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即景抒情,以議論出之,表現了厭棄官場、激流勇退的情懷。 詞人直陳胸臆,以為作官拘束,不值得留戀,儒冠誤身,功名亦難久恃,這一句是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儒冠多誤身」句化出。 他深感今是昨非,對自己曾躋身官場、虛擲時日表示後悔。 詞人開函對鏡,已是白髮種種,益見功名如過眼雲煙,終為泡影。 末句說顯赫如班超,也只能長期身居西域,到了暮年才得還鄉。 此詞一反傳統詞家所謂「詞須宛轉綿麗」的常規,慷慨磊落,直抒胸臆,辭氣充沛,感情爽豁,詞境開闊,頗富豁達,清曠的情趣,與作者的恩師蘇東坡詞風上一脈相承,並對辛棄疾的詞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 永夜閒階臥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晁補之詞作鑒賞 此為賞月詞,作於徽宗大觀四年(1110)中秋。 作者時任泗州知州。 全詞從天上到人間,又從人間到天上,天上人間渾然一體,境界闊大,想象豐富,詞氣雄放,與東坡詞頗有相似之處。 上片,寫中秋夜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詩中「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句意,寫詞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和「青煙」指遮蔽月光的雲影。 「冪」是覆蓋之意。 夜空象茫茫碧海,無邊無際;一輪明月穿過雲層,象一面金鏡飛上碧空,金色的光輝照亮了天上人間。 「飛」字寫乍見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處飛來,充滿驚異欣喜之情。 「永夜」三句,通過永夜、閒階、涼露、寒蟬等物象,極寫月夜的靜寂清冷,描繪出一幅充滿涼意的,悠長寂寞的中秋月夜圖,烘托出詞人的孤寂心境和萬千感慨,流露出詞人對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戀。 以下兩句,寫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藍橋,今陝西藍田縣東南。 唐裴鉶《傳奇。 裴航》云:「書生裴航鄂渚遇仙人樊夫人,夫人贈詩云:」一飲瓊將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清。 「後裴航經過藍橋驛,口渴求漿,得遇仙人云英,尋得玉杵臼搗藥百日,與之結為夫婦,一同仙去。 裴航搗藥時晝作夜息,夜裡見有玉兔待玉杵臼相助夜搗,」雪光輝室,可鑒毫芒「,此與古代流傳的月中有玉兔搗藥的傳說相合,故詞中引用,以藍橋神仙窟代指蟾宮月窟。 這兩句意思是說,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 作者為蘇門四學十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後面兩次都是因牽連黨爭而去職,被貶外郡;作此詞前不久詞人雖得脫出黨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無知音。 」神京遠「的」遠「,主要是從政治的含意說的。 上面這幾句讚美眷戀中透出了幾分淒清。 這時作者已五十八歲,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歸來園隱居,自號」歸來子“,忘情仕進,此詞對仕途坎坷,也僅微露悵恨而已,全詞的主調,仍然是曠達豪放的。 兩句明白點出孤寂心情,意脈緊接上文,而揚景則由環境景物轉到望月抒懷。 下片轉寫室內宴飲賞月。 「水晶簾不下」反用李白《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雲母屏開」化用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 捲簾、開屏,都是為使月光遍滿,為下文「付與金尊」預作地步,表現了對明月的極端愛悅。 「佳人」脂席間的女性。 「淡指粉」的「淡」字也與月光極協調。 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着佳人的淡淡脂粉。 筵上的人頻頻舉懷,飲酒賞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輝全部納入金尊之中,待天曉時同着流霞,一道飲盡。 這裡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賞月興緻的無比濃厚,都寫到極致。 月光本來無形。 作者卻賦予它形體,要把它「付與金尊」,真奇思妙想也。 「流霞」本為神話中的仙酒名,漢王充《論衡。 道虛》載,項曼都離家求仙,被仙人帶至月邊,饑渴時則飲以流霞一杯,每飲一杯,數月不饑。 詞中語意雙關,既指酒,也指朝霞。 天曉時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將二者同時傾盡,意思是說賞月飲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罷。 結尾兩句由室內轉到室外,包舉八荒,麗而且壯,使通篇為之增色。 夜更深,月更明,雖然夜深露冷,作者賞月的興緻不但沒有衰減,反而更加豪壯。 這時他想起《世說新語。 容止》記載的一個故事:晉庾亮武昌,嘗秋夜與諸佐吏殷浩之徒南樓賞月,據胡床詠謔。 作者覺得庭中賞月不能盡興,所以要象庾亮那樣登上南樓,去觀賞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無際素白澄澈的清秋氣象。 古代五行說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稱秋天為素秋。 用「玉做人間」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謂奇想自外飛來。 它既寫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間消除黑暗和污濁,象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關於此詞的表現技巧,清人黃蓼園評論說:「前段從無月看到有月,後段從有月看到月滿,層次井井,而詞致奇傑。 各段俱有新警語,自覺冰魂玉魄,氣象萬千,興乃不淺。 」(《蓼園詞選》)分析頗為精當。 全詞以月起,以月,首尾呼應,渾然天成。 篇中明寫、暗寫相結合,將月之色、先、形、神、人對月之憐愛迷戀,寫得極為生動入微。 ●臨江仙·信州作 晁補之 第2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鑑賞》
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