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澧州人。 喜歡吹笙,也常讓家僮吹笙。 還喜歡吃鵝肉。 官任校書郎,就回歸故里了。 盧肇贈他詩道:「妙吹應諾鳳,工書定得鵝。 」他曾寫過一首詩《題黃陵廟》:「黃陵廟前春已空,子規啼血淚春風。 不知精爽何處落,疑是行雲秋色中。 」群玉覺得春空便到秋色不妥,遲遲疑疑想要修改,恍然間好像眼前出現了一個東西,告訴他兩年的預兆。 到了潯陽,他把此事從頭至尾說給了段成式。 群玉死後,段成式寫悼詩道:「酒裡詩裡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 明時不作禰衡(東漢人)死,傲盡公卿歸九泉。 」 李群玉,字文山。 性情很輕率,常侮辱戲謔他人。 曾假借江陵幕客寫信給澧州刺史艾乙求要錢物。 他對艾乙說:「小生病得很重啊,希望你能憐憫救濟。 」可是他還戲弄人家的性格孤僻。 李群玉因為他的輕佻不穩重而沒有得到很大的救濟。 馮涓 大中四年,進士馮涓登第,榜中文譽最高。 是歲新羅國起樓,厚賫金帛,奏請撰記,時人榮之。 初官京兆府參軍,恩地即杜相審權也。 杜有江西之拜,制書未行,先召長樂公密話,垂延闢之命,欲以南昌牋奏任之,戒令勿泄。 長樂公拜謝,辭出宅,速鞭而歸。 于通衢遇友人鄭賨,見其喜形于色,駐馬懇詰。 長樂遽以恩地之闢告之。 滎陽尋捧刺詣京兆門謁賀,具言得于馮先輩也。 京兆嗟憤,而鄙其淺露。 洎制下開幕,馮不預焉,心緒憂疑,莫知所以。 廉車發日,自灞橋乘肩輿,門生咸在長樂拜別,京兆公長揖馮曰:「勉旃!」由是囂浮之譽,遍于搢紳,竟不通顯。 中間又涉交通中貴,愈招清議,官止祠部郎中、眉州刺史。 仕蜀,至御史大夫。 (原缺出處,談氏初的本文同。 注出《北夢瑣言》) 【譯文】 唐朝大中四年,馮涓考中進士,在榜上所有的人中要數他的文章聲譽最高了。 這一年新羅國修建大樓,贈送了許多金銀綢緞,馮涓向皇帝請求後寫了記敘文章,當時人們都很稱讚他。 最初官任京北府參軍。 給予他恩惠的是宰相杜審權。 杜審權將要被派往江西任職,皇帝的命令未下之前,杜審權先找來長樂公密談,他很羡慕到新設置的幕府去任職,想要表奏皇帝去南昌任職,並告誡千萬不要把此事泄漏出去。 長樂公拜謝,辭別出門,快馬而歸。 在回去的大路上,遇見了友人鄭賨,鄭賨見他喜形于色,便停住馬懇切地追問有什麼好事,長樂公竟把杜審權要去新闢的幕府任職一事告訴了他。 很快便有滎陽縣官拿着名帖到京兆府來拜訪祝賀,稱此事是從馮先輩那裡得到的,京兆尹一聽十分氣憤,很鄙視馮涓的淺露。 等到詔書下來開建幕府時,沒有讓馮涓參加。 他心情很憂鬱,不知道什麼原因。 啟程的那天,從灞橋開始乘坐橋輿,門生都在長樂公邸拜別,京兆公拱手對馮涓道:「還是多努力吧。 」由此馮涓輕浮的名聲,傳遍了士大夫之間,竟然不能升任高官,後來又涉及到交結宮內顯貴的宦官一事,更招致人們對他的指責議論,官止於祠部郎中、眉州刺史。 後來又為官于眂前蜀,官至御史大夫。 溫庭筠 溫庭筠,太原人。 大中初,應進士,苦心研席,長於詩賦。 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吹弦之音,為測艷之詞。 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令狐縞之徒,相與蒲飲,酣醉終日,由是累年不第。 徐商鎮襄陽,往依之,署為巡官。 咸通中,失意歸江東,路由廣陵,心怨令狐綯在位時,不為成名。 既至,與新進少年狂遊俠,愈久不刺謁,又乞索于揚子院。 醉而犯夜。 為虞候所繫,敗面折齒,方遷揚州。 訴之令狐綯,捕虞候治之,極言庭筠狹邪醜跡。 自是污行聞于京師。 第29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四》
第2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