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踐位:登極為君。 (2)特:僅僅。 委瑣:細微瑣碎。 握齪:氣度偏狹,謹小慎微。 (3)拘文:被規章制度所拘束。 循誦習傳:因循舊習。 (4)取說:通「取悅」。 (5)崇論閎議:崇高的議論。 此指見解高遠。 閎:宏大。 (6)兼容並包:猶今言「兼容並蓄」,言其胸襟闊大,氣度非凡。 (7)參天貳地:與天地並列。 此極言功德之高。 (8)《詩》:指《詩經·小雅·北山》。 (9)率:循,沿。 濱:邊界。 「率土之濱」即四海之內,全中國之意。 十六合:天地四方,即天下之意。 (11)八方: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12)浸潯:逐漸。 (13)冠帶之倫:泛指文武官員。 (14)鹹:全。 嘉祉,:歡樂幸福。 按《禮記·禮運》鄭玄註:「嘉,樂也。 」《爾雅·釋詁》:「祉,福也。 」(15)闕遺:通「缺遺」,遺漏、缺少。 (16)遼絕:遙遠隔絕。 異黨:不是同一族類,即不是一個民族。 (17)內(na,納):通「納」,接納。 (18)外:排除於外。 斜行橫作:行為不正,不做好事。 (19)放:放逐。 弒:古代臣殺君、子殺父稱弒。 (20)不辜:無罪。 此指無罪被殺。 (21)係累:綑綁。 (22)洋:盛多,廣大。 按《爾雅》:「洋,多也。 」(23)盭(li,利)夫:同「戾夫」,凶暴之人。 (24)惡(wu,物):何。 已:止。 (25)誚(qiao,竅):責備。 (26)風德:被德所化。 (27)二方:指西夷與南夷。 鱗集:游魚聚集一處。 仰流:仰承流水。 (28)關:關塞。 (29)鏤:鑿通。 (30)粱:橋,此指架橋。 原:同「源」,源頭。 (31)遠撫:對邊遠之民要加以安撫。 長駕:對邊遠之民也要駕馭控制。 按《廣韻》:「長,遠也。 」(32)逖:遠。 閉:關閉,此指蔽塞。 (33)偃:休止。 (34)提:通「禔(zh□,支)」,安寧。 (35)康:安樂。 (36)至尊:指皇帝。 休德:美德。 (37)反:同「返」,此指挽救。 陵遲:衰敗。 (38)勤:勞苦。 (39)佚:通「逸」。 (40)符:符命。 古人迷信,宣傳帝王授命天帝之命而為君,必有祥瑞(符)出現。 合:正。 此:指通西南夷之事。 (41)方:正。 封:封禪。 (42)粱父:山名,在泰山腳下。 (43)和鸞:車鈴。 揚:飛揚。 樂:音樂。 頌:頌歌。 (44)鹹:同。 五:五帝。 (45)登:加。 三:三王。 (46)指:旨意。 (47)鷦明:一種狀如鳳凰的大鳥。 寥廓:指空闊的天空。 (48)羅者:拿羅網捕鳥的人。 藪:無水的湖。 澤:沼澤。 (49)芒然:通「茫然」,失意的樣子。 懷來:來意。 厥:其。 所以進:用來進諫的話。 (50)允:誠信。 (51)敞罔:通「悵惘」,失意的樣子。 靡徙:自動退避。 (52)受金:接受錢財賄賂。 相如口吃而善著書。 常有消渴疾(1)。 與卓氏婚,饒於財。 其進仕宦,未嘗肯於公卿國家之事(2),稱病閒居,不慕官爵。 常從上至長楊獵(3)。 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 其辭曰: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4),捷言慶忌(5),勇期賁、育(6)。 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 今陛下好陵阻險(7),射猛獸,卒然遇軼材之獸(8),駭不存之地(9),犯屬車之清塵十,輿不及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伎(11),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害矣。 是胡越起於轂下(12),而羌夷接軫也(13),豈不殆哉!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14),猶時有銜橛之變(15),而況涉乎蓬蒿,馳乎丘墳,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之意,其為禍也不亦難矣!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於萬有一危之塗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 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16)。 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17)」。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臣願陛下之留意幸察。 (1)消渴疾:病名,即今之糖尿病。 (2)與:參與。 (3)常:通「嘗」。 曾經。 上:皇上。 長楊:即長楊宮,在今陝西周至東南三十里。 (4)烏獲:戰國時秦國大力士,能舉千鈞重物。 (5)捷:敏捷。 慶忌:春秋時吳王僚的兒子,善於射箭。 (6)期:期望。 賁:孟賁,古代勇士,「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豺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 」(顏師古《漢書注》)育:夏育,古代勇士。 (7)陵:登。 (8)卒然:通「猝然」,忽然。 軼材:指輕捷超群的野獸。 (9)駭:馬受驚,此指獸狂暴進犯。 不存:毫無戒備。 十屬車:隨從帝王出行的車隊。 清塵:尊稱天子車駕所泛起的塵土,此指代天子的車駕。 (11)逢蒙:夏代善於射箭者。 伎:通「技」,技巧。 (12)胡、越:胡人,越人,比喻野獸。 轂下:輦轂之下。 (13)羌夷:羌人與夷人,喻野獸。 軫:車後橫木,此指車駕。 (14)中路:道路中央。 (15)銜:勒馬口的鐵具。 橛:車軸鉤心。 (16)忽:忘記,忽視。 (17)垂堂:指房前室靠近屋簷之處。 此言家中有錢之人不坐在垂堂之處,以防屋瓦忽墜致死。 上善之。 還過宜春宮,相如奏賦以哀二世行失也(1)。 其辭曰: 登陂阤之長阪兮(2),坌入曾宮之嵯峨(3)。 臨曲江之州兮(4),望南山之參差。 巖巖深山之谾谾兮(5),通谷豁兮谽谾(6)。 汩淢吸習以永逝兮(7),注平皋之廣衍(8)。 觀眾樹之塕萲兮,(9)覽竹林之榛榛十。 東馳土山兮,北揭石瀨(11)。 彌節容與兮,歷吊二世(12)。 持身不謹兮,亡國失勢。 信讒不寤兮,宗廟滅絕。 嗚呼哀哉!操行之不得兮,墳墓蕪穢而不修兮,魂無歸而不食(13)。 敻邈絕而不齊兮(14),彌久遠而愈(15)。 精罔閬而飛揚兮(16),拾九天而永逝(17)。 嗚呼哀哉! (1)奏:進獻。 二世:秦二世。 行失:行事的過失。 (2)陂阤:傾斜不平的樣子。 阪:山坡。 (3)坌(ben,笨):並。 曾:通「層」。 嵯峨:高峻的樣子。 (4)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東南方。 (qi,奇):通「碕」,彎曲的岸邊。 州:同「洲」,水中陸地。 (5)谾谾(h□ng,轟):山谷空深的樣子。 (6)豁:山谷大開的樣子。 谽(h□n xi□,酣蝦):一作「谽谽」,山谷空大的樣子。 (7)汩(yu,育):水流疾速的樣子。 淢:水流快的樣子。 吸(x□,西)習:水流急的樣子。 (8)皋:水邊高地。 衍:低而平坦之地。 (9)滃(w□ng,翁)萲:茂盛蔭蔽的樣子。 十榛榛:茂盛的樣子。 (11)揭:提衣涉水。 石瀨:從沙石上流過的湍急的水。 (12)歷:經過。 (13)不食:無人祭享。 (14)敻:通「迥」,遠。 絕:極遠之意。 不齊:沒有邊際。 (15):通「昧」,暗。 (16)罔閬:同「魍魎」;古代傳說中的怪物。 (17)拾:通「涉」,經過。 相如拜為孝文園令(1)。 天子即美子虛之事,相如見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2)。 臣嘗為《大人賦》,未就,請具而奏之。 」相如以為列仙之傳居山澤間(3),形容甚臞(4),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賦》。 其辭曰: 世有大人兮,在於中州(5)。 宅彌萬里兮(6),曾不足以少留。 悲世俗之迫隘兮(7),朅輕舉而遠遊(8)。 垂絳幡之素蜺兮(9),載雲氣而上浮。 建格澤之長竿兮十,總光耀之采旄(11)。 垂旬始以為兮(12),抴慧星而為髾(13)。 掉指橋以偃蹇兮(14),又旖旎以招搖(15)。 攬欃槍以為旌兮(16),靡屈虹而為綢(17)。 紅杳渺以眩湣兮(18),猋風湧而雲浮。 駕應龍象輿之蠖略逶麗兮(19),驂赤螭青虯之蟉蜿蜒(20)。 低卬夭據以驕騖兮(21),詘折隆窮蠖以連捲(22)。 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23),放散畔岸驤以孱顏(24)。 蛭踱輵轄容以委麗兮(25),綢繆偃蹇怵以粱倚(26)。 糾蓼叫奡蹋以艐路兮(27),蔑蒙踴躍騰而狂趡(28)。 蒞颯卉翕熛至電過兮(29),煥然霧除,霍然雲消(30)。 第6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6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