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蚿眼看好些美味,連耗多日,空自眼饞喉急,不能到口,反受傷折,淫慾之心又復奇旺,急怒交加,不由失了理智。 一見神香來勢猛烈,依然不捨就退,自恃全身堅逾精鋼,想將身上竅穴用真氣閉住,試它一試。 誰知陷空老祖特意假手眾人來此除它,惟恐被其看破,神香具有分合生化之妙。 那蓬光雨由表面看去,一撞便散,實則由分而合,隱而復現。 晃眼化成無數豆一般大的寒碧精光,不用人指揮,便相感應,齊朝妖蚿身上打去。 香頭上那股煙氣香光更是突突怒湧,朝前發射不已。 妖蚿見光雨散滅,七竅和身上要穴全被自己封閉,僅頭腦微昏,並未昏醉,以為得計。 只等神香燃完,便把煉了數千年的丹氣全數噴將出來,豁出真元損耗,將光幕震散。 再不便把那方圓三百餘裡的玉山,整個倒翻或是熔化,將眾人壓入穴山底地火穴內,煉化成灰。 再開一個火口,將眾人的真靈之氣吸入腹中,以為補償,兼帶雪恨。 及見光雨剛散,突現出萬千點的寒碧精光,雹雨一般上下國外一起打來。 雖然看出不似尋常,更沒料到冷焰神雷與魔教中陰雷異曲同工,各具絶大威力,微一遲延,妄想噴出丹氣防禦。 就在這滿口綠氣噴出,現出原形,晃眼之間,神雷已紛紛爆炸。 只聽連珠霹靂之聲,驚天動地,身外綠氣首被神雷炸裂了好幾十處。 未炸裂的冷焰寒光得隙即入,見縫就鑽,到了裡面,又復互相激撞,紛紛爆炸。 妖蚿六條長身,又被炸傷了數十百處,四十八隻怪足利爪也炸斷了一小半,閙得遍體鱗傷,受創甚重。 如非身軀長大,皮肉堅硬,具有極大神通,玄功變化,不必七矮救兵到來,就這一下,已成粉碎了。 這原是瞬息間事。 妖蚿飛遁何等神速,原是一時疏忽,遭此慘敗。 一見元氣大傷,知道不妙,趕忙縱身飛遁。 如往來路退回也罷,無如受傷太重,激怒攻心,把敵人恨人骨髓,又見神香、寒雷多在光幕前爆發,逃時妄想由光幕頂上飛過,就便施展預定毒手,將腹中一粒內丹吐出,與敵一拼,震破光幕,微露空隙,立可成功。 說時遲,那時快,這裡妖蚿剛剛飛起,下面靈奇靜坐光層之內,早看出阿童神情痛苦。 料為妖蚿所算,愛莫能助,正在愁急。 過了許久,見阿童面色轉和,神儀明朗,心方一寬。 跟着,妖蚿又在幕外喝罵,金蟬等七枝神香突然一起發射。 知道此香如不用以禦敵,可點四十九日以上。 照此用法,大量施為,頃刻用完,救兵未到,豈不又少一層防禦?又不便出聲勸阻。 正打不出主意,瞥見寒光爆發,萬雷怒震,才知香中藏有冷焰神雷。 靈機一動,想起父親借鼎時曾說:"你諸位師叔有此七枝神香,足可防身除害。 可惜事關機密,不能預泄,此行虛驚,當所不免。 你那寶鼎與神香同一妙用,威力只有更大,務要緊記勿忘。 到了前途,更不可向眾提起此事。 「暗忖:」鼎內也必藏有冷焰神雷等異寶奇珍。 "見妖蚿丹氣已被震破,本就想要乘勝夾攻。 忽見妖蚊連聲怒吼,現出數十丈長的原形,六首高昂,九身蜿蜒,在殘餘綠氣環繞之下衝光冒火,往光幕頂上飛舞而來。 那一大片光幕,立被遮黑了半邊。 妖蚿遍體鱗傷,血肉狼藉,二三十條樹幹粗的利爪一齊劃動,作出攫拿之勢。 目光宛如電炬,凶芒閃閃,血口怒張,厲吼連聲,來勢猛惡已極。 受此重傷,不向來路逃退,反朝敵人飛來。 方疑它不懷好意,待要施為,便照父親傳授。 手朝寶鼎一指。 忽聽錢萊急呼:「師兄快作準備,留神妖蚿情急吐出內丹,光幕難免不受震盪,就來不及了。 」 錢萊早得乃父錢康指教,深知妖蚿底細。 雖然服有玉蓮靈實,不畏邪氣迷惑中毒,但是妖蚿邪法厲害,終恐一旦被其侵入,不能抵敵。 一到當地,便用隱身法趕向師父身旁,匆匆稟告了幾句。 不等發難,早用家傳專長,隱藏在靈奇身側。 初意眾中只有自己未帶神香,而靈奇所帶寶鼎,正與父親常說的靈癸殿中至寶寒氤寶鼎一般無二。 照父親平日所說,有此一寶,便可除卻妖蚿,況又加上七枝毒龍神香。 但不知為何不用?初入師門,未敢多言。 因靈奇寶鼎威力更大,打算托庇。 已然藏身多日,正不耐煩,忽見妖蚿慘敗,神情有異,看出將下毒手,忙即大聲告警。 靈奇也正發現妖蚿飛臨光幕上空,忽把九條長身一齊劃動,盤成一堆,凌空飛停在光幕上面,全身皆被綠氣包沒,把六個如意形的怪頭一曲一伸,全身倏地暴長,粗了兩倍。 六首一齊向上直豎,左右四頭各噴出一股五彩煙光,直射當中兩張血口之內,全身忽又縮小。 緊跟着,一聲極難聽的怒吼,由當中兩口內突噴出兩團五彩奇光,兩下里一撞,合二為一,光團反縮小了些,看去不過飯碗般大,只是流輝電射,幻麗無比。 妖蚿動作極快,光團一經會合,便往下打來。 靈奇恰在此時發動,再聽錢萊大聲疾呼,心中害怕,竟以全力施為。 寶鼎所藏冷焰神雷,又與金蟬等所用不同,威力更大。 此是由合而分,出手便是大蓬銀色寒星朝上激射。 雙方勢子又急,同時發動,剛出光幕,便撞個正着。 又是大片霹靂當空爆炸,中間好似雜有叭的一聲巨響,滿空銀電也似的雷火橫飛中,一聲極淒厲的慘嗥,妖蚿已凌空遁去。 第14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蜀山劍俠 卷三下》
第1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