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唐朝時有個叫劉義方的人去參加東府舉行的考試(科舉考試的初試),試題是「貂蟬冠賦」,韻腳為「審之厚薄」。 劉義方寫完賦之後對人說:「我用的是‘厚’字韻,其中有一聯肯定是押上韻了。 」於是他吟詠道:「懸之於壁,有類乎(類似)兜鍪(頭盔)。 戴之於頭,又同乎席帽(草帽)。 」人們無不大笑。 鄭群玉 唐東市鐵行,有范生,卜舉人連中成敗,每卦一縑。 秀才(秀才二字原空缺,據黃本補)鄭群玉短於呈試。 家寄海濱,頗有生涯,獻賦之來,下視同輩,(同輩二字原空缺,據黃本補)意在必取。 仆馬鮮華。 遂賫緡三千,並江南所出,詣范生。 范喜于異禮,卦成乃曰:「秀才萬全矣。 」群玉之氣益高。 比入試,又多賫珍品,烹之坐享,以至繼燭。 見諸會賦,多(多字原空缺,據黃本補)有寫淨者。 乃步于庭曰:「吾今下筆,一字不得生。 鐵行范生。 須一打(打字原空缺,據黃本補)二十。 」突明,竟制白而去。 (出《乾鐉子》) 【譯文】 唐朝時,在長安東市經營鐵器的行業中,有個叫范生的,專能占卜舉人應試的成敗,每卦收一尺細絹。 有個秀才鄭群玉不擅長寫文狀(舊時應試人先要交一份本人寫的文狀,以用來與試卷的筆跡對照而區別其真偽)。 他家住在海濱,家裡很富有,這次來獻賦呈試,傲視同輩,意在必取。 車馬裝飾的十分鮮艷華麗,帶錢三千緡(一緡等於一千文),錢都是江南製造的。 到了范生那裡,范生很高興他送了那麼多的貴重禮物。 卦成之後范生道:「秀才應舉是萬無一失了!」這使群玉的傲氣更加高漲。 到了考試那天,他又帶足了珍饈,只是坐在那裡享受其美味,一直到掌燈時刻,看見大多數人都答完了試卷,他便走出考場到庭院中說道:「我今天握筆,連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鐵行范生,該打你二十大板!」忽然好像明白了什麼,竟然交白卷而去。 梅權衡 唐梅權衡,吳人也。 入試不持書策,人皆謂奇才。 及府題出《青玉案賦》,以「油然易直子諒之心」為韻,場中競講論如何押諒字。 權衡于庭樹下,以短棰畫地起草。 日晡,權衡詩賦成。 張季遐前趨,請權衡所納賦押諒字,以為師模。 權衡乃大言曰:「押字須商量,爭應進士舉。 」季遐且謙以薄劣,乃率數十人請益。 權衡曰:「此韻難押,諸公且廳上坐,聽某押處解否。 」遂朗吟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諒;犬蹲其傍,鴟拂其上。 」權衡又講:「青玉案者,是食案,所以言犬蹲其傍,鴟佛其上也。 」眾大笑。 (出《乾鐉子》) 【譯文】 唐朝時有個叫梅權衡的,是吳地人。 入場考試不帶草紙,人們都稱他是奇才。 等到試題出來,作《青玉案賦》,以「油然易直子諒之心」為韻,考場內紛紛議論如何押「諒」字韻。 權衡便在院庭的樹下用短鞭畫地起草。 傍晚,權衡的詩賦就寫出來了。 張季遐走到他跟前,請權衡講講在他的賦中是怎樣押「諒」字韻,願以他為楷模。 權衡便不客氣地道:「押韻的事必須商量,而當進士就要競爭了。 」張季遐覺得自己很低劣,因而很謙虛,於是領着數十人向他請教。 權衡道:「此韻很難押,請各位到廳上坐,聽我的押韻的地方答對沒有。 」於是大聲吟詠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諒。 犬蹲其傍,鴟拂其上。 」權衡進一步講解道:「這個青玉案,是個吃飯用的案几,所以說狗蹲在它的旁邊,鷹掠過它的上邊。 」眾人大笑。 李雲翰 第2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四》
第2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