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府: 沖,繁,難。 隷桂平梧鬱道。 巡撫,布政、提學、提法,勸業、巡警道駐。 光緒三十二年,桂平梧鬱兼管鹽法道,徙駐梧州。 提督徙駐南寧。 明洪武五年,改靜江府為桂林府,領州二,縣七。 順治初,因明舊為省治。 乾隆六年,析義寧縣地置龍勝。 光緒三十二年,析永寧州永福、融、柳城、雒容四縣地置中渡。 廣二百五十里,袤三百里。 北極高二十五度十三分。 京師偏西六度十四分。 領一,州二,縣七。 臨桂 沖,繁,難。 倚。 明府治因之。 內:桂山、獨秀。 城東:七星。 南:南溪。 西:隱山。 東北:駮鹿。 灕水一曰桂江,省境西江北岸第二大受渠也。 自靈川入,西南流,經府治,郃陽江。 屈而東南,右受靈建水,又東與秋陂江合。 屈東南流,乖水西流注之,南入陽朔。 西:白石江,上源曰義江,自義寧入,經縣西南入永福。 相思江出縣南臥石山,南注分水塘,歧為二:東出者與浪石江合,入灕江;西出者與繞江合,入白石江。 南,六塘堡有汛。 同知駐大墟,光緒三十二年徙中渡。 西南,蘇橋巡司;南,六塘巡司。 驛一:東江。 興安 沖,繁。 府東北百三十四里。 東北:越城嶺,一曰始安嶠,五嶺在廣西北境者二,此其最西嶺也。 東南:龍蟠山。 西南:鬱金山。 海陽江即湘、漓二水源也,出靈川,右受石梯山水,左受太平堡水,又東北,經治東分水塘,歧為二,西南流者為灕水,東北流者為湘水。 湘水自治東東北流,右受莫川,入全州。 灕水經治北曰陡河,西流折南,至興隆市,六峒江合黃柏江、華江、川江、反璧江為大融江,自西北來注,西南入靈川。 西北:小融江,出戴雲山,東南流,亦入靈川。 全州營分防汛駐城。 西北有泍水汛。 社水巡司。 鹽砂、唐家二寨廢司。 驛一:白雲。 靈川 沖,難。 府東北五十里。 北:北障山。 東南:堯山。 西:呂仙。 北:鳳皇。 東南:陽海山,海陽江出,繞興安城西南流為灕水,復經縣東北曰靈江。 合小融江,又西南至治東,右受潞江,左受淦水,西南合甘棠江入臨桂。 甘棠江自興安入,經縣西北曰東江,東南流,合西江,又南,松木江合流風江東流注之。 經龍岩,諸水匯岩下,伏流而南,左受社江,曲流入靈江。 有帶融南北二堰,引潞江溉田二千餘頃。 西,塘下有鎮。 全州營分防汛駐。 驛一:大龍。 陽朔 沖。 府南少東百五十四里。 北:陽朔山。 西北:雲源。 西:都利。 南,古羅。 灕水自臨桂入,東南流,興平、熙平二水西流注之。 屈曲南流,至治東折東,安樂、歸義二水東北流注之。 左受白鶴山水,東南入平樂。 西,金寶堡,明置戍。 康熙八年,遊擊駐防,後廢。 桂林營分防汛駐城。 東北有鉛寶塘汛,有水汛。 驛一:古祚。 永寧州 簡。 府西百四十里。 東:百壽岩,東北:都狼。 北:銀瓶山,白馬江經其下。 東江一曰黃源水,出龍勝西南;經州北,東南流,至江口村,白馬江合大岩江、風門隘、茫洞江諸水,東北流,經治東注之,東南入臨桂境,折入永福,會白石江。 富河江出州西南古河山;東南流,經高坡,伏流,至蒲台寨西復出,合大洋江,西南錯入中渡曰中渡江,即雒容水也。 西南桐木、富祿、南常安三鎮。 永寧營駐城。 西南安良、屯秋,南常安,有汛。 南喇峒巡司。 永福 沖。 府西南百里。 明初屬府。 後屬永寧州。 順治初改屬府。 西南:金山,與馬芒山對峙,江流經其中。 又太和山濱江。 西:白石江自臨桂入,北經治東曰永福江,毛江合泗定河西北流注之。 東江亦自臨桂入,合西江東流注之。 西南流,受★E2容水,入雒容為洛清江。 石流江,上源曰四牌溪,自修仁流經縣東南,折而西,亦入雒容。 西南:蘭麻山,俗呼攔馬山,攔馬水所出,東入永福江。 山路險絶。 有蘭麻鎮。 桂林營左哨駐城。 南寨沙、西南理定、黃冕、鹿寨有汛。 縣丞駐鹿寨。 驛二:三里、橫塘。 義寧 難。 府西北八十二里。 明初屬府。 後屬永寧州。 順治初改屬。 西南:華嚴山、靈鷟。 西北:智慧。 北:丁嶺,義江出,南流,右受觀音田山、江頭嶺北諸山溪水,又南,智慧江合高家山水東南流注之。 經治西,左受石豪江,南入臨桂為白石江。 西北舊有桑江口廢司。 乾隆六年,以所屬置龍勝通判。 東:楊梅關。 義寧協左營分防汛駐城。 南有大嶺汛。 全州 沖,繁,難。 府東北二百五十四里。 東:黃華山。 西:覆釜、湘山、禮山。 西北有七十二峰,州西諸水多濫觴山麓。 湘水自興安入,右受建安鄉水,又東北,四溪源、大朝源水合為長亭江,北流注之。 經治南,灌江自灌陽北流注之。 羅水承萬鄉、寨墟、大會三水,東南流注之。 又東北,宜湘河合橫溪、梓溪、鍋頭、玉升諸源水,西北入湖南零陵。 西延水出州西,東北合眾小水,入湖南新寧。 西延鎮,州同駐。 有山角、山棗二巡司。 康熙二十五年,改置全州營,駐城。 黃沙、西延並有汛。 驛一:零陵。 灌陽 難。 府東北三百六十四里。 明屬全州。 順治初改屬。 東北:麒麟山。 東南:三峰山。 西南:賚子山。 灌江,古觀水,出縣西南仙人掌諸山,合牛江,至黃牛市,鹽川承賚子諸山水,東南流注之。 又東北,右受澥江水,經治東,左受龍川水,馬渡江承烏石江、黑岩水,東南流注之,北入全州,合於湘水。 東北石櫃、永安,北昭義有關。 全州營分防汛駐城。 北:巨岩堡汛。 西南:崇順裡巡司。 龍勝 要。 府西北二百十七里。 明,義寧縣地。 乾隆六年,析義寧西北地置,改龍勝理苗通判。 東南:龍脊山。 西南:大羅山。 貝子溪自湖南城步入,西南流,右合芙蓉溪,經治北,左受牛脛溪、平水江,又西北,南平江合西南諸水北流注之。 太平溪亦自城步入,合獨車溪,西南流注之,西入懷遠,是為潯江。 有義寧協左營駐防副將駐,右營分防。 西北廣南、城北小江、獨車,東北龍甸、芙蓉、貝子,西瓢裡,西北石村有汛。 西:廣南巡司。 又有龍勝巡司,本桑江,改駐城。 中渡 要。 府西南百二十里。 光緒三十年,剿平四十八峒匪,以桂林同知帶兵移駐峒內。 三十二年,析永寧、永福、融、柳城、★E2容地置,四十八峒俱入轄境。 改桂林同知為中渡撫民同知,仍屬府。 中渡江上源即富河江,自永寧入,東北受北來一水,折東南,經治東,受西來一水,東至永福曰雒容水,入永福江。 有保安營駐防。 西:平山巡司,光緒三十二年,以原駐中渡平樂司改置,移駐峒內平山墟。 第3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