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斗:打仗。 修備:做好準備。 (2)時用則知物:知道貨物何時為人需求購用。 時:時間、季節。 用:用途,使用。 (3)形:對照。 (4)穰:豐收。 毀:壞,指歉收。 饑:饑荒,年成不好。 旱:乾旱。 此句是以陰陽五行說來論說年景收成好壞。 (5)資舟:積蓄船隻。 (6)六歲穰:六年豐收。 (7)糶(tiao,跳):賣糧食。 (8)二十病農:每斗價格二十錢,則農人受損害。 病,損害。 (9)九十病末:每斗價格九十錢,則商人受損害。 末:指工商業,與本(農)相對。 十出:流出,流通。 (11)草不辟:指田地荒蕪。 辟:開墾,開闢。 (12)減:低於,少於。 (13)平糶:平價賣糧。 齊物:同等貨物。 (14)關市:指關卡稅收與市場供應。 乏:缺乏。 (15)積著:積貯。 指囤積貨物。 著,同貯。 (16)務:務須,務求。 完物:完好牢固的貨物。 (17)無息幣:沒有滯留的貨幣資金。 息:滯留、停息。 (18)腐敗而食:腐敗而易蝕。 食,即蝕。 (19)無敢居貴:不敢積居以求高價。 (20)論:研究、論斷。 (21)貴上極:物貴到極點。 反:返。 (22)賤下極:物賤到極點。 (23)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當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如珠寶。 (24)欲:要想,想使。 (25)修:整治,治理。 (26)厚賂:重金收買,重賞。 (27)赴:奔赴危險境地。 赴矢石:指赴戰場。 矢:箭。 古代作戰發矢拋石以打擊敵人,故雲。 (28)遂:終於。 報:報復,報仇。 (29)觀兵:炫耀兵力。 觀,顯示。 中國:指中原地區。 (30)五霸:春秋時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 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一說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范蠡既雪會稽之恥(1),乃喟然而歎曰(2):「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3)。 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 」乃乘扁舟浮於江湖(4),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5),之陶為朱公(6)。 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7),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8)。 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9)。 故善治生者十,能擇人而任時(11)。 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12),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13)。 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 後年衰老而聽子孫(14),子孫修業而息之(15),遂至巨萬。 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16)。 (1)既:已經。 (2)喟然:歎息的樣子。 (3)得意:滿足意願,實現願望。 (4)扁舟:小船。 浮:漂泊。 (5)適:到……去。 鴟夷:亦作「鴟□」。 皮製的口袋。 也用來盛酒。 (6)之:到……去。 (7)中:中心。 (8)交:交流。 易:容易、方便。 (9)與時逐:隨時逐利。 責:責求,要求。 十治生:經營產業。 (11)擇人:擇用賢人。 任時:把握時效。 (12)致:取得、得到。 (13)再:兩次。 與:給予。 貧交:貧窮的朋友。 疏昆弟:遠房同姓的兄弟。 (14)聽:聽任,任憑。 (15)息:增長,增利。 指發展。 (16)稱:稱頌,讚譽。 子贛既學於仲尼(1),退而仕於衛,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2),七十子之徒(3),賜最為饒益(4)。 原憲不厭糟糠(5),匿於窮巷(6)。 子貢結駟連騎(7),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8),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9)。 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十。 此所謂得勢而益彰者乎(11)? (1)子贛:即子貢。 其人其事又見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 (2)廢著:賣貴買賤。 廢,賣出。 著,同貯,屯積。 鬻財:經商。 (3)七十子之徒:指孔門七十餘個高徒。 (4)饒益:富有。 (5)不厭糟糠:連糟糠都吃不飽。 厭,同「饜」。 飽。 (6)匿:躲藏,隱居。 (7)結駟連騎:乘做四馬並轡齊頭牽引的車子。 (8)束帛之幣:指束帛這類贈禮。 帛五匹為一束。 每匹從兩端捲起,共為十端。 帛也稱為幣,故稱「束帛之幣」。 聘:訪問。 享:供奉。 (9)分庭與之抗禮:即與子貢分庭抗禮。 古時賓客和主人分別站在庭中的兩邊,相對行禮,以平等地位相待。 此處意為,子貢見諸侯,不行君臣之禮而行賓主之禮。 十先後:輔助,相助。 (11)益彰:更加顯著。 白圭,周人也(1)。 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2),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3)。 夫歲孰取谷(4),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5)。 太陰在卯,穰(6);明歲衰惡(7)。 至午(8),旱;明歲美。 至酉,穰;明歲衰惡。 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 至卯(9),積著率歲倍十。 欲長錢,取下谷;長石鬥,取上種(11)。 能薄飲食(12),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13)。 故曰:「吾治生產(14),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15),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告之矣。 」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16)。 白圭其有所試矣(17),能試有所長(18),非苟而已也(19)。 (1)周:指戰國初期的小諸侯國西周國。 (2)務:致力於。 盡地力:竭力開發土地資源。 (3)與(y□,雨):通「予」。 給予。 此處意為出售。 (4)歲孰:每年穀物成熟。 指一年的農事收成。 (5)食:糧食。 (6)太陰:指木星。 卯:地支的第四位。 穰:豐收年。 (7)衰惡:年景不好。 (8)至午:木星在午宮(方位)時。 午:地支的第七位。 下文「至酉」、「至子」,均指木星所在方位。 (9)至卯:此指木星復至卯宮(方位)時。 十積著:積貯。 率:大致,大概。 歲倍:每年增長一倍。 (11)上種:上等穀物。 (12)薄飲食:不講究吃喝。 薄,輕視。 (13)趨時:爭取時機,捕捉時機。 若:好像。 摯:通「鷙」,兇猛。 發:奮發,指動作迅捷。 (14)生產:經商致富之事。 (15)不足與權變:夠不上隨機應變。 不足與,即夠不上……。 (16)祖:傚法。 (17)試:嘗試。 (18)長:專長。 (19)非苟而已也:並不是馬虎隨便行事。 苟:不嚴肅。 猗頓用盬鹽起(1)。 而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2),與五者埒富(3)。 (1)用:以,由於。 盬:古鹽池名,在今山西臨猗縣南。 起:起家,發家。 (2)成業:成就家業。 (3)埒(lie,列):相等,等同。 烏氏裸畜牧(1),及眾(2),斥賣(3),求奇繒物(4),間獻遺戎王(5)。 戎王什倍其償(6),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7)。 秦始皇帝令裸比封君(8),以時與列臣朝請(9)。 而巴(蜀)寡婦清十,其先得丹穴(11),而擅其利數世(12),家亦不訾(13)。 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14)。 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15),為築女懷清台(16)。 夫裸鄙人牧長(17),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18),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19)? (1)裸:人名。 秦時大畜牧主。 (2)及眾:等到牲畜繁殖眾多時。 (3)斥賣:變賣、拿去賣掉。 (4)求奇繒物:尋求奇異之物和絲織品。 繒:絲織品總稱。 (5)間:秘密地、悄悄地。 遺:贈送,給予。 (6)什倍:十倍。 償:償還。 (7)至:以至,甚至。 用谷量馬牛:以山谷為單位來計算馬牛的數量。 意為給的馬牛過多,無法用「匹」、「頭」計算。 (8)比封君:與封君並列,地位差不多。 比:比照,並列,挨著。 (9)以時,按規定時間。 朝(chao,潮)請:朝見。 請,謁見。 十巴:指寡婦清所在之邑。 清:人名。 (11)先:先人,祖上。 丹穴:丹砂礦。 (12)擅:獨攬、獨得。 (13)家:家產。 不訾:不計其數。 訾:通「貲」。 計量。 (13)見:被。 (14)以為貞婦:認為她是貞婦。 客之:以賓客之禮待她。 (15)女懷清台:在今四川長壽縣南。 (16)鄙人:邊鄙之人,即邊民。 鄙,邊遠之地。 牧長:畜牧主。 (17)禮抗萬乘:與皇帝分庭抗禮。 萬乘:擁有萬輛兵車的統治者,此指皇帝。 (18)豈非以富邪:難道不是因為有錢嗎?豈:難道。 以:因為、憑借。 漢興(1),海內為一,開關梁(2),馳山澤之禁(3),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4),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5)。 (1)漢興:漢朝興起。 即漢朝建立。 (2)關梁:水陸交通要地。 關:關口。 梁:橋樑。 (3)馳:放鬆,開放。 山澤之禁:山澤中的出產為國家專利,嚴禁百姓開採。 禁:禁令。 (5)賈:商人。 周流:通行,遍行。 (5)徙:遷移。 豪傑:豪強。 諸侯:指戰國時舊諸侯。 京師:國都。 第69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史記全集譯注》
第698頁