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唐諸王孫也。 年七歲,元和中,以歌詩著名。 韓退之、皇甫湜覽賀所作奇之,相謂曰:「若是古人,吾曹有不知者。 ,若是今人,豈有不知之理。 」因連騎造門請見。 賀總角荷衣而出。 二公面試一篇。 賀承命欣然,操觚染翰,傍若無人,題曰「高軒過」。 二公大驚,以所乘馬聯鑣而還。 元稹以明經中第,願與賀交。 賀見刺曰:「明經及第,何事來見李賀?」稹慚而退。 未幾制策登科,為禮部郎官,乃議賀父名晉,不合舉進士,時輩從而排之,賀竟不第。 按唐李公藩嘗綴賀歌詩,為之敘未成,知賀有外兄,與賀有筆研舊,召見,托以搜采放失。 其人諾,不且請曰:「某盡記賀篇詠,然黵改處多,願得公所輯視之,當為是正。 」公喜,並付之,彌年絶跡。 復召詰之,乃云:「某與賀中表,自幼同處,恨其倨忽,常思報之。 今幸得公所藏,並舊有者,悉投堰中矣。 」公大恚,叱出之。 元和中,進士李賀善為歌篇,翰愈深所知重,于縉紳間每為延譽,由此聲華藉甚。 時元稹年少,以明經擢第一,攻篇什,常交結于賀。 一日執贄造門,賀覽刺不容遽入,仆者謂曰:「明經及第,何事來看李賀?」稹無復致情,慚憤而退。 其後自左拾遺制策登科,日當要路,及為禮部郎中,因議賀祖諱晉,不合應舉;賀亦以輕薄為時輩所排,遂致撼軻。 韓愈惜其才。 為著《諱辯》錄明之,然竟不成名。 (出《劇談錄》,據談氏初印本附錄) 【譯文】 第2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四》
第2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