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地方,筆跡和敘述非常清楚地顯露出,作者由於工作過度而得的病發作了,並且逐漸加重;這種情況起先使他獨自進行工作越來越困難,最後竟時常使他的工作完全無法進行。 這並不奇怪。 在1863年和1867年之間,馬克思不僅已經為《資本論》後兩卷寫成了初稿,把第一卷整理好準備付印,而且還為國際工人協會的創立和擴大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是,由於這個原因,他的病在1864年和1865年就顯出嚴重的癥狀,使他不能親手完成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工作。 我的工作首先是按照原文把全部手稿口授一遍,弄出一個易讀的抄本;這個手稿的原文,甚至我也往往費很大勁才能辨認。 這件事就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 抄完以後,才能開始真正的編輯工作。 我把這種編輯工作限制在最必要的範圍之內。 凡是意義明白的地方,我總是儘可能保持初稿的性質。 個別重複的地方,我也沒有划去,因為在那些地方,象馬克思通常所做的那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論述同一問題,或至少是用不同的說法闡明同一問題。 在我所作的改動或增補已經超出單純編輯的範圍的地方,或在我必須利用馬克思提供的實際材料,哪怕儘可能按照馬克思的精神而自行得出結論的地方,我都用四角括號(本卷用花括號{}——編者注)括起來,並附上我的姓名的縮寫。 我加的腳註有時沒有用括號;但是,凡是注的末尾有我的姓名的縮寫的地方,這個注就全部由我負責。 在這個手稿裡面有許多提示,表示這些地方留待以後闡述,可是這些諾言並沒有全部實現,這對一個初稿來說是不言而喻的。 7我讓這些地方保持原樣,因為它們可以表明作者打算將來進行加工的意圖。 現在談一下詳細情況。 對第一篇來說,主要的手稿只有大大壓縮才能使用。 這份手稿一開始全是關於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的關係的數學計算(構成本卷第3章 ),而我們這個第一章 闡述的題目,卻是到後來才附帶說到。 這裡有兩個各有對開紙八頁的修改稿的開頭部分可供利用,但不是始終都寫得很連貫。 現在的第一章 就是由這兩個部分編成的。 第二章 采自主要的手稿。 可用於第三章 的有一系列未完成的數學計算,此外還有一整本差不多已經完成的、在七十年代寫成的筆記,用方程式來說明剩餘價值率和利潤率的關係。 把第一卷的大部 譯成英文的我的朋友賽米爾·穆爾,為我整理了這個筆記,他作為劍橋的一位老數學家,擔任這項工作是更合適得多的。 然後我就按照他的摘要,有時也利用主要的手稿,編成第三章 。 第四章 只有一個標題。 但是,因為這一章研究的問題即周轉對利潤率的影響極為重要,所以由我親自執筆寫成,因而全章的正文都放在括號內。 從這裡我又發現,第三章 的利潤率公式實際上需要作一些修改才能普遍適用。 從第五章 起,對本篇其餘部 來說,主要的手稿是唯一的來源,雖然在這裡也還必須作很多的變動和補充。 以下三篇,除了文字上的修訂,我几乎可以完全按照原來的手稿進行編輯。 少數幾處,大多是關於周轉的影響的地方,曾經過加工,以便和我補寫的第四章 一致起來;這些地方也都放在括號內,並且標上我的姓名的縮寫。 主要的困難在第五篇。 那裡討論的也是全卷最複雜的問題。 正當馬克思寫這一篇時,上面提到的重病又一次發作了。 因此,這8一篇不但沒有現成的草稿,甚至沒有可以提供輪廓,以便加以充實的綱要,只不過是開了一個頭,不少地方只是一堆未經整理的筆記、評述和摘錄的資料。 起初我曾試圖象對第一篇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做過的那樣來編輯這一篇,即把空白補足,對只有提示的片斷進行加工,使這一篇至少可以接近於作者原來打算寫成的那個樣子。 我至少這樣試了三次,但每一次都失敗了,由此喪失的時間就是出版推遲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後,我看到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要這樣做,我就得涉獵這方面的全部浩瀚的文獻,而最後搞成的東西,就不會是馬克思的著作了。 沒有別的辦法,我只好當機立斷,儘可能限于整理現有的材料,只作一些必不可少的補充。 這樣,我就在1893年的春天完成了這一篇的主要工作。 這一篇涉及金融學,本身應當可以單獨成一卷。 在各章中,第二十一章 至二十四章大體上已經完成。 第二十五章 和第二十六章 需要對引證的材料加以取捨,並且把從別處發現的材料補充進去。 第二十七章 和第二十九章 几乎完全可以照原稿付印,第二十八章 有些地方則必須重新組織。 但真正的困難是從第三十章 開始。 從這章起,不僅要整理引證的材料,而且要整理思路,因為思路不時為插句、離題的論述等等所打斷,然後再在別處展開,而且往往是完全附帶地展開的。 因此,第三十章 是經過挪動和刪節 編成的,在別處也有這樣的做法。 第三十一章 寫得又比較連貫了。 但手稿中接着是題為《混亂》的一長篇東西,都是議會關於1848年和1857年危機的報告的摘錄。 第4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資本論》
第4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