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立朝剛嚴,聞者皆憚之,至于童稚婦女亦知其名,貴戚、宦官為之斂手。 舊制,凡訟訴,不得徑造庭下,府吏坐門,先收狀牒,謂之牌司。 拯開正門,徑使至庭自言曲直,吏不敢欺。 時京師大水,因言中官。 勢族築園榭多跨惠民河,故河塞不通,乃悉毀去。 或持地券自言,有偽增步數者,皆審驗,劾奏之。 甲寅,遼上太后尊號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廣愛宗天皇太后。 乙卯,以太子中允、天章閣侍講胡瑗管句太學。 始,璦以保寧節度推官教授湖州,科條纖悉備具,以身先之,雖盛暑必公服坐堂上。 嚴師弟子之禮,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親愛如其父兄,從游者常數百人。 慶歷中,興太學,下湖州取其法,着為令。 璦既為學官,其徒益眾,太學至不能容。 璦教人,隨材高下,衣服容止有度,人遇之,雖不識,皆知其為璦弟子也。 於是擢為經筵,治太學如故。 甲子,夏國主諒祚遣使來告其母密藏氏卒。 初,密藏氏通於李守貴,又通吃多已。 守貴憤怒,於是殺吃多已及密藏氏。 諒祚母族鄂特彭乃族殺守貴,保養諒祚,以其女妻焉,時諒祚生九歲矣。 乙丑,輟視朝,以諒祚母喪故也。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嘉佑二年遼清寧三年 春,正月,庚辰,遼主如鴨子河。 癸未,翰林學士歐陽修權知貢舉。 時士子尚為險怪奇澀之文,號太學體,修痛排抑之。 榜出,囂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詆斥,或為祭文投其家。 然文體自是遂變。 丙戌,遼置倒塌嶺節度使。 乙未,五國部長貢方物于遼。 己亥,天章閣待制兼侍讀孫甫卒,特贈右諫議大夫。 甫善持論,着《唐史記》,每言唐人行事以推見當時治亂,若身履其間。 詔藏其書秘閣。 二月,己酉,梓夔路三里邨夷人寇淯井監。 庚戌,遣使錄三京輔郡繫囚。 己未,遼主如大魚濼。 壬戌,太子太師致仕杜衍卒。 衍退寓南京凡十年,性不植產,第室卑漏,才數十楹,居之裕如也。 出入從者十許人,烏帽皁履,衤弟袍革帶。 親故或言宜為居士服,衍曰:「老而謝事,尚可竊高士名乎!」王洙謁告歸應天府,有詔撫問。 及病,帝中使賜藥,挾醫往視,不及,卒,年八十,贈司徒兼侍中,謚正獻。 衍臨終戒其子薄葬,自作遺疏,其略曰:「無以久安而忽邊防,無以既富而輕財用,宜早建儲副以安人心。 」語不及私。 澧州羅城洞蠻內寇,發兵擊走之。 癸酉,山南東道節度使兼侍中王德用卒。 德用,將家子,習知軍中情偽,以恩撫下,故多得士心,名聞外國,雖閭閻婦女小兒亦呼為黑王相公雲。 是月,雄、霸州地震。 三月,辛巳,遼以楚國王尼嚕古為武定軍節度使。 丁亥,賜進士建安章衡等及第、出身、同出身。 是歲,進士與殿試者始皆不落。 己丑,賜諸科及第,又賜特奏名進士諸科同出身,補諸州長史、文學。 乙未,遼遣林牙耶律防等來請禦容。 戊戌,以御史中丞張昪為回謝使,單州防禦使劉永年副之。 初,遼興宗致其畫像及聖宗畫像凡二軸,請易真宗及帝禦容,既許之,會興宗晏駕,遂寢。 至是遣使再請,故命昪等傳命,令更持新主畫像來即予之。 翰林學士胡宿草國書,奏曰:「陛下先已許之,今不與,則傷信矣。 」不從。 昪等至遼,遼主欲先得聖容。 昪曰:「昔興宗弟也,弟先面兄,於理為順。 況今南朝乃伯父之尊,當先致恭。 」遼人不能對。 庚子,判陳州、護國節度使、同平章事狄青卒。 帝發哀苑中,贈中書令,謚武襄。 青為人,謹密寡言,計事必審中機會而後發。 師行,先正部伍,明賞罰,與士卒同甘苦,雖敵卒犯之,無一人敢先後者,故其出常有功。 尤喜推其功以與將佐,始與孫沔破賊,謀一出青,賊已平,經制餘事悉以委沔,退然如不用意者。 沔始服其勇,既又服其為人,自以為莫及也。 尹洙以貶死,青悉力周其家事。 嘗有持狄梁公畫像及告身詣青,以為青遠祖;青謝曰:「一時遭際,安敢自附梁公!」厚贈其人而遣之。 夏,四月,丙辰,遼主清暑永安山。 丁巳,徙知常州、侍御史范師道為廣南東路轉運使。 舊補攝官皆委吏胥,無先後遠近之差,師道始置籍次第之。 己巳,以殿中侍御史裡行吳中復為殿中侍御史、充言事御史,從中丞張昪言也。 辛未,通判黃州趙至忠上《遼地圖》及《雜記》十捲。 癸酉,以彭仕羲未降,遣官安撫湖北。 甲戌,司天監言:「據《崇天歷》,己亥年日當食正月朔,乞定戊戌年十二月為閏以避之。 」詔不許。 火峒蠻儂宗旦聚眾人寇。 宗旦者,智高之族也。 知邕州蕭注欲大發峒丁擊之,知桂州蕭固獨請以敕招降。 轉運使王罕以為宗旦保山溪篁竹間,苟設伏要我軍,未可必勝,徒滋邊患,乃獨領兵次境上,使人招宗旦子日新,謂曰:「汝父內為交趾所仇,外為邊臣希賞之餌。 歸報汝父,可擇利而行。 」於是宗旦父子皆降,南事遂定。 以宗旦為忠武將軍,日新為三班奉職。 五月,庚辰,並代鈐轄、管句麟府軍馬開封郭恩與夏人戰于斷道塢,死之。 走馬承受黃道元、府州寧府寨監押劉慶被執,死傷數百人,亡失器甲馬匹甚眾。 詔贈恩同州觀察使,封其妻,官其子弟有差,給舊俸三年。 癸未,賜國子博士寇諲銀絹五十兩匹,諲上其祖準所着文集也。 甲申,改築禖壇于圜丘東南。 己亥,遼主如慶陵,獻酎于金殿、同天殿。 六月,壬子,以汝州龍山孔日攵為校書郎,致仕,絳州稷山韓退為安逸處士,翰林學士承旨孫拚等薦二人有行義故也。 第3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上》
第3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