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右丞黃履言:「浩犯顏納忠,不宜遽斥之死地。 」坐罷,知亳州。 初,陽翟田晝,議論慷慨,與浩以氣節相激厲。 浩除正言,晝適監廣利門,往見浩,問曰:「平日與君相許者何如?今君為何官?」浩謝曰;「上遇群臣,未嘗假以辭色,獨于浩差若相喜。 天下事固不勝言,意欲待深相信而後發,貴有益也。 」晝然之。 既而謝病歸里,邸狀報立後,晝謂人曰:「志完不言,可以絶交矣!」志完,浩字也。 浩得罪,晝迎諸涂,二人流連三日。 臨別,浩出涕,晝正色責之曰:「使志完隱默官京師,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豈獨嶺海之外能死人哉!願君毋以此舉自滿,士所當為者,未止此也。 」浩茫然自失,嘆曰:「君之贈我厚矣!」 浩之將論事也,以告其友宗正寺簿仙遊王回,回曰:「事有大於此者乎?子雖有親,然移忠為孝,亦太夫人素志也。 」及浩南遷,人莫敢顧,回斂交遊錢與浩治裝,往來經理,且慰安其母。 邏者以聞,逮詣詔獄,眾為之懼,回居之晏如。 御史詰之,回曰:「實嘗預謀,不敢欺也。 」因誦浩所上章,幾二千言。 獄上,除名停廢,回即徒步出都門,行數十里,其子追及,問以家事,不答。 丙寅,禦文德殿,冊皇后。 閏月,庚午朔,朝請郎賈易特授保靜軍司馬,邵州安置;以在元佑中任台諫,羽翼權臣,誣謗先猷故也。 癸酉,置律學博士員。 詔詳議廟制。 轄戩既降于王贍,而贍與總管王愍爭功,交訟于朝。 於是青唐大酋森摩沁展迎實巴袞入城,立瑪爾戩之子隆贊為主,其勢復張。 轄戩大懼,自髡為僧以祈免。 熙河帥胡宗回督贍進師,贍急攻,隆贊及森摩沁展等皆出降,贍入據其城。 詔青唐為鄯州、隴右節度;邈川為湟州,宗哥城為龍支城,並隷隴右。 命王贍知鄯州,王厚知湟州。 丙子,遼主駐獨盧金。 戊寅,以廓州為寧砦城。 丙戌,梁州團練使仲忽進古方鼎,識曰「魯公作文王尊彞」。 甲午,熒惑犯太微垣左執法。 乙未,皇子薨,追賜名茂,贈越王,謚曰沖獻。 遼招討使額特勒討西北邊部之為寇者,俘獲甚眾,獲馬駝牛羊各數萬。 冬,十月,庚戌,集賢殿修撰文及甫落職,知均州,依呂大防例,不得引用期數赦恩敘復。 壬子,詔河北大名二十二州軍置馬步軍指揮,以廣威、保捷為名。 丁巳,遼額特勒奏西北邊之捷。 丙寅,遼以同知南京留守事蕭德勒岱知北院樞密使事。 戊辰,遼賑遼州饑,仍免租賦。 十一月,甲戌,遼賑南北二糾。 丁亥,詔以綏德城為綏德軍。 壬辰,詔:「河北黃河退灘地,聽民耕墾,免租稅三年。 」 乙未,詔:「諸州置教授者,依太學三舍法考選生徒,升補悉如太學三舍法。 州許補上舍一人,內舍二人,歲貢之。 其上舍附太學外舍,試中,補內舍,三試不升,遣還其州。 其內舍免試補太學外捨生。 」 十二月,庚子,夏人屢敗,遣其臣令能威明結等來謝罪,且進誓表。 詔許其通好,歲賜如舊。 自是西垂民少安。 壬戌,水部員外郎曾孝廣言:「大河見行滑州、通利軍之間,蘇村埽今年兩經危急。 請自此埽危急處,候來年水發之時,乘勢開埽,導河使之北行,以遂其性,下合內黃縣西行河道,永久為便。 」從之。 甲子,遼以參知政事趙孝嚴為漢人行宮都部署,以漢人行宮都部署梁援為遼興軍節度使,以樞密直學士耶律儼參知政事。 是歲,夏改元永安。 ○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元符三年遼壽昌六年 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視朝。 癸酉,遼南院大王耶律鄂嘉卒。 丁丑,奉安太宗禦容于景靈宮大定殿。 戊寅,大赦天下,蠲民租。 己卯,帝崩于福寧殿。 皇太后向氏哭謂宰臣曰:「國家不幸,大行皇帝無嗣,事須早定。 」章惇厲聲曰:「當立母弟簡王似。 」太后曰:「老身無子,諸王皆神宗庶子。 」惇復曰:「以長則申王當立。 」太后曰:「申王病,不可立;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有立。 」惇又言:「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言未畢,曾布叱之曰:「章惇聽太后處分!」乃召端王佶入即皇帝位。 群臣請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後以長君辭;帝泣拜移時,乃許之。 庚辰,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百官進秩一等,賞諸軍。 遣宋淵告哀于遼。 辛巳,尊皇后劉氏為元符皇后。 癸未,追贈母貴儀陳氏為皇太妃。 甲申,命章惇為山陵使。 丁亥,遼主如春水。 戊子,以章惇為特進,封申國公。 己丑,罷增八廂邏卒。 以權工部侍郎張商英為中書舍人。 辛卯,遼招討使額特勒執瑪古蘇以獻。 自準布諸部不靖,瑪古蘇尤為邊患,至是始就擒。 加額特勒太保。 丙申,遼主下詔問民疾苦。 二月,己亥,始聽政。 尊先帝妃朱氏為聖瑞皇太妃。 丁未,立順國夫人王氏為皇后;後,開封人,德州刺史藻之女也。 遼以烏庫部節度使慎嘉努為南院大王。 己酉,遼磔瑪古蘇于市。 庚戌,向宗回、宗良遷節度使。 太后弟侄未任者,俱授以官。 癸丑,初禦紫辰殿。 遼出絹賜五京貧民。 戊午,以新除吏部尚書韓忠彥為門下侍郎。 忠彥入對,陳四事,曰廣仁恩,開言路,去疑似,戒用兵,太后納之。 自是忠直敢言知名之士,稍見收用,時號小元佑。 庚申,給事中劉拯言:「韓忠彥乃駙馬都尉嘉彥之兄,元佑中嘗除尚書右丞,以人言遂移樞府。 今乃除門下侍郎,使它日援以為例,恐政府將為敦愛外戚之地矣!」帝不從。 以知亳州黃履為尚書右丞。 第4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續資治通鑑 上》
第4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