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史記全集譯注 - 492 / 824
歷史類 / 司馬遷 / 本書目錄
  

史記全集譯注

第492頁 / 共824頁。

 大小:

 第492頁

朗讀:

本傳是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四個人的合傳。這四個人都是劉邦手下能征慣戰的將領,所以司馬遷把他們放在一起來描寫。在描寫的時候,作者既注意到同中之異,也注意到異中之同。例如,他們四個人都為大將,這是相同點;但是他們所帶領的兵種不一樣,這是相異之處。樊噲率領步兵,攻城野戰,多次率先登城。而夏侯嬰則是率領戰車部隊,南征北戰,雖然攻堅步不如兵,然而卻可以橫掃千里,長驅直入,劉邦之所以能迅速入關,攻破咸陽,這裡有夏侯嬰的一份功勞。灌嬰作為當時最為年輕的大將之一,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被任命為騎兵將領。在垓下,灌嬰帶領騎兵追擊倉皇而逃的項羽,並在東城徹底打垮了他,部下五人共同斬下了項羽的頭顱。於是,對劉邦威脅最大的敵人也就被徹底消滅了。又如,樊噲、酈商,夏侯嬰、灌嬰四人都出身下層,這是相同點;但是這四個人原來所從事的職業又不盡相同,這又是相異之處。樊噲原是一個殺狗的屠夫,灌嬰原是一個販賣布匹的小販,而夏侯嬰則是原沛縣官府中的馬車伕,作者不露聲色地寫出了這些生活經歷對其以後事業的重大影響和在未來軍事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因為他們都出身卑微,所以他們才忠心耿耿地追隨劉邦南北轉戰,無論環境如何險惡,處境如何艱難,他們都毫不動搖。再如,樊噲等四人都對劉邦一片赤誠,這是相同點;但他們四人和劉邦的關係卻不大一樣,這又是相異之處。相對而言,樊噲和滕公夏侯嬰與劉邦的關係更為密切一些,因為他們是貧賤之交,故舊知己,所以在劉邦犯了錯誤時,他們能夠予以補正。比如,在劉邦戰敗,為了使自己逃命,要扔掉自己兩個孩子的時候,夏侯嬰及時地把他們拉上車子,使他們免於一死;在黥布造反,劉邦又因病委靡不振的時候,樊噲闖宮力諫,使劉邦重振精神,帶病出征,平定了叛亂。由此可見,他們對劉邦事業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史記》的最後,司馬遷曾有一段對樊噲等人的總評價:「攻城野戰,獲功歸極,噲、商有力焉,非獨鞭策,又與之脫難。作《樊酈列傳》第三十五。」(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這也許正是作者寫這篇傳記的主旨所在吧!

【譯文】


  

舞陽侯樊噲是沛縣人,以殺狗賣狗肉為生,曾經和漢高祖一起隱藏在鄉間。
當初跟從高祖在豐縣起兵,攻取了沛縣。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噲為舍人。接著,他跟隨沛公攻打胡陵、方與,回過頭來又鎮守豐縣,在豐縣城下,擊敗了泗水郡郡監所帶領的軍隊。再次平定沛縣,在薛縣西部,擊敗了泗水郡守所帶領的軍隊。在碭(dang,蕩)東,樊噲與章邯的部下司馬(ren,仁),交鋒,擊退敵軍,斬敵首十五級,被賜爵為國大夫。樊噲經常跟隨在沛公的身邊,沛公在濮陽攻打章邯的軍隊,攻城時他率先登城,斬首二十三級,被賜爵為列大夫。他跟從沛公攻打城陽,又是率先登城,同時還攻下了戶牖(y□u,有),打敗了秦將李由的軍隊,斬敵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在成武,樊噲跟隨沛公圍住了東郡守尉,擊退敵軍,斬敵首十四級,俘虜十一人,被賜爵五大夫。跟從沛公襲擊秦軍,出兵亳(bo,博)南,在槓裡擊破了河間郡守的軍隊。在開封以北又大敗趙賁的軍隊,因為在戰鬥中英勇殺敵,率先登城,殺死一個偵察兵的頭目,斬敵首六十八級,俘虜二十七人,被賜卿爵。在曲遇,隨沛公攻破楊熊的軍隊。攻宛陵時,率先登城,斬首八級,俘虜四十四人,被賜爵,封號賢成君。跟隨沛公攻打長社、(huan,環)轅,斷絕了黃河渡口,向東攻打屍一帶的秦軍。又向南攻打犨邑的秦軍。在陽城打垮了南陽郡郡守呂(y□,以)的軍隊。再向東攻打宛城,率先登城。再向西攻酈縣,因為樊噲擊退敵軍,斬首二十四級,俘虜四十人,沛公對他再加封賞。進軍武關,來到霸上,殺秦都尉一人,斬首十級,俘虜一百四十六人,收降卒兩千九百人。
項羽駐軍戲下,準備進攻沛公。沛公帶領一百多騎兵來到項營,通過項伯的關係面見項羽,向項羽謝罪,說明自己並沒有封鎖函谷關,不讓諸侯軍進入關中的事。項羽設宴犒賞軍中將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時候,亞父范增想謀殺沛公,命令項莊拔劍在席前起舞,想乘機擊殺沛公,而項伯卻一再擋在沛公的前面。這時只有沛公和張良在酒席宴中,樊噲在大營之外,聽說事情緊急,就手持鐵盾牌來到大營前。守營衛士阻擋樊噲,樊噲徑直撞了進去,站立在帳下。項羽注視著他,問他是誰。張良說:「他是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稱讚道:「真是個壯士!」說罷,就賞給他一大碗酒和一條豬前腿。樊噲舉杯一飲而盡,然後拔出寶劍切開豬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項羽問他:「還能再喝一碗嗎?」樊噲說道:「我連死都不怕,難道還在乎這一碗酒嗎!況且我們沛公首先進入並平定咸陽,露宿霸上,以此來等待您的到來。大王您今天一到這裡,就聽信了小人的胡言亂語,跟沛公有了隔閡,我擔心天下從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們都懷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項羽聽罷,沉默不語。沛公借口要去上廁所,暗示樊噲一同離去。出營之後,沛公把隨從車馬留下,獨自騎一匹馬,讓樊噲等四個人步行跟隨,從一條山間小路跑回霸上的軍營。卻命令張良代替自己向項羽辭謝。項羽也就至此了事,沒有誅殺沛公的念頭了。這一天若不是樊噲闖進大營責備項羽的話,沛公的事業幾乎就完了。第二天,項羽帶領軍隊進入咸陽,大肆屠戮,立沛公為漢王。漢王也就封樊噲為列侯,號臨武君。後又升任郎中,跟隨漢王進入漢中。


  
當漢王回軍平定三秦的時候,樊噲單獨帶兵在白水以北攻打西城縣丞的軍隊,又在雍縣之南攻打雍王章邯的輕車騎兵,都打敗了他們。跟從漢王攻打雍縣、(tai,台)縣縣城,率先登城。在好畤(zhi至)攻打章平的軍隊,攻城時樊噲又先登城。帶頭衝鋒陷陣,殺死縣令一人,縣丞一人,斬首十一級,俘虜二十人,升先郎中騎將。跟隨漢王在壤東攻打秦軍的車騎部隊,擊退敵人的進攻,升任將軍。在進攻趙賁的軍隊時,在攻取郿(mei,眉),槐裡、柳中、咸陽的戰鬥中,以及引水灌廢丘的敵軍,樊噲的功勞都最大。到了櫟(yue,月)陽,漢王把杜陵的樊鄉賜給樊噲當作食邑。跟從漢王進攻項羽,血洗了煮棗。在外黃,擊敗了王武、程處所帶領的部隊。接著又先後攻打鄒縣,魯城、瑕丘和薛縣。項羽在彭城把漢王打得大敗,全部收復了魯、梁一帶的地盤。樊噲回軍到滎陽,漢王又給他增加了平陰兩千戶作為他的食邑,以將軍之職守衛廣武。一年之後,項羽帶兵東去。樊噲又跟從漢王攻打項羽,攻取了陽夏,俘虜了楚國周將軍的士卒四千人。把項羽圍困在陳縣,把他打得大敗。樊噲血洗了胡陵。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