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弘微郎中誕妄不拘。 宣宗朝,因次對曰:「陛下何以不知有臣,不以文字召用?」上怒曰:「卿何人斯,朕耳冷,不知有卿?」翌日,上謂宰臣曰:「此人噪妄,欲求翰林學士,大容易哉!」(哉字原空缺,據許本補)於是宰臣歸中書,貶其官,示小懲也。 又嘗忿狷,擠其弟落井,外議喧然。 乃致書告親友曰:「懸身井半,風言沸騰。 尺水丈波,古今常事。 」與鄭諷鄰居,諷為南海從事,因牆頽,侵入牆界五六丈。 知宅者有狀,請退其所侵。 判其狀曰:「海隅從事,少有生還。 地勢尖斜,打牆夾入。 」平生操履,率皆如此,不遭擯棄,幸矣哉。 (出《北夢瑣言》) 【譯文】 唐朝的郎中孟弘微,是個荒誕虛妄、無拘無束的人。 宣宗朝時,有一回他回答皇帝問話說:「陛下為什麼不知道我?為什麼不看重我的文才而重用?」皇帝怒道:「你是什麼人?我耳朵沉,不知道有你這麼個人!」第二天,皇帝對宰相說:「此人鼓噪虛妄,想當翰林學士,想得太容易了!」於是宰相們把此事交由中書省處理,貶了他的官,示以小小的懲罰。 又有一回,由於憤怒,把他的弟弟推到井裡,外面的議論聲很大,他便寫信告訴親友們說:「他不過只是身子懸在了井的半空,外面的傳言就沸沸揚揚了。 本來只有一尺深的水,硬要掀起一丈高的浪,這是古今常有的事。 」他與鄭諷是鄰居,鄭諷是南海的從事官。 由於圍牆倒塌,他便乘機多占人家院地五六丈,管理房子的人給他寫了文書,請他退回所占之地,他在文書上寫的回答詞是:「在天崖海角當從事官的,很少有活着回來的。 是因為地勢斜歪,砌牆的時候不得不從他的院地砌過去。 」平生的操行,就是這樣。 沒有被拋棄,也就算萬幸了。 " 僧鸞 僧鸞有逸才而無拘檢,早歲稱鄉銜,謁薛能于嘉州。 能以其顛率,難為舉子,乃佴出家,自于百尺丈像前披剃,不肯師于常僧也。 後入京,為文章供俸,賜紫。 柳玭甚愛其才,租庸張睿,亦曾加敬,盛言其可大用。 由是反初,號鮮于鳳,修刺謁柳,柳鄙之不接。 又謁張,張也拒之。 於是失望,而為李鋌江西判官,後為西班小將軍,竟于黃州遇害。 (出《北夢瑣言》) 【譯文】 僧鸞具有超人的才智,而行為卻無拘無束,過去名叫鄉銜,去嘉州拜見薛能,薛能認為他太顛狂,不能當舉子去應試,隨後他便出家當了和尚。 他自己在一個百尺高的石佛像前為僧,不肯拜普通的和尚為師。 後來他去了京城,當了文章供奉,並賜給他紫色官袍,相當於三品以上朝官的榮譽。 柳玭很愛惜他的才能,租庸(官職名)張睿也曾備加地敬重他,盛讚他可以重用。 於是他還俗,名號叫做鮮于鳳。 當他再次遞了名帖去拜見柳玭時,柳玭不接待他。 又去拜見張睿,張睿也拒絶了他。 因而他很失望,去投奔江西李鋌當了判官。 後來當了朝中的小將軍。 最終在黃州遇害。 路德延 河中判官路德延,相國岩之侄,岳之子,時謂才俊。 擢進士第,西平王朱友謙幕僚,放恣凌傲,主公容之。 友謙背梁,乞于晉陽。 並使初至,禮遇方謹,路公筵上,言語及之。 友謙憂憤,因投德延于黃河,以紓禍也。 先是紀綱之仆近判官入謁幕次,遂有請易舍之說。 蓋義兄弟同處,不欲聞郎官穢談也。 路子得非其人也?(出《北夢瑣言》) 【譯文】 第28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四》
第2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