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踐阼,拜太保,進爵為公,加置七官之職。 帝新愛命,虛己以求讜言。 祥與何曾、鄭沖等耆艾篤老,希復朝見,帝遣侍中任愷諮問得失,及政化所先。 祥以年老疲耄,累乞遜位,帝不許。 御史中丞侯史光以祥久疾,闕朝會禮,請免祥官。 詔曰:「太保元老高行,朕所毗倚以隆政道者也。 前後遜讓,不從所執,此非有司所得議也。 」遂寢光奏。 祥固乞骸骨,詔聽以睢陵公就第,位同保傅,在三司之右,祿賜如前。 詔曰:「古之致仕,不事王侯。 今雖以國公留居京邑,不宜復苦以朝請。 其賜几杖,不朝,大事皆諮訪之。 賜安車駟馬,第一區,錢百萬,絹五百匹,床帳簟褥,以舍人六人為睢陵公舍人,置官騎二十人。 以公子騎都尉肇為給事中,使常優遊定省。 又以太保高潔清素,家無宅宇,其權留本府,須所賜第成乃出。 」 及疾篤,著遺令訓子孫曰:「夫生之有死,自然之理。 吾年八十有五,啟手何恨。 不有遺言,使爾無述。 吾生值季末,登庸歷試,無毗佐之勛,沒無以報。 氣絶但洗手足,不須沐浴,勿纏屍,皆浣故衣,隨時所服。 所賜山玄玉珮、衛氏玉玦、綬笥皆勿以斂。 西芒上土自堅貞,勿用甓石,勿起墳隴。 穿深二丈,槨取容棺。 勿作前堂、布幾筵、置書箱鏡奩之具,棺前但可施床榻而已。 Я脯各一盤,玄酒一杯,為朝夕奠。 家人大小不須送喪,大小祥乃設特牲。 無違余命!高柴泣血三年,夫子謂之愚。 閔子除喪出見。 援琴切切而哀,仲尼謂之孝。 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殺,飲食之宜,自有制度。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 顏子所以為命,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其子皆奉而行之。 泰始五年薨,詔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三十萬,布帛百匹。 時文明皇太后崩始逾月,其後詔曰:「為睢陵公發哀,事乃至今。 雖每為之感傷,要未得特敘哀情。 今便哭之。 」明年,策謚曰元。 祥之薨,奔赴者非朝廷之賢,則親親故吏而已,門無雜弔之賓。 族孫戎嘆曰:「太保可謂清達矣!」又稱:「祥在正始,不在能言之流。 及與之言,理致清遠,將非以德掩其言乎!」祥有五子:肇、夏、馥、烈、芬。 肇孽庶,夏早卒,馥嗣爵。 咸寧初,以祥家甚貧儉,賜絹三百匹,拜馥上洛太守,卒謚曰孝。 子根嗣,散騎郎。 肇仕至始平太守。 肇子俊,守太子舍人,封永世侯。 俊子遐,鬱林太守。 烈、芬並幼知名,為祥所愛。 二子亦同時而亡。 將死,烈欲還葬舊土,芬欲留葬京邑。 祥流涕曰:「不忘故鄉,仁也;不戀本土,達也。 惟仁與達,吾二子有焉。 」 覽字玄通。 母硃,遇祥無道。 覽年數歲,見祥被楚撻,輒涕泣抱持。 至于成童,每諫其母,其母少止凶虐。 硃屢以非理使祥,覽輒與祥俱。 又虐使祥妻,覽妻亦趨而共之。 硃患之,乃止。 祥喪父之後,漸有時譽。 硃深疾之,密使鴆祥。 覽知之,徑起取酒。 祥疑其有毒,爭而不與,硃遽奪反之。 自後硃賜祥饌,覽輒先嘗。 硃懼覽致斃,遂止。 覽孝友恭恪,名亞於祥。 及祥仕進,覽亦應本郡之召,稍遷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 五等建,封即丘子,邑六百戶。 泰始末,除弘訓少府。 職省,轉太中大夫,祿賜與卿同。 咸寧初,詔曰:「覽少篤至行,服仁履義,貞素之操,長而彌固。 其以覽為宗正卿。 」頃之,以疾上疏乞骸骨。 詔聽之,以太中大夫歸老,賜錢二十萬,床帳薦褥,遣殿中醫療疾給藥。 後轉光祿大夫,門施行馬。 咸寧四年卒,時年七十三,謚曰貞。 有六子:裁、基、會、正、彥、琛。 裁字士初,撫軍長史。 基字士先,治書御史。 會字士和,侍御史。 正字士則,尚書郎。 彥字士治,中護軍。 琛字士瑋,國子祭酒。 初,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謂祥曰:「苟非其人,刀或為害。 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 」祥固辭,強之乃受。 祥臨薨,以刀授覽,曰:「汝後必興,足稱此刀。 」覽後奕世多賢才,興于江左矣。 裁子導,別有傳。 鄭沖,字文和,滎陽開封人也。 起自寒微,卓爾立操,清恬寡慾,耽玩經史,遂博究儒術及百家之言。 有姿望,動必循禮,任真自守,不要鄉曲之譽,由是州郡久不加禮。 及魏文帝為太子,搜揚側陋,命沖為文學,累遷尚書郎,出補陳留太守。 沖以儒雅為德,蒞職無干局之譽,簞食縕袍,不營資產,世以此重之。 大將軍曹爽引為從事中郎,轉散騎常侍、光祿勛。 嘉平三年,拜司空。 及高貴鄉公講《尚書》,沖執經親授,與侍中鄭小同俱被賞賜。 俄轉司徒。 常道鄉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壽光侯。 沖雖位階台輔,而不預世事。 時文帝輔政,平蜀之後,命賈充、羊祜等分定禮儀、律令,皆先諮于沖,然後施行。 第2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2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