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癸丑朔,頒《三省、樞密、六曹條制》。 烏蠻乞弟遁去,林廣乃率眾深入。 會大雨雪,浹旬,始次老人山。 山形劍立,度黑崖,至鴉飛不到山,進次歸來州。 天大寒,軍士皆凍墮指,留四日,求乞弟不可得。 內侍麥文昺問廣軍事,廣曰:「賊未授首,當待罪。 」文昺乃出所受密詔曰:「大兵深入討賊,期在梟獲元惡。 如已破其巢穴,雖未得乞弟,亦聽班師。 」軍中皆呼萬歲。 丙辰,廣以眾還。 戊午,遼主如山榆澱。 辛酉,遼詔北南院官,凡給驛者必先奏聞;貢新及奏獄訟,方許馳驛,餘皆禁之。 癸亥,華陰郡王宗旦薨。 丁卯,封武昌軍留後宗惠為江夏郡王。 自納谿之役,師行凡四十日,築樂共城、江山砦、梅嶺、席帽谿堡,西達淯井,東道納谿,皆控制要害,捷書聞,癸酉,赦梓州路,以歸來州地賜羅氏鬼主。 進封常樂郡公棟戩為武威郡王,以會兵討夏故也。 時夏人欲與棟戩通好,許割賂斫龍以西地,云:「如歸我,即官爵一隨所欲。 」棟戩拒絶之,訓整兵甲,以俟入討,且遣使來告。 帝召見其使,令歸語棟戩,盡心守圉。 每稱其上書情辭忠摯,,雖中國士大夫存心公家者不過如此。 帝知邈川事力固不足與夏人抗,但欲解散其謀,使不與結和而已。 壬申,遼以耶律頗德為南府宰相兼知北院樞密使事,以耶律延格為特裡袞,以蕭托卜嘉兼知契丹行宮都部署事。 三月,乙酉,提舉江南西路常平等事劉誼上書言:「陛下所立新法,本以為民。 為民有倍稱之息,故與之貸錢;為民有破產之患,故與之免役;為民無聯屬之任,故教伍保;為民有積貸之不售,故設市易。 皆良法也。 行之數年,天下訟之,法弊而民病,其于役法尤甚。 」又言:「蹇周輔元立鹽法以救淡食之民,今民間積鹽不售,以致怨嗟;賣既不行,月錢逋負,追呼刑責,將滿江西。 其勢若此,則安居之民轉為盜賊,其將奈何?」帝以誼職在奉行法度,既有所見,自合公心陳露,輒敢張皇上書,特勒停。 己亥,以日當食,避殿,減膳;赦天下,降死罪一等,流以下原之。 詔杭州歲修吳越王墳廟。 壬寅,鄜延路副總管曲珍敗夏人于金湯。 乙巳,禦集英殿,賜進士、明經諸科黃裳以下及第、出身、同出身一千四百二十八人。 裳。 南劍州人也。 庚戌,黃龍府女真部長附於遼,予官,賜印綬。 是月,遼行秬黍所定升鬥。 夏,四月,壬子朔,雲陰,日食不見。 甲寅,禦殿,復膳。 己未,知延州沈括奏遣曲珍將兵于綏德城,應援討葭蘆寨左右見聚羌落;從之。 壬戌,崇文院校書楊完編類《元豐以來詳定郊廟禮文》,成三十捲以進。 遼以耶律世遷為上京留守。 乙丑,以直龍圖閣徐禧知制誥兼御史中丞。 癸酉,官製成,以王珪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蔡確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初議官制,蓋仿《唐六典》,事無大小,並中書取旨,門下審覆,尚書受而行之;三省分班奏事,各行其職,而政柄並歸中書。 確說珪曰:「公久在相位,必拜中書令。 」珪信不疑。 一日,確因奏事罷,留身密言:「三省長官位高,恐不須置令,但以左右仆射兼兩省侍郎足矣。 」帝從之。 故確名為次相,實專政柄,珪拱手而已,凡除吏皆不與聞。 帝雖以次序相珪、確,然不加禮重,屢因微失罰金,每罰輒門謝。 宰相罰金門謝,前此未有,人皆恥之。 甲戌,以知定州章惇為門下侍郎,參知政事張璪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蒲宗孟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王安禮為尚書右丞。 錄唐段秀實後,復其家。 蔡確既為右仆射,且兼中書侍郎,欲以自大,乃議尚書省關移中書,當加上字以重之。 王安禮爭曰:「三省皆政事所自出,禮宜均一;確乃欲因人而為輕重,是法由人變也,非所以敬國家。 」已而正色問帝曰:「陛下用確為宰相,豈以才術卓異有絶人者?抑亦敘遷適在此位邪?」帝曰:「適在此位耳。 」安禮顧謂確曰:「陛下謂適在此位,安得自大!」富弼在西京,上言蔡確小人,不宜大用,弗聽。 時李憲乞再舉伐夏,帝以訪輔臣,王珪對曰:「向所患者用不足,朝廷今捐錢鈔五百分緡,以供軍食有餘矣。 」王安禮曰:「鈔不可啖,必變而為錢,錢又變為芻粟。 今距出征之期才兩月,安能集事?」帝曰:「李憲以為已有備,彼宦者能如是,卿等獨無意乎?唐平淮蔡,唯裴度謀議與主同,今乃不出公卿而出於閹寺,朕甚恥之。 」安禮曰:「淮西,三州耳,有裴度之謀,李光顏、李愬之將,然猶引天下之兵力,歷歲而後定。 今夏氏之強非淮蔡比,憲才非度匹,諸將非有光顏、愬輩,臣懼無以副聖意也。 」 丁丑,呂公着罷。 始議五路舉兵伐夏,公着諫,不聽;尋上表求罷,仍謁告不出。 帝封還其奏,賜手詔曰:「在廷之臣,可為腹心之寄,無逾卿者,安得自暇自逸!」公着乃復起視事。 及西師無功,將圖再舉,公着又固諫,帝不悅。 會章惇自定州召為門下侍郎,公着因乞代惇守邊;章再上,乃命以資政殿學士知定州。 五月,辛巳朔,行官制。 詔尚書省左、右仆射、丞合治省事。 辛卯,手詔:「自頒行官制以來,內外大小諸司,凡有申稟公事,日告留滯,比之舊日中書,稽延數倍,眾皆有不辦事之憂。 可速根研裁議,早令快便,大率止如舊中書發遣可也。 」帝又以命令稽緩語輔臣,頗悔改官制。 蔡確等慮帝意欲罷之,乃力陳新官制置祿,比舊月省俸錢三萬餘貫,帝意乃止。 第42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上》
第4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