礪」。兵,兵器。(3)橐:駱駝。廄:牲畜欄。(4)王:統一天下,成就王業。(5)帝:稱帝。(6)讎:仇人,仇敵。(7)反人:返回秦國並洩露消息的人。反同「返」。(8)縣(xuan,玄)旌:懸掛在空中的旗子。縣,同「懸」。懸掛。旌,古代用五色羽毛裝飾的旗子。終薄:著落,安頓。(9)一:統一。
北報趙王,乃行過雒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使送之甚眾,疑於王者(1)。周顯王聞之恐懼,除道,使人郊勞(2)。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3),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4)?」嫂委蛇蒲服(5),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6)。」蘇秦喟然歎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洛陽負郭田二頃(7),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於是散千金以賜宗族朋友。初,蘇秦之燕,貸人百錢為資,及得富貴,以百金償之。遍報諸所嘗見德者。其從者有一人獨未得報,乃前自言。蘇秦曰:「我非忘子。子之與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時,我困,故望子深(8),是以後子。子今亦得矣。」
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於秦。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9)。
(1)疑(nl,你):通「擬」。比擬,擬比。(2)郊勞:到郊外迎接、慰勞。昆弟:同母所生的兄弟。(4)前倨而後恭:前時傲慢,後時恭敬。形容對人態度改變。倨,傲慢。(5)委蛇:也作「逶迤」。伏地曲行而進。蒲服:同「匍匐」。伏地膝行。(6)季子:其嫂呼小叔為季子。一說蘇秦的表字。(7)負郭:靠近城郭。負,背倚。郭,外城。(8)望:埋怨,責怪。(9)窺:窺探。十五年:卷七十《張儀列傳》載張儀說楚懷王謂秦「不出兵函谷十五年以攻齊、趙」,說趙武靈王亦謂「秦兵不敢出函谷關十五年」;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載范睢說秦昭王亦云「至今閉關十五年,不敢窺兵於山東」或謂此皆策士遊說之辭,於史不合。按考之《秦本紀》及有關「世家」,秦與東方六國雖然也有戰爭,但基本上無大的戰事,並非都是策士誇大之辭。
其後秦使犀首欺齊、魏,與共伐趙,欲敗從約。齊、魏伐趙,趙王讓蘇秦(1)。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蘇秦去趙而從約皆解。
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是歲,文侯卒,太子立,是為燕易王。易王初立,齊宣王因燕喪伐燕,取十城。易王謂蘇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資先生見趙(2),遂約六國從(3)。今齊先伐趙,次至燕,以先生之故為天下笑,先生能為燕得侵地乎?」蘇秦大慚,曰:「請為王取之。」
蘇秦見齊王,再拜,俯而慶,仰而吊(4)。齊王曰:「是何慶吊相隨之速也?」蘇秦曰:「臣聞饑人所以饑而不食烏喙者(5),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今燕雖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強秦為仇。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強秦敝其後(6),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烏喙之類也。」齊王愀然變色曰(7):「然則奈何?」蘇秦曰:「臣聞古之善制事者,轉禍為福,因敗為功。大王誠能聽臣計,即歸燕之十城。燕無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已之故而歸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謂棄仇讎而得石交者也(8)。夫燕、秦俱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莫敢不聽。是王以虛辭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業也。」王曰:「善。」於是乃歸燕之十城。
(1)讓:責備,責怪。(2)資:資助,幫助。(3)從:合縱。從通「縱」。(4)吊:對受災禍的人表示哀悼、慰問。(5)烏喙:一種毒植物,即烏頭。(6)雁行:大雁飛行有序,或成「一」字形,或成「人」字形,這裡以喻是在前面的行列。敝:通「蔽」。遮擋,掩蔽。(7)愀然:神情變得淒愴而嚴肅。(8)石交:指感情深厚牢不可破的友誼或友人。
人有毀蘇秦者曰:「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將作亂。」蘇秦恐得罪,歸,而燕王不復官也。蘇秦見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1),無有分寸之功,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2)。今臣為王卻齊之兵而(攻)得十城(3),宜以益親,今來而王不官臣者(4),人必有以不信傷臣於王者。臣之不信,王之福也。臣聞忠信者,所以自為也;進取者,所以為人也。且臣之說齊王,曾非欺之也。臣棄老母於東周,固去自為而行進取也。今有孝如曾參,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王曰:「足矣。」蘇秦曰:「孝如曾參,義不離其親一宿於外,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廉如伯夷,義不為孤竹君之嗣(5),不肯為武王臣,不受封侯而餓死首陽山下。有廉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行進取於齊哉?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6),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有信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卻齊之強兵哉?臣所謂以忠信得罪於上者也。」燕王曰:「若不忠信耳(7),豈有以忠信而得罪者乎?」蘇秦曰:「不然。臣聞客有遠為吏而其妻私於人者(8),其夫將來,其私者憂之,妻曰『勿憂,吾已作藥酒待之矣』。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舉藥酒進之。妾欲言酒之有藥,則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則恐其殺主父也。於是乎詳僵而棄酒(9),主父大怒,笞之五十十,故妾一僵而覆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於笞,惡在乎忠信之無罪也夫?臣之過,不幸而類是乎!」燕王曰:「先生復就故官。」益厚遇之。
(1)鄙人:鄙陋的人。自我謙辭。(2)廟:宗廟。古代帝王供祀祖宗的所在。(3)卻:退卻。(4)官:授官。(5)嗣:繼承人,接續人。(6)期:約定的時間。引申為約會。(7)若:你。(8)私:私通,指不正當的男女關係。(9)詳僵:假裝仆倒。詳,通「佯」,假裝。僵,仆倒。十笞:用竹板或荊條打人脊背或臂、腿的刑罰。惡:哪裡,怎麼。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與蘇秦私通。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蘇秦恐誅,乃說燕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1),而在齊則燕必重。」燕王曰:「唯先生之所為(2)。」於是蘇秦詳為得罪於燕王而亡走齊(3),齊宣王以為客卿(4)。
(1)重:地位提高。(2)唯:聽從的樣子,任憑的意思。(3)亡:逃。(4)客卿:請別國人在本國做官,其位為卿而以客禮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