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超人見不是事,托保正就在庵傍大路口替他租了間半屋,搬去住下。 幸得那晚原不曾睡下,本錢還帶在身邊,依舊殺豬、磨豆腐過日子,晚間點燈念文章。 太公卻因着了這一嚇,病更添得重了。 匡超人雖是憂愁,讀書還不歇。 那日讀到二更多天,正讀得高興,忽聽窗外鑼響,許多火把簇擁着一乘官橋過去,後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他也不曾住聲,由着他過去了。 不想這知縣這一晚就在莊上住下了公館,心中嘆息:「這樣鄉村地面,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只不知這人是秀才是童生?何不傳保正來問一問?」當下傳了潘保正來,問道:「莊南頭廟門傍那一家,夜裡念文章的是個甚麼人?」保正知道就是匡家,悉把如此這般:「被火燒了。 租在這裡住。 這念文章的是他第二個兒子匡迥,每日唸到三四更鼓。 不是個秀才,也不是個童生,只是個小本生意人。 」知縣聽罷慘然,吩咐道:「我這裡發一個帖子,你明日拿出去致意這匡迥,說我此時也不便約他來會,現今考試在即,叫他報名來應考,如果文章會做,我提拔他。 」保正領命下來。 次日清早,知縣進城回衙去了。 保正叩送了回來,飛跑走到匡家,敲開了門,說道:”恭喜!”匡超人問道:「何事?」保正帽子裡取出一個單帖來遞與他。 上寫:「侍生李本瑛拜。 」匡超人看見是本縣縣主的帖子,嚇了一跳,忙問:「老爹,這帖是拜那個的?」保正悉把如此這般:「老爺在你這裡過,聽見你念文章,傳我去問;我就說你如此窮苦,如何行孝,都稟明了老爺。 老爺發這帖子與你,說不日考校,叫你去應考,是要抬舉你的意思。 我前日說你氣色好,主有個貴人星照命,今日何如?」匡超人喜從天降,捧了這個帖子去向父親說了,太公也歡喜。 到晚,他哥回來,看見帖子,又把這話向他哥說了。 他哥不肯信。 過了幾天時,縣裡果然出告示考童生。 匡超人買捲子去應考。 考過了,發出團案來,取了;覆試,匡超人又買卷伺候。 知縣坐了堂,頭一個點名就是他。 知縣叫住道:「今年多少年紀了?」匡超人道:「童生今年二十二歲。 」知縣道:「你文字是會做的。 這回覆試,更要用心,我少不得照顧你。 」匡超人磕頭謝了,領卷下去。 覆試過兩次,出了長案,竟取了第一名案首。 報到鄉裡去,匡超人拿手本上來謝。 知縣傳進宅門去見了,問其家裡這些苦楚,便封出二兩銀子來送他:「這是我分俸些須,你拿去奉養父母。 到家並發忿加意用功。 府考、院考的時候,你再來見我,我還資助你的盤費。 」匡超人謝了出來,回家把銀子拿與父親,把官說的這些話告訴了一遍。 太公着實感激,捧着銀子在枕上望空磕頭,謝了本縣老爺。 到此時他哥才信了。 鄉下眼界淺,見匡超人取了案首,縣裡老爺又傳進去見過,也就在莊上,大家約着送過賀分到他家來。 太公吩咐借間壁庵裡請了一天酒。 這時殘冬已過,開印後宗師按臨溫州。 匡超人叩辭別知縣,知縣又送了二兩銀子。 他到府,府考過,接着院考。 考了出來,恰好知縣上轅門見學道,在學道前下了一跪,說:「卑職這取的案首匡迥,是孤寒之士,且是孝子。 」就把他行孝的事細細說了。 學道道:「『士先器識而後辭章』,果然內行克敦,文辭都是末藝。 但昨看匡迥的文字,理法雖略有末清,才氣是極好的。 貴縣請回,領教便了。 」只因這一番,有分教: 婚姻締就,孝便衰于二親;科第取來,心只繫乎兩榜。 未知匡超人這一考得進學否,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遊舊地 趙醫生高踞詩壇 第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儒林外史》
第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