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西直隷: 沖,繁,難。 隷鎮迪道。 巴裡坤總兵駐。 漢,東蒲類國。 後漢屬伊吾盧。 北魏屬蠕蠕。 隋屬突厥,後分屬西突厥。 唐,沙陀部與處月雜居,沙陀叛附吐蕃,徙居北庭。 宋屬伊州,後入於遼。 元為別失八里東境,屬亦都護。 明為和碩特部地。 明末固始汗遷青海,後為准噶爾台吉遊牧地。 康熙三十六年,平准噶爾,阿爾泰山以東地內屬。 雍正七年,建城於巴爾庫勒,改名巴裡坤。 九年,設安西同知,隷甘肅布政司。 乾隆三十七年,於東南築會寧城,設領隊大臣。 三十八年,升鎮西府,領宜禾、奇台二縣。 鹹豐五年,仍為, 移鎮迪道駐之。 裁宜禾。 光緒十二年來隷。 西南距省治一千三百三十里。 廣千里,袤八百里。 北極高四十三度三十九分。 京師偏西二十三度三十六分。 天山支脈迤邐南部者為祁連山。 西北有妙雷努雷山、鍋底山、那梅州山。 東北有薩混子山。 東有松山、千里格山。 巴爾庫勒淖爾即蒲類海,在西北,皇渠、水磨河、高家湖合諸小水均瀦入之。 北有鹽池。 東北:察哈泉。 東南:柳條河與昭莫多河合。 驛八:曲底、奎素、松樹塘、蘇吉、下肋巴泉、務塗水、芨芨台、上肋巴泉。 卡倫二。 境分區二十四。 吐魯番直隷: 沖,繁,難。 隷鎮迪道。 回部郡王、台吉駐。 漢,車師前王庭,後置戊己二校尉。 晉治高昌,後入涼。 北魏為高昌國,並於蠕蠕。 後立闞伯周為高昌王,傳至鞠嘉,為唐所滅,置西州,升安西都護府。 貞元中,陷吐蕃。 五代為回鶻所據,稱西州回鶻。 宋建隆二年入貢。 元太祖平其地,號畏吾兒,設都護,封察哈台於此。 明初為火州地,嗣稱吐魯番。 順治三年,吐魯番阿布勒阿哈默特入貢。 六年,助河西逆回,絶其使,尋復通。 康熙二十四年,回疆平。 雍正五年內徙,安置瓜州,建城闢展。 乾隆二十四年,設建六城於闢展,置辦事大臣、管糧同知,仍以吐魯番廣安城為回城。 回城四:曰魯克沁,曰色更木,曰哈喇和卓,曰托克遜。 合吐魯番為六城。 設阿奇木伯克理回務。 四十四年,移同知駐吐魯番,並設巡檢,隷甘肅布政使司。 四十五年,裁辦事大臣,改設吐魯番領隊大臣,歸烏魯木齊都統節制。 光緒十年,裁領隊大臣。 十二年,置直隷來隷。 西北距省治五百三十里。 廣八百餘裡,袤五百餘裡。 北極高四十三度四十分。 京師偏西二十六度四十五分。 領縣一。 天山橫亙北境,為群山之總幹。 東北:柯格達阪。 北:度吉爾山、阿布都爾山。 西:湖洛海、合同察海、卡卡蘇各達阪。 南:哈拉可山、庫木什達阪、覺洛塔哈山。 東南:克子裡、阿習布拉克、勝金台山。 白楊河自迪化入,東南流,逕托克遜沙山,瀦為覺洛浣。 西:烏斯水、作洛滿若水、布而水,均出合同察海達阪,入焉耆。 驛十一:楊和、勝金口、巠硜子、三角泉、布乾颱、托克遜、小草湖、蘇巴什、阿哈布拉、桑樹園、庫木什。 卡倫一。 有回莊二十。 回城巡司一。 光緒七年,俄約定為商埠。 鄯善 沖,繁,難。 東二百五十里。 漢,車師前國東境樓蘭。 元魏後為高昌白棘城。 唐,柳中縣,屬西州交河郡地。 宋,六種,屬高昌,後入遼。 元,魯克察魯地。 明,柳城。 康熙末內屬。 乾隆三十六年設闢展巡檢。 光緒二十九年改置。 天山分支亙於北境,有東西柯柯雅山、茂萌山、高泉達阪。 縣境諸水,出自井泉,伏流地中。 西北:五個泉、夾皮泉。 北:柳樹泉。 西南:馬廠湖。 南:戈壁。 驛八:齊克滕木、土墩子、西鹽池、惠井子、梧桐窩、七個井、車箍轤、連木沁。 卡倫一。 有大回莊七。 哈密直隷: 沖,繁。 隷鎮迪道。 副將駐。 漢,伊吾盧地,為匈奴呼衍王庭,後置宜禾都尉。 三國屬鮮卑西部。 晉屬敦煌郡。 北魏屬蠕蠕。 隋築新城,號新伊吾,後屬西突厥。 唐貞觀四年,置西伊州,尋改伊州,置都督府。 天寶初,改伊吾郡,尋復初。 廣德後,陷吐蕃。 五代時,號胡盧磧。 宋雍熙後,屬回鶻,元屬畏吾兒,後為宗室納勿裡封地。 明永樂四年,建哈密衛。 正德中,服屬吐魯番。 順治四年,哈密衛輝和爾都督入貢。 六年,以助逆絶貢,復通。 康熙三十六年,俘獻色布騰巴勒珠爾,賜額貝都拉紮薩克印。 三十七年,編列旗隊,設管旗章京。 雍正五年,始建城。 回城在城西三里,回子郡王所居,康熙五十六年築。 設協辦旗務伯克。 十三年,設駐防兵。 乾隆二十二年,準部平,其酋伊薩克內附,移靖逆、瓜州、黃墩各營駐之,撤駐防兵。 二十四年,設辦事大臣、協辦大臣、撫民通判、巡檢,隷甘肅布政司。 光緒十年,升直隷。 十二年來隷。 西北距省治一千六百二十里。 廣四百五十餘裡,袤二百五十里。 北極高四十二度五十三分。 京師偏西二十二度三十四分。 北:天山。 其分支,西北:截達阪、沙克拉山、可雅爾達阪、合塔手可拉山。 東北:阿克相木山、坤翌圖山、阿里鐵洛可山、空多洛托山。 哈密河出西蘇巴什湖,南流瀦為小南湖,又南流,東為碩洛浣,西為阿里浣,折西南,瀦為大泉海子,為沙漠所滲。 東:乾河子。 東北:烏拉台水、安吉水、黑具瑪水、達子湖。 西:依他拉可水、八道溝等水。 南:戈壁。 驛十四:伊吾、南山口、黃蘆岡、長流水、格子煙墩、苦水、沙泉子、星星峽、頭堡、三堡、三道嶺、墩、橙槽溝、一碗泉。 新城,巡司一。 境分區三十五。 有大回莊十四。 光緒七年,俄約定為商埠。 庫爾喀喇烏蘇直隷: 沖,繁,難。 隷鎮迪道。 辦事、領隊大臣駐。 漢,匈奴西境。 晉後為鐵勒部。 北周屬突厥。 隋屬西突厥,為處木昆部。 唐永徽中破之,設郡縣,屬昆陵都護府。 開元中,置瀚海軍。 後唐時屬遼。 元,回鶻地。 明,綽羅斯部地,後屬准噶爾。 乾隆二十二年,平準部。 二十七年,設辦事大臣。 二十八年,築慶綏城。 三十七年,設領隊大臣、縣丞。 四十六年,設同知。 明年設遊擊。 四十八年,築新城,定今名, 設糧員,裁縣丞。 隷烏魯木齊都統。 光緒十二年,裁糧員,置直隷,改隷。 東距省治七百里。 廣三百三十里,袤五百四十里。 北極高四十四度三十分。 京師偏西三十一度。 天山支脈在境南者,額林哈畢爾噶、托羅滾、沙得格果沙吐克土諸山,額布圖、古爾班、恰克、額爾圖諸嶺。 奎屯河出托羅滾山,合托羅滾水、熱水泉、沙格得水,北流,至城東,分二支渠,至二台驛,折西流,與濟爾噶朗河會。 濟爾噶朗河出古爾班嶺,合劄哈水、東鬥水、哈峽圖水,北流,會奎屯河,又西流,入精河,與固爾圖河會。 固爾圖河出額爾圖嶺,有五源,合北流,折西入精河,與金屯河會。 西流,瀦於喀喇塔拉阿西柯淖爾。 精河巡司一。 驛九:西湖、奎屯、普爾塔齊墩、木達、固爾圖、頭台、二台、小草湖、鄂倫布拉克。 境分區九。 有舊土爾扈特部遊牧地。 卡倫一。 第3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上》
第3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