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長期的內戰和干涉對有關的所有黨派都是一場災難。 它使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岸的俄國農村的土地荒廢,使俄國人民大批死於橫禍、饑餓和疾病。 同樣嚴重的是新成立的蘇聯與西方世界之間的關係惡化了。 蘇聯領導人懷有的「被資本主義包圍」這種馬克思主義的擔心進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則對1919年建立的共產國際的無用的宣言過于認真。 這種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隨後10年的國際關係,大大地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 二、共產主義在中歐的失敗 德國的勢力均衡 當內戰在蘇俄猛烈進行時,歐洲面臨的關鍵性問題是共產主義是否會向西方傳播。 列寧及其布爾什維克認為,如果共產主義不能向西方傳播,他們的事業注定要失敗。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他們不能想象他們的革命會在一個國家、尤其是在以農業為主的俄國生存並紮根,因此,他們密切地、滿懷希望地注視着中歐、尤其是德國的事態發展,因為德國顯然是關鍵性的國家。 如果德國變成共產主義國家,那麼它的工業實力和俄國的自然資源結合起來,就會是不可摧毀的,革命的前途也就會有保障。 最初,布爾什維克的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實現。 在海軍發生兵變和革命從波羅的海諸港口傳入內地以後(見第二十章 第六節),德國皇帝不得不于1918年11月9日退位。 與俄國蘇維埃相類似的工人士兵委員會出現在包括柏林在內的各大城市。 革命運動非常強大,共產主義似乎很有可能容沒歐洲大陸,至少抵達萊茵河。 然而,最後的結果並不是產生一個蘇維埃德國,而是產生一個資產階級的德意志共和國。 有幾個當時未被注意到的因素可解釋這一重大結果,一個因素是戰前德國的繁榮,它使工人階級比較心滿意足、無心革命。 誠然,1914年時的錯國社會民主黨是歐洲最強大的政黨,但它很保守,專心致力於社會改革而不是致力於革命。 同樣重要的是德國農民的富裕,他們的境況比俄國農民要好得多。 在戰爭的幾年中,他們的日子也過得並不太壞,因此,布爾什維克的「把士地分給農民」的口號雖然在俄國非常有效,但對德國的影響卻很小。 而且,戰爭在德國革命的時候已結束,這又與俄國的情況截然不同。 對和平的要求也許比其他任何東西更多地幫助了布爾什維克,但在德國卻毫無意義。 此外,儘管德國軍隊被打敗,但它決沒有象1917年的俄國軍隊那樣士氣沮喪、進行叛亂。 在德國,當最後的較量到來時,革命的反對者能號召可靠的軍隊支持他們。 最後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因素是德國社會主義者陣線的分裂。 當然,這決不是唯一的分裂。 1914年,在支持還是反對戰爭的問題上,歐洲所有的社會主義政黨都不同程度地分裂了。 在德國,弗裡德里希·艾伯特和菲利普·謝德曼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多數派從一開始就支持德國的戰爭努力。 由於他們比較保守,他們這時拚命反對革命的工人士兵委員會。 「我憎恨社會革命」,艾伯特坦率地宣佈,「我非常憎恨社會革命」。 社會民主黨的另一派是斯巴達克斯同盟,它相當於列寧的布爾什維克,由兩位傑出、能幹的革命者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領導;前者出身于著名的德國社會主義者家庭,後者的祖先為波蘭-猶太人。 正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斯巴達克思同盟支持工人士兵委員會,希望在德國建立一個蘇維埃式的政權。 在社會民主黨多數派和斯巴達克斯同盟之間的是獨立社會民主黨;它也贊成建立蘇維埃德國,但又希望同社會民主黨多數派合作。 魏瑪共和國的建立 當馬克斯親王宣佈德皇退位時,他自己也辭去了首相職務,將政權交給了弗裡德里希·艾伯特。 艾伯特成立了由「6位委員」組成的內閣即人民代表會議,其中3名為社會民主黨多數派成員,3名為獨立往會民主黨黨人。 斯巴達克思同盟情願獃在內閣外面,其原因很簡單,他們只對使革命進一步向左的方向發展感興趣。 菲利普·謝德曼在議會大廈的陽台上宣佈德意志共和國成立,但與此同時,李卜克內西也在一哩以外的帝國宮殿的陽台上宣佈蘇維埃德國成立。 這時,最大的問題是哪一派會取勝。 1917年3月,臨時政府成立,當時的形勢可與俄國的形勢相比。 艾伯特十分潭楚俄國的結果,他不想成為第二個克倫斯基。 因此,11月10日即德皇退位的第二天。 他為了鎮壓斯巴達克思同盟和工人士兵委員會而與總參謀長威廉·格勒納將軍結成了秘密同盟。 每天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兩個人都要用連接柏林的總理公署和斯帕的司令部的專用電話進行交談。 由於有了這一強有力的支持,艾伯特開始積極反對極左派。 獨立社會民主黨拒絶一起行動,並退出了內閣,但這無關緊要。 11月30日,斯巴達克思同盟改名為德國共產主義勞動黨,並制訂了起義計劃,但在這些計劃完成之前,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態堡已被逮捕,並「在企圖逃跑時」被擊斃。 他們的1,000多名追隨者在隨後爆發的殘酷的巷戰中被殺害。 到1919年1月中旬時,來自左派的危險已經消除。 第3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全球通史》
第3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