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底獄的陷落標志著民眾登上了歷史舞台。 他們的干預輓救了資產階級,從此以後,後者不得不在關鍵時刻依靠街頭下層民眾提供「一次革命」。 這樣的時刻在後來的歲月裡有過許多次,如資產階級為爭得權力而進行反對國王、反對特權階層、最後反對整個歐洲的舊秩序的鬥爭時就是如此。 民眾革命不僅發生在巴黎,也發生在農村。 農民在其長期存在的苦難的刺激下,在攻破巴士底獄的激動人心的消息的激勵下。 拿起了武器。 在農村的許多地方,他們拆除籬笆,奪取土地,燒燬莊園主的住宅。 面臨這種革命形勢,國民議會中的貴族和教士只得屈服于現實,和平民一起投票贊成廢除封建制度。 在1789個著名的「八月的日子」裡,通過了廢除一切封建稅、免稅特權、教會徵收什一稅的權利以及貴族擔任公職的專有權的法規。 在國民議會所規定的其他許多重要的措施中,較突出的是沒收教會土地、改革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以及通過《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這份宣言闡明了關於自由、財產和安全的基本原則-一「就人們的權利而論,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終如此國家實質上是所有主權的來源法律是公眾的意志的表達自由存在於做任何不損害別人的事情的權力中」最後一個條款表明,資產階級並沒有失去對革命方向的控制:「財產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顯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確定和先前規定的損失賠償是公正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應當被剝奪這種權利。 」這份宣言是革命的基本要旨。 用一位法國歷史學家的話來說,它相當於舊制度的死亡證書。 宣言被印成許許多多的傳單。 小冊子、書籍並被翻譯成其他語言,使「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口號傳播到整個歐洲,最後傳播到整個世界。 國王路易決不願意接受8月4日的徹底改革和宣言的革命原則。 他告訴一位大主教;「我決不答應讓我的教士或貴族遭受掠奪。 我不會批准使他們受到掠奪的法令。 」巴黎下層民眾再一次戰勝了王室的反對。 國王的敵視、巴黎糧食供應的短缺,激起了民眾的鬥爭。 10月初,以婦女為主體的饑餓民眾襲擊了巴黎的麵包鋪子,然後向凡爾賽的王宮進軍。 在這些民眾的壓力下,路易同意將宮廷還到巴黎。 民眾興高采烈地往回行進,自誇他們帶來了「麵包師傅、麵包師傅的妻子和孩子」。 王室成員住進了土伊勒裡宮巴黎的一座宮殿,在那裡,他們成為實際上的囚犯,而國民議會則設在附近的一所騎兵學校裡。 10月的這些充滿騷動的日子確保了對8月法令的批准。 由於王室和國民議會受到民眾行動的左右,這些日子巴黎民眾的影響大增。 戰爭和恐怖雖然巴黎的國王實際上沒有力量,但許多教士和貴族決心恢復他們所失去的地位和特權。 其中有些人逃亡國外,在國外努力設法使外國列強捲入反對法國革命政權的糾紛中去。 他們成功了,不過應該注意到,國民議會中的激進派即吉倫特派也贊成戰爭,因為後者相信一個共和國可以由此在法國得到建立,革命學說可以由此傳播到整個歐洲。 隨着奧地利和普魯土站在反對法國的方面,戰爭于1792年4月爆發。 最初,裝備很差的法國人被擊潰,但是,無數的志願者在全國性的愛國主義浪潮中成群結隊地湧到法國旗幟下。 同時,巴黎民眾加入反對不得人心的路易及其受人憎恨的奧地利籍王后瑪麗姬·安東內特的行動中。 在民眾的壓力下,國民議會于8月10日暫時停止了國王的職權,號召人們參加國民公會的選舉。 經男子普遍選舉產生的國民公會于1792年9月21日召開,在解決最迫切的問題即保衛祖國、反對奧地利-普魯士侵略者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功。 革命幹勁和民眾支持相結合,證明是不可抵抗的,普魯士人和奧地利人被趕出了邊境。 1793年,英國、荷蘭和西班牙加入了反對法國的聯盟。 革命者的反應是進行著名的全民總動員。 有位演說家慷慨激昂地演講道:「讓每個人都為正在進行中的全國性的軍事努力盡一份責任。 青年們將戰鬥,已婚的人將鍛造武器提供給養,婦女們將為士兵製作衣服去醫院當護士照料傷員,孩子們將用舊亞麻布製作作繃帶用的軟麻布老人們將被送到公共廣場上去激勵青年戰士的勇氣、宣傳對國王們的仇恨和共和國的統一。 」人民起來保衛祖國。 14支軍隊在行伍出身的青年將領們的指揮下,奔赴戰場。 在「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口號的鼓舞下,法國平民軍隊以破竹之勢前進。 到1795年,敵人的聯盟已被粉碎。 其時,國民公會愈來愈向左轉,在一定程度上,這不僅是因為它經男子普選產生,還因為對戰爭的努力引起了革命熱情。 到1793年6月,吉倫特派已由更激進的雅各賓派取代。 這時,居支配地位的統治機關是救國委員會。 這一委員會以革命熱情和熱烈的愛國精神任命和罷免將軍、鼓舞群眾參加英勇的行動、實施對外政策、對無數的問題立法,並通過一個無情的恐怖時期來鎮壓反抗。 許許多多的人因叛國罪或者僅僅因愛國精神不夠而受到指控,並被送上了斷頭台即當時所稱的「國家剃刀」。 第25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2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