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拉在上,我向我發誓,我曾誤解你,真是對不起,乞望你的原諒吧。 」 航海家辛巴達慈悲為懷,廣施博濟,救助窮人,始終保持着慷慨好客的習慣,經常設宴招待親朋好友,和他們在一起吃喝、談笑、歡娛,過着舒適、愉快的幸福生活。 瞎眼僧人的故事 我生下來的時候,眼睛並不瞎。 我這一生的經歷稀奇古怪,如果把它寫成一本書,足可以給後人一點教益。 我父親是位國王,我是太子。 我從小學習《古蘭經》,懂得《古蘭經》的七種讀法。 少年時我還跟許多有識之士學習,精通天文地理和詩歌散文,並且埋頭鑽研各種學問技藝,因此在當代學術界中,我的學識和成果出類拔萃,我的名聲遠播各地。 印度國王聽到我如此博學,派使臣攜帶貴重禮物,不辭勞苦,跋涉千里,來到我國探訪我,聘我去印度講學。 我父親為我的遠行安排了六艘大船,載上許多禮物和駝、馬,於是我們啟程,在大海中整整航行了一個月,然後在一處港口,牽出駝、馬,卸下禮物,用了整整十隻駱駝馱着,我在隨從的侍奉下騎馬向印度跋涉。 這次我們剛走了不多久,曠野中颶風驟起,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等到風暴平息後,曠野中突然出現了五十個身披鎧甲的凶悍騎士。 我們仔細打量,才知道他們是一群阿拉伯強盜。 因為我們勢單力薄,身邊還帶著十馱沉甸甸的貴重物品,所以引得他們來推搶劫。 他們向我們攻擊時,我對他們說:「我們是前去印度拜會國王的外國使臣,你們不能如此對待我們。 」 「我們不在他的國土之內,根本不屬他管轄。 」他們一邊說,一邊動手殺人、掠貨。 我的隨從有的被殺,另一些人四散逃跑,我自己身負重傷。 幸虧當時強盜被財物吸引,不曾注意到我,我才得以脫身。 那時,我是個高貴享福的人,一旦落難,驚惶失色,茫然不知所措,一點辨不清方向、路線。 我在倉卒之中狼狽逃命,慌忙逃進一個山洞中躲藏起來。 第二天鑽出山洞,匆匆忙忙繼續逃竄,最後流浪到一座城市裡。 城裡人口稠密,一派風清日麗的富饒景象。 殘冬剛過去,和風帶著春天來到,四處百花爭艷,流水潺潺和着宛轉的鳥語,正是: 一座國泰民康的城市, 一點沒有動亂的景象, 和平、寧靜是它的面目, 它似乎是一座世外桃園, 在百姓的生活中, 永遠只有動人的姿態。 我進了城,心中的石頭也落下了地。 當時我已疲憊不堪。 由於連日來的驚恐,我變得精神萎糜,在這座陌生的城市中,茫然不知該到哪裡去找歸宿。 我拖着如同灌了鉛的兩腿,從一間裁縫鋪門前經過,向裁縫打招呼。 裁縫攔住我,關切地詢問我如何會漂泊到這裡。 我把旅途中被強盜搶劫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對他敘述了一遍。 他聽了我的遭遇,非常為我擔心,說道: 「年輕人,你千萬別暴露自己的身份,我替你擔心着呢,你可知道我們的國王,他是你父親的世仇,兩國之間也有宿怨,他會把你抓起來。 」 隨後他給我拿出吃的,陪我吃喝。 我們坐在一起促膝交談,直到深夜。 他把我安頓在黑屋歇息,給我送來被縟和其它生活用品。 這樣,我在裁縫家裡住了三天,他問我: 「你會一種謀生的手藝嗎?」 「我是讀書人,精通《古蘭經》,寫得一手好字,還會算術、理帳。 」 「你的這些學問在我們這裡都用不上,這裡的人,除了知道經商做買賣外,可不懂得什麼知識學問。 」 「安拉作證,除了這些學問和知識,別的手藝我一點兒也不會。 」 「你紮緊腰帶,帶上斧頭和繩子,到山中去砍柴,回來賣些錢維持生計吧!真主會搭救你的。 你只要不被人識穿身份,就不會再出什麼意外了。 」 他給我買了斧頭和繩子,並領我到樵夫家,把我託付給樵夫們。 從此我隨樵夫們每天到山中砍柴,然後用繩索捆成一束,背到城裡,賣半枚金幣。 這些錢,一部分用來餬口度日,剩下的積蓄起來。 我就這樣過了一年多的樵夫生活。 第二年年初的一天,我照常出去砍柴。 我鑽進深山中,發現一片林子裡面乾柴很多,其中有棵枯樹異常粗大。 我順着樹根挖掘,刨開泥土,無意間斧子碰在一個鐵硬的東西上。 我把泥土全都刨開,一看,發現那是一隻銅環釘在一個木蓋上。 我揭起木蓋,眼前出現一道階梯。 階梯的下端有扇門,我推門進去,眼前出現一幢構造獨特、美觀的房子,屋中住着一個美麗如花的姑娘。 我看見那個姑娘,十分驚詫真主的偉大,竟造出如此動人的姑娘,不由跪在地上虔誠地叩頭。 那姑娘看了我,問道:「你是誰?是人還是魔鬼?」 「我是人。 」 第1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一千零一夜》
第1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